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11-05 09:56冯志书李晓明葛兴国荆献勇
科教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军队院校互联网+

冯志书 李晓明 葛兴国 荆献勇

摘 要 通过对“互联网+”教育的介绍,针对军校学员特点,构建了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了新型综合评价体系,为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和军校教学信息化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军队院校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52

Abstract New teaching mode of airborne weapon and fire control is established and new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is explored aiming at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 in military academy based on the instruction of "Internet +" teaching. The results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promp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and information teaching level in military academy.

Keywords Internet +; military academy; curriculum reform

1“互联网+”简介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对知识、技能和信息的传递构成了教育的重要目的,而互联网在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和实时性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将“互联网+”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将构成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它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以学员为主体,学员和学校、教员之间以及其他学员之间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多媒体等进行通信联系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种新型教育形态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必将对推动教育创新和提升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2 军校学员特点分析

一是活。现代学员大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正值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加上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导致当代学员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在一个“活”字上。在这个“活”字的作用影响下,一部分学员自入校开始,就始终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多种想法,这就为军校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要解决此问题,教员必须现身说教,激发学员保家卫国的强烈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员带着这种革命军人的崇高理想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会提高学员课前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工作赢得主动权。

二是宽。成长在知识爆炸年代的学员,知识层次和文化水平比以往学员要高很多,体现出他们知识面上的“宽”。这种知识面上的拓宽,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员知识层次和水平的提高为他们的学习理解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员要紧紧抓住这些有利方面,激发学员的潜力,最大幅度的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另外,学员知识面的“宽”也营造了学员较强的自学和理解能力,这就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教员要抓住这个特点,提高学员对翻转课堂的学习动力,就能够在学员紧张训练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多。由于学员在地方受到的教育水平及教育理念的提高,学员自己分析研究的能力增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多”,这对于学员课前自我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要意识到个别学员经常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到学习实践中,而忽略了一些经典的理论,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员就容易走弯路,由于军校学员平时学习训练科目多,时间紧,就有可能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因此,教员在翻转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既要提倡学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同时又要及时了解掌握学员的学习动态,防止学员在思考问题时钻牛角尖,过多走弯路。

3 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3.1 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军队院校的教学活动就是通过教员和学员的相互联系进行知识传播、应用及创新的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学观、教员观和学员观,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为此,在人才培养上还必须树立综合观念。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多方面综合素质,因此不仅要在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方面有很高素质,在军事专业和身体心理方面也要有过硬本领。在学员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对学员进行多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员本身特点和兴趣加强对其某一或某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期实现复合型军事人才群体的构建。在学员个人能力方面,要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关注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使学员具备自主获取多方面知识和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为部队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石。本次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渗透与融合實现对人才的全面打造,构建了理论教学、应用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的“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员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培养学员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两个方面双管齐下。

3.2 充分利用互联网现有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互通的不断加强,现代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教育资源。教员可以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各种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如图片资料、文献资料、视频资料等等,这样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节省了人力物力,也使学员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内容和学术前沿。同时学员也可以自行对感兴趣的课题收集资料并消化整理,形成专项课题资源包,便于其他学员学习查阅。通过多名教员和广大学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和不断充实学科资源,为后续研究和学习提供坚实的支撑。

3.3 自制特色教学资源

由于“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较强的专业性等问题,网络上的开放教育资源很可能不能满足一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教员自行制作教学资源能够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制作较为精良的课件、录制教学视频等,这些自制资源能够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吻合,同时教员也可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但在具备这些优势的同时,自制教学资源也给教员的技术和时间提出了挑战。

3.4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在广泛收集现有资源和精心制作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将这些资源分门别类,上传至教学平台相应模块上,只要有空闲时间,学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学习,这种学习可以是全面系统地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细节剖析,充分发挥了学员的自主性。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将现有的教学内容、模式、方法手段等进行了整合与重组,使教育资源充分流动,学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与网络相连,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课程学习、与教员沟通留言、与同学讨论交流,这充分贯彻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教学理念。

3.5 探索綜合评价体系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要探索与传统课堂评价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方式。评价可以由专家、教员、学员自己共同完成。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建立学员平时的学习档案,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性的评价可以针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角度、与教员和学员沟通时的表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成果展示等多个方面。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实时性评价,确保学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快速解决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缺点以便快速改正。综合评价要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4 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新教学模式的优点分析

本次基于“互联网+” 的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交流互动深入高效。借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模式,教员和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能很好地互动交流,这种互动突破了以往的课堂交流,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有利于更多学习个体加入,实现了深层次、高效率的互动。通过这种良好的互动方式,教员能实时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学员也能在浓厚的氛围下进一步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其二,教学内容时效性强。“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中武器装备部分涉及的交叉学科知识较多,科技前沿更新快。实时地更新教学内容,有助于学员了解最前沿武器装备的发展现状,使学员能根据新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讨论使用方法和作战方式,这进一步增强了学员对所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时效性方面的优势,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其三,学员学习兴趣极大提高。过去军校教学较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其形式单一,不免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教员把很多现有教学资源和自制特色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这不仅为学员提供更多方面的学习内容,提供了更多选择方向,开拓了学员视野,同时,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形式多样、视听一体、图文并茂,学员在学习中兴趣浓厚,主动性大大增强。

其四,以学员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得以充分实现。新军事变革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根据不同学员的特点充分发挥长处,在“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下,学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关注的内容,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提升,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学员的求知兴趣,为学员发展个人特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本次机载武器与火力控制课程教学改革对学员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文明礼貌与组织纪律性加强,职业意识、职业常识与职业技能提升,分析力、创新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际、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和学习与发展能力锻造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 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先强教。在“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新型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一定能对加快军校教育现代化进程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 李艺宝.“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J].科教导刊,2016.26.

[3] 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和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5.1.

[4] 李碧武.互联网+教育的冷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

[5]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2.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军队院校互联网+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