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AQP4和Aβ表达及MMP-2和MMP-9活性的影响*

2018-10-29 09:46罗永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脑水肿达拉脑缺血

刘 菡, 罗永杰

(1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 泸州 646000; 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严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且其发病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临床上亟待攻克的焦点问题之一[1-3],而恢复AIS脑组织血液灌注极易引起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4]。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能控制脑水肿,并能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常用于治疗脑梗死[5-6]。目前虽然关于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较多,但关于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的机制依然不太明确,因此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实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其在AIS临床治疗方面提供理论根据。

材 料 和 方 法

1 实验动物

选取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136只,体质量180~200 g,平均(190.0±5.5) g,所有实验动物均喂养在光照12 h,湿度45%~60%,温度23 ℃~25 ℃,动物许可证号为SCXK(滇)2016-0014,饲养在自由进食进水的环境中。

2 药品和试剂

依达拉奉(20 mL∶30 mg,批号141109)购自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TRIzol购自Invitrogen;引物合成由北京华大基因公司合成;qPCR试剂为大连宝生物SYBR® Premix Ex TaqTM试剂盒;抗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多克隆抗体和抗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多克隆抗体购自Proteintech。

3 方法

3.1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造模方法 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7]。用 10%水合氯醛(300 mg/kg)腹腔注射将大鼠麻醉后固定,取颈正中切口,分离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在右侧颈总动脉近交叉约5 mm处剪一个小口,用直径0.28 mm的鱼线插入颈内动脉,遇轻微阻力止,插入深度为20~22 mm,近端打活结,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缝合皮肤。拴塞2 h后,拔出10 mm鱼线行再灌注;假手术(sham)组大鼠制备颈内动脉不插鱼线,其余操作同手术组;低剂量(low dose)组和高剂量(high dose)组大鼠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依达拉奉6 mg/kg和依达拉奉10 mg/kg,造模后每24 h 腹腔注射给药1次,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模型(model)组造模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Longa法对动物模型进行鉴定:纳入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中大鼠清醒后(术后60 min)行走时向损伤对侧旋转和行走时向损伤对侧倾倒的大鼠,排除无自发活动或死亡大鼠,其中排除模型组1只当场死亡,1只无自发活动;假手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只无自发活动,以上均是手术操作不当所致,共纳入SD大鼠128只进行研究。

3.2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Zea Longa 法对造模成功的大鼠6 h、1 d、2 d、3 d和7 d后的神经功能评价。无神经功能障碍,活动正常为0分;提尾部时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为1分;爬行时向损伤侧旋转为2分;爬行时向对侧倾倒为3分;无法活动或意识不清为4分。

3.3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 实验结束后,断头处死大鼠,分离脑组织,-20 ℃冰冻30 min,连续制作2 mm厚度冠状面5片切片。将脑组织切片立即悬置于2% TTC溶液中,37 ℃避光孵育30 min。随后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浸泡固定2 h。梗死区呈白色,正常区呈玫瑰红色。应用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测出脑梗塞体积百分比。

3.4脑组织含水量 大鼠断头取全脑,采用电子天平精密称量湿重;置全脑于组织真空烘箱,烘至恒重,电子天平精密称量干重。脑组织含水量(%)=(湿重-干重)/ 湿重×100%。

3.5RT-qPCR检测AQP4和A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 取梗塞区脑组织约100 mg,参照TRIzol说明书采取一步法提取总RNA,检测样本中 RNA 纯度合格,然后反转录合成 cDNA。以cDNA为模板,用ABI 7500 Fast型real-time PCR仪进行PCR扩增。AQP4的正向引物序列为5’-GTGCTAGGAAACTGATATG-3’,反向引物序列为5’-TCTGGTGTAGTACATTCAA-3’;Aβ的正向引物序列为5’-CGGGATCCGATGCAGAATTCCGACATGACTCAG-3’,反向引物序列为5’-ACGCGTCGACCTACGCTATGCAACACCGCCCA-3’; GAPDH 的正向引物序列为5’-CGACCACTTTGTCAAGCTCA-3’,反向引物序列为5’-AGGGGTCTACATGGCAACTG-3’。 反应条件:先用95 ℃孵育5 min;进行35个循环(94 ℃ 15 s、55 ℃ 30 s、70 ℃ 30 s)。GAPDH为内参照,采用2-ΔΔ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

3.6Western blot实验 冰上裂解梗死区组织匀浆后,12 000×g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萃取总蛋白,用 BCA 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检测蛋白含量。蛋白煮沸变性后,上样60 μg,进行SDS-PAGE分离蛋白,经转膜、封闭。室温孵育 I 抗AQP4(1∶2 000)、Aβ(1∶1 000)和GAPDH(1∶4 000) 2 h后,用TBST洗3次,每次5 min;孵育对应的 II 抗1.5 h,用TBST洗3次,每次10 min。使用避光ECL显色检测蛋白条带。以Quantity One 软件进行图像灰度值分析,以GAPDH为内参照,校正各组Aβ和AQP4的灰度值。

3.7明胶酶谱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MMP9的活性 冰上裂解梗死区组织匀浆后,12 000×g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萃取总蛋白,用 BCA 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检测蛋白质含量。按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明胶酶谱法试剂盒说明操作。蛋白直接上样60 μg,进行SDS-PAGE分离,电泳结束后,将凝胶置于洗脱液洗3次,每次10 min,将凝胶置于孵育液中,37 ℃孵育6 h;孵育结束后,经0.05%考马斯亮蓝染色2 h,然后脱色2 h,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灰度值。

3.8HE染色病理学观察 分离梗死区脑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将完整脑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在真空组织脱水机内进行梯度乙醇浸润脱水,二甲苯透明处理,置于60 ℃液蜡I、II中分别浸润透蜡1.5 h,包埋后放至冷却,制成蜡块置于4 ℃保存片,切片(厚度为4 μm),苏木素染色5 min,蒸馏水洗浸泡1 min,1%盐酸分化45 s,蒸馏水浸泡5 min,伊红复染5 min,脱水后,光镜下观察病变区脑组织病理变化。

4 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采用SPSS 16.0,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进行统计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单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的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

术后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升高(P<0.05),3 d后再降低(P<0.05),且在2 d时神经功能评分最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见图1。

Figure 1.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s of different groups. Mean±SD.n=8.*P<0.05vssham group;#P<0.05vsmodel group;&P<0.05vslow dose group.

图1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

2 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比较

术后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能明显预防脑水肿(P<0.05);相对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在术后1~3 d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7 d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见图2。

Figure 2.The brain water content in different groups. Mean±SD.n=3.*P<0.05vssham group;#P<0.05vsmodel group;&P<0.05vslow dose group.

图2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

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术后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逐渐升高(P<0.05),后稍微降低(P<0.05),且在术后2 d梗死体积最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见图3。

4 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比较

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变化;术后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区出现细胞核固缩,脑组织水肿十分明显,且在术后2 d出现大量白细胞浸润,术后7 d症状有所减轻;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的脑梗死白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且高剂量组在术后7 d,白细胞浸润基本消失,见图4。

5 各组大鼠脑梗死区组织AQP4 和Aβ mRNA水平的比较

术后1 d和2 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AQP4和Aβ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AQP4和Aβ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见表1。

Figure 3.Typical macrographs of TTC staining in different groups. Mean±SD.n=5.*P<0.05vssham group;#P<0.05vsmodel group;&P<0.05vslow dose group.

图3各组大鼠脑组织的TTC染色观察

Figure 4.Typical histological images with HE staining of different groups (×200).

图4各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

表1各组大鼠脑梗死区AQP4和AβmRNA水平的比较

Table 1.The mRNA levels of AQP4 and Aβ in different groups (Mean±SD.n=5)

TimeGroupAQP4Aβ 1 dSham0.053±0.0110.321±0.046Model0.139±0.028*1.385±0.115*Low dose0.104±0.020*#0.984±0.097*#High dose0.081±0.017*#&0.752±0.095*#&2 dSham0.052±0.0130.328±0.056Model0.154±0.029*1.785±0.216*Low dose0.091±0.020*#0.873±0.089*#High dose0.072±0.013*#&0.564±0.086*#&

*P<0.05vssham group;#P<0.05vsmodel group;&P<0.05vslow dose group.

6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AQP4和Aβ蛋白水平的比较

术后1 d和2 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AQP4蛋白和Aβ 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的AQP4蛋白和Aβ 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见图5。

7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MP2和MMP9活性的比较

术后1 d和2 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MP2和MMP9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预处理组的MMP2和MMP9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见表2。

Figure 5.The protein levels of AQP4 and Aβ in different group. A: 1 d after operation; B: 2 d after operation. Mean±SD.n=5.*P<0.05vssham group;#P<0.05vsmodel group;&P<0.05vslow dose group.

图5各组大鼠的脑梗死区中AQP4蛋白和Aβ蛋白水平的比较

表2各组大鼠脑梗死区MMP2和MMP9活性的比较

Table 2.The activity of MMP2 and MMP9 in different groups (Mean±SD.n=5)

TimeGroupMMP2MMP9 1 dSham1.603±0.0210.819±0.064Model2.792±0.068*2.116±0.132*Low dose2.533±0.084*#1.842±0.090*#High dose2.194±0.076*#&1.494±0.078*#& 2 dSham1.608±0.0250.817±0.052Model2.524±0.087*2.032±0.118*Low dose2.108±0.095*#1.436±0.076*#High dose1.842±0.091*#&1.152±0.061*#&

*P<0.05vssham group;#P<0.05vsmodel group;&P<0.05vslow dose group.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是人类死因排名第2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且其发病呈逐年升高的态势[1-2]。而对于AIS的治疗是及早恢复脑组织血液灌注,而血液恢复灌注极易出现I/R损伤[4]。脑I/R损伤不仅能产生过度自由基,还能导致脑水肿发生[8-9],而脑水肿不仅是脑I/R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而且与患者病情进程相关,脑水肿机械占位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9-10]。AQP4作为一种双向水转运通道蛋白,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脑水肿形成以及消退的重要分子[11-12],早期AIS出现细胞毒性脑水肿,且伴随轻度血管源性脑水肿,后者可导致脑中风患者病情加重以及恶化,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因此是否能有效控制脑水肿是治疗的关键[13]。依达拉奉具有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及改善预后的作用[14]。研究发现,依达拉奉预处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障碍;且进一步研究发现,依达拉奉预处理能有效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水肿;对脑梗死区脑组织AQ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发现,依达拉奉预处理能有效降低脑组织AQP-1 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近来研究发现AIS的发生与Aβ沉积相关[15]。在AIS早期Aβ沉积与炎症因子存在相互促进关系,脑I/R损伤产生过度自由基,介导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促使炎症因子快速释放,导致Aβ沉积,后者又促使炎症因子级联放大,加重神经组织损伤[16],且Aβ沉积能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又进一步导致脑水肿的发生[17]。本研究发现,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术后1 d和2 d脑组织Aβ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依达拉奉预处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β蛋白沉积;进一步通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依达拉奉预处理能有效降低白细胞侵润,减轻组织学损伤。

有研究证明,MMP2和MMP9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至关重要,二者水平含量的升高可导致神经细胞损伤,进而导致脑水肿[18]。因此本文对比考察各组二者的水平,结果显示,依达拉奉预处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MP2和MMP9活性,提示依达拉奉可抑制MMP2和MMP9的活性,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预后。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AQP4和Aβ的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MMP-2和MMP-9活性,进而抑制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学损伤和脑水肿,但具体机制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脑水肿达拉脑缺血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蛛网膜腔出血后脑组织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