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2018-11-05 09:56秦拥军朱丽玲冉洁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工程管理实践教学

秦拥军 朱丽玲 冉洁

摘 要 当前社会及企业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阐述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提出实践教学相关实施措施,为高校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建议。

关键词 工程管理 实践教学 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28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require the graduate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to have strong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practice and innovat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expounding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in practice teaching,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training high quality tal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s.

Key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creative practice ability

20世纪末在西安召开的建设部第三届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使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开启了“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模式。[1]理论课程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随着建筑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简单的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重需求,简单课程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也不能满足社会和相关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相关企业更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兼具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创新意识,提升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现已逐渐成为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的模式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实力,是解决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

1 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国内许多高校近年来已经意识到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王玉斌[3]认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过少,实践环节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等问题。居俊[4]认为某些高校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安秋思等[2]认为校外实践流于形式的原因之一就是实习实践成本高、難度大,从而导致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变成“自学”。陈力攀[5]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正常开展和发挥其作用的原因之一。

国外某些国家的工程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上已有成效。祝连波等[6]通过总结对比中美两国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等,得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所占比例较低,学生参与程度较浅等结果。杨琳[7]通过分析美国某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得出中美两国在工程管理本科教育上存在差异,并提出在国内构建具有国际视野本科生教学体系的建议。王雪青等[8]通过比较中、美、英三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总结出国外的教育体系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社会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综上所述,国外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并且有一定的成果,其目标是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跟进安排,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与自主学习时间。我国许多高校也逐步将实践教学加入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课程试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填充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使工程管理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过后有机会深入思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过去陈旧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和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已逐渐成为工程管理毕业生的必备能力,高校要培养出兼具法律、经济、管理、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能有效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如图1所示。

2.1 有助于教学体系的完善

自从工程管理专业成立以来,我国对工程管理毕业生的培养要求大多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主。尤其因为工程管理专业性质较特殊,各大高校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也不同。有些高校将其设置在工科学院,则课程侧重点在于技术类课程,教学体系当中可能会有一定比例的实践环节;对于将该专业设置在管理类或经济类学院的院校,课程设置可能忽视了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性环节的比例更是大大降低。上述几种现状都不利于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固定环节,是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突破点,通过对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比例等做一定要求,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搭配与有机结合,有助于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制定优质完善的教学体系。

2.2 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管理毕业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有一定要求,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更有助于培养出实践创造性强的学生。许多教师本科毕业后就留校任教,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即使学校开展了相应的实践环节,指导教师也不能完全胜任教学任务。这种情况下,实践教学就不能完全达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和深入思考的目的。将实践环节加入到教学体系,能够激励缺乏实践经验的老师积极主动的投入社会实践,增加实践经验,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实践水平较高的指导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经验,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来,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3 有助于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

工程管理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社会企业,缺乏实践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不能快速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在工作交接上就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这些综合能力不够强的毕业生在工作上出现几次失误后就很容易失去对工作的积极性。将实践环节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通过各种形式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在制定教学体系时,着重考察相关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专门针对社会企业的需求制定实践环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校内或校外实践提高自身实践本领,有助于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从而更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3 实践教学实施措施

实践教学对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措施是推行实践教学的基石,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措施,能更有效地帮助践行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效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体系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措施如图2。

3.1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确保实践教学环节能顺利实施并达到理想效果,有必要建立一套监督和审查机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老师和学生按照制度完成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设置自我监督和中期检查环节,在实践环节结束时设置答辩环节,注重过程监督和审查结果,避免“走过场”的情况出现,使学生和老师都能从中受益。

3.2 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发达国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实力更强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更高。研究显示,美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比例高达40%以上,而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所占比重不足20%,[6]实践环节比重不足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理論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在实践中慢慢消化理论知识的同时,用实践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和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

3.3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企业与高校的密切合作是一项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师实践经验、加强企业人才流入的实践环节实施措施。当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后,学生的实践环节更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规划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实习单位,不仅学生能够提早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企业也能尽早为人才输入做准备。而且,高校也可以选择与大型的软件开发企业建立联系,通过让学生报名参加软件开发企业举办的,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各类竞赛,学生有针对性地增强了实践能力,软件开发企业的产品也得到了推广,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软件人才。当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后,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有机会走入高校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校内教师也能进入企业观摩市场现状,为讲授内容准备素材。

3.4 加强新内容新技术的融合

现代建筑业早已不停留在二维图纸上,5D时代的到来,让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更加丰富起来。BIM技术在建筑业的便利性与前瞻性使得高校也将BIM人才的输出作为一项培养目标。BIM技术具有模拟性和可视化性,其完成了从二维线条到三维立体实物图像的转化,运用BIM技术模拟施工现场情况,学生能直观地了解现场施工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了解工程成本、进度、质量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提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BIM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下转第70页)(上接第65页)将其与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紧跟时代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减少在BIM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

4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是当代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出具有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共同的培养目标。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关系,将新时代的新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中等措施,将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为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饶文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6):40-43.

[2] 安秋思,刘晓伟,李鹤,刘思佳.普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74-75.

[3] 王玉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49.

[4] 居俊.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21-122.

[5] 陈力攀.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5):94-95.

[6] 祝连波,高志利,张伟.中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29-34.

[7] 杨琳.中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对比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67-69.

[8] 王雪青,杨秋波.中美英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6):36-39.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能力工程管理实践教学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CDIO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离散数学课程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