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校德育模式,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德育新理念

2018-11-05 09:56刘志斌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队伍建设

刘志斌

摘 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德育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在提升德育工作效果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保证能够提升德育工作先进性与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相关网络体系,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创新德育模式,树立崭新的德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创新校园德育文化环境,发展镇域特色文化教育。只有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并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德育新理念。

关键词 三位一体 队伍建设 创新镇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40

Abstract The times are developing and the society is improving.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development, schools should focus on moral education,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work,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complete relevant tasks, and ensure that the advanced nature of moral education can be improved. Reli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establish a relevant network system, build a high-quality talent team, innovate the moral education model, establish a new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innovate the form of mor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ultur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town. Only by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every aspect of our school's teaching work, and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can we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Keywords trinity; team construction; innovative town features

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与教师思想上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还是有很多的学生“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教育要么太过于形式化,要么直接被忽视,结果导致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智商低情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德育教育的低效与现实的要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校工作必须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抛弃陈旧的德育模式,并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结合时代发展和地方特色教育发展,树立与时代适应的德育文化理念。

1 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效能,形成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

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除了从学校获取知识得到教育之外,还有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和社会。要想顺利实施德育教育,需要重视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的关联性,制定完善的教育机制与体系。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且形成合力,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说学生处于家庭环境时,父母亲人就要利用家庭关系的影响力,对孩子进行身体力行的教育,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当学生处于社会大环境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人交往,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教育。而当学生处于学校教育的环境中时,德育教育更是无处不在的。学校有专门的品德课程,并且在学校的其他课程和活动中也会渗透德育思想。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者的共同影响会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协同,不可分割的,不管学生处于哪一个环境当中,都应该有德育功能的存在和渗透。所以,要想形成和谐一致的德育环境,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将这三个因素综合在一起,相互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当然,三者又是相对独立的,具有各自的特点,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会产生一些不太和谐的因素。因此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克服这些不和谐的负面影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免疫力,增强全面实施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要改变学校为唯一进行道德教育场所的现状,我们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优化学校与家庭德育教育的运行机制,实现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2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1)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其专业化与能力化发展。学校在培养德育干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培养其创造能力,保证能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此期间,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在集中实践的过程中,参与到各方面活动中,逐渐提升培训工作效果,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在此期间,还可以使用自主学习方式与课题研究方式对其进行培养,提升其思想素养。如2013年组织各学校德育领导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全国德育实验校第28届年会;指导申报均由德育干部担任课题研究主要负责人的德育研究课题,如有的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子课题实验学校,对学校开展的文明礼仪特色教育起了很好的促进和指引作用,还有进行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德育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2)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保证在分层培训的过程中,要求班主任之间相互传播经验,更好地研究课题,提升其工作能力。同时,还要保证向培训工作的时效性与可靠性,创建多元化的发展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其自主研究能力,保证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创建多元化的发展环境。2012年通过开展炭步镇班主任技能大赛,对全镇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选送班主任后备力量参与各级班主任能力培训班学习。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有经验班主任带新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习。(3)开设心理健康教师和德育课程教师培训。学校要做好心理健康、德育课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科业务指导。组织教师参加不同等级心理健康证书培训班,进行心理课题研究如《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配齐心理健康专职或兼职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和水平。

3 创新德育形式,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德育教學的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教学观念,使得班主任在训练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班会策划方案,提升其组织能力与工作能力。(2)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德育渗透等活动,利用科学的探索与实践方式对科学点进行全面的研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3)建立德育专家宣讲团,组织专家讲师下基层学校,为学校提供更加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引领。(4)制定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德育制度,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主体个性。(5)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活动、动手创造等等,激发学生创新潜能。(6)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

4 创新校园德育文化环境,彰显特色教育,发展镇域特色文化教育

在悠悠历史长河里,胸怀家国的情怀,关爱乡邻的美德,尊学重教的风尚,勤耕苦读的品质,诗礼传家的祖训,成为炭步人代代相传的精神特质。我镇按照国家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合理利用地域文化上的优势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形成了“传承古村落文化,弘扬乡贤精神”的镇域教育特色。实现了一校一特色,其中有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1所,花都区特色示范学校1所、特色实验学校3所。

炭步镇第二小学秉承“尚贤至善,立贤致远”的办学理念,传承和弘扬地域“贤”文化,践行“见贤思齐,敦品励学”的校训,整合利用古村落贤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和引导全校师生广泛开展“知贤、敬贤、学贤、践贤”等系列“贤文化”实践活动课程,创建“尚贤教育”特色,全面培育“六贤学子,阳光少年”。垂裕小学依据本村家庙“垂裕堂”寄寓的汤氏始祖家训,结合培育现代人才的培养,提出“垂爱六载,裕成一辈”办学理念,实施“垂裕教育”。大涡小学位于晚清名臣骆秉章的故乡骆村附近,该校在传播骆秉章廉洁奉公、任人唯贤等优秀品质的同时,着重传扬其高超的书法造诣,发展“翰墨育人”的办学特色,开设了“翰墨”课程。鸭湖小学根据原名根源小学及鸭湖村祠堂“根源堂”的特点,确立“立根源远,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源,开展“立根教育”,提出“立品修德、立志高远、立行致远”的育人目标。文岗小学依托地域农耕文化,传承祖辈“勤耕”精神,建立校内、外种植活动基地,开设“田野特色课程”,开展种植实践活动并渗透到德育活动和学科课堂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炭步二中依据先辈“崇文尚武,保家卫国”的传统精神,确立“崇文扬武,至善至美”办学理念,以击剑切入,围绕剑者“磨剑”——“练剑”——“亮剑”的三个阶段,把击剑文化融入德育、艺术教育,融入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之中。炭步中学编著《漫画伴我成长》校本教材,开设漫画艺术创作课程,被评广州市动漫创作特色学校、“2015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

我镇各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开展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结合本地地域特色,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自己的校园文化,开发校本教材,增强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它涉及到我们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明显提高,先进的德育理念将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宋楠楠.夯实德育基础促进职教腾飞:手机媒体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5):5-8.

[2] 王小平.悟真谛·聚众力·拓新路·修正道——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思考[J].师资建设,2014(3):35-38.

[3] 凃咏梅.激活多元活动建立育人气场——浅谈学校以德育人背景下主题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6(22):206-207.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队伍建设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