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

2018-10-26 11:39于鑫
科技资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思政教育互联网

于鑫

摘 要: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教育者权威、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的挑战,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开拓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视野,也为教育工作者带去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此,高校应重塑思政教育观念,创新思政教育理论与内容,革新思政教育方法,构建高质量的思政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将在分析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就高校如何创新改革思政教育工作提几点看法。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思政教育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c)-0209-03

1 前提与背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思政教育者的权威受到挑战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所以往往教师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教师的权威较大,在学生面前具有威信,学生愿意相信教师。但是在互联网视域下,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自主地获取想要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自行辨别真伪,无论是在信息搜集、整理还是信息传播、识别上互联网都比教师传授更具有优势。当学生们在遇到问题和想要某种信息时,能及时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源,而不用通过教师获得和解决时,教师的权威自然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对于还未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操作的教师来说,教学压力更大,这对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具有阻碍作用。

1.2 思政教育的过程面临挑战

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对学生传达某种思想观念前教师会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使得最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和个性发展的。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由于未进入社会,在辨别信息的能力上较弱,所以这种传统的以教师或家长为主导,帮助学生合理地选择教育内容,然后展开集中且持续的教学,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发展的。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网络资源丰富,各种类型的资源和思想观念充斥着互联网,当学生使用网络查询和利用信息时,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欺骗,如果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制力较差,很可能陷入互联网不良信息的陷阱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对互联网信息以及学生获取利用信息的控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使得传统思政教育改革进程发展缓慢。

1.3 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面临挑战

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来说,采用的最主要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面对面交谈、讲座和少量的实践活动。这些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是:第一,针对性较强。教师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开展教学的,尤其是面对面交谈,教师把重心放在个别学生身上,然后根据该教育对象现实中学习和生活的困惑进行谈话,因为针对性强所以获得的成效也较好。第二,反馈比较及时。因为教师教育对象比较稳定,在这个范围内对特定的学生展开教育,一旦学生有任何学习反馈,都能及时地给到回应。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方面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面对面谈话或讲座,必然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随时随地地对学生困扰进行分析和处理,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无法及时联系教师,获得帮助。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和面对面交谈只是在某个固定时间内,对某个范围内的学生展开教育,且持续的时间不长,学生可能在当时有所收获,觉得得到了某种帮助或解决了某种思想困惑,但如果不进行持续性的教育,学习成效又会降低。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具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互联网的及时性和获取便捷性对传统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挑战。所以,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提高思政教育成效的有利一面,然后積极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对学生展开教学,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合。

2 契机与展示:互联网的普及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也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机遇,这种机遇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互联网拥有海量的教育资源。互联网的包容性很强,其包含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教学素材[2]。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从网上找到新鲜度高,代表性强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二,互联网中新媒体的交互性和虚拟性使得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不用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利用比如多媒体、音频视频与文字相结合、微信QQ等平台的方式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这对于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提高学生兴趣,拉近师生关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1 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创新思想的形成,创新思想的形成又反过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必然也会推动相关思想理论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发展情况结合起来,不断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多更多元的教学素材。比如互联网信息资源集文字、图片、视音频、动画等于一体,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但可以利用这些丰富多样的信息内容与形式进行教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也会被激发,给思政教育工作灌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外,互联网上的教学素材来自于各个行业、各个国家,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和多领域的知识,在利用互联网海量信息资源的同时,学生定会受到不同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促进多维价值观念的产生。所以只要能合理筛选和利用有文化价值、有思想道德内涵和科技的内容,学生们定会从这些资源中受益。

2.2 开拓思政教育视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开拓人的视野,激发人的思想,使得人原本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所以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视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相关的信息观念、时效观念、竞争观念和技术理念等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互联网信息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这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方面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从课堂走出去,通过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文艺表演和演讲比赛等各种竞赛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更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也由校内往校外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社会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融合,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3 改革思政教育方法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也得到了改革创新,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始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使得思政教育过程更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传统的思政教育手段局限于教室、黑板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教学效果不佳,而且还受到时空限制。而互联网是一种集文字、图片、视音频于一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所以如果能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思政教育课堂将变得生动活泼,更容易受到思想活跃、具有怀疑精神学生的喜爱。总之,互联网的发展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方式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传统手段到现代信息手段的改变,而且也是学生被动接受单一教育到主动接受多元信息的改变,是单向传授到双向和多向交流互动的改变。

3 出路与选择: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3.1 重塑新的思政教育观

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也就是说只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重塑新的思政教育观,才能为思政教育的改进奠定思想基础,才能保障思政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在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以下三种观念或理念:首先是教育的民主化,或者说教育的双向互动性。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教学主体,教师具有极高的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取教师的意见,接受单向传播的信息。在互联网视域下,这种观念显然是落后的,无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具有多元化,所获取的信息具有多样性,教师不再是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者,所以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再以绝对权威者自居,而要更加虚心地提高自身素质,然后和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思政教育者应树立从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这是因为互联网资源的海量性和获取的便捷高效性改变了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所以在新时期思政教育者应树立从互联网获取资源的意识,然后不断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掌握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此外,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树立全球化的意识,因为互联网是面向全球的,其中的信息资源也囊括了全球各领域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开展思政教育中,教师必须要清楚意识到互联网对于推动世界变革的重要性,认真辨别互联网中恶势力对于中国教育的渗透,正确选择和定位符合全球化教育的方法,从而推动思政教育成为互联网教育中的主旋律。

3.2 创新思政教育之理论和内容

3.2.1 思想理论创新

思想理论的创新、发展和不断成熟是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改革的内动力,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必须要以理论创新为思想基础,从而投入到改革中去。比如在改革之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分析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如何解决,怎样构建新的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理论创新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认真审视互联网对思政教育工作顺利改革的作用、地位和功能。此外,在具体的构建新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将思想政治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重在对理论应用的研究探讨,探索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推进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科学理论成果。同时,思政教育工作改革还要注重科研领域,重在研究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然后将思政教育的内涵进行延伸,扩大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3.2.2 教学内容创新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经典部分,也应该融合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依然要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出发。另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中应融合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比如在互联网时代针对大学生四信危机的出现,可以在教育中融合四信教育,培养学生四信意识。为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不忘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应该对大学生开展民族文化教育。针对越来越多社会道德、网络道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可以开展网络和社会道德教育,并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3.2.3 革新思政教育之方法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所以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改革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传统教学方法向现代教育手段转变。首先教师应主动和学生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现实情况展开教育。在平等互动的交流中,教学氛围变得和谐、民主,拉近了师生关系,也逐渐消除了学生的逆反对抗心理,通过合理的引导提高教学成效。其次,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而转变为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因为每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均不相同,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应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层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此外,变被动为主动,互联网下,教师要尽可能及时地搜集、获取和筛选信息资源,实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3.2.4 构建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

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在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创新教学方式。比如老师要时常关注新鲜时事,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群体所关注的话题,在课堂上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可以在语言表达上更幽默一点,在展现教学内容的形式上可以更贴近学生特点一些。其次,教师需要熟悉各种新媒体的运用,比如手机报纸、论坛、微信等。另外,老师在创新教学方式上可以将新媒体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比如利用多媒体,把视音频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引发学生们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讨论等。当然,充分利用新媒体还在于教师学会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比如通过微信群,qq群就某个社会问题和学生们展开讨论,对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流。总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可以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4 结语

综上,互联网视域下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这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能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互联网给思政教育带来的重大变化,然后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方面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穎.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70-73.

[2] 王金凤.实施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52-54.

[3] 王重贤.以思政课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68-71.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思政教育互联网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