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洒凝血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2018-11-06 08:17姜宁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凝血酶胃镜内镜

姜宁

(鞍山市铁东区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上消化道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该病的主要特征为病情进展快、发病突然,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1]。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有药物治疗以及补充血容量,药物存在副作用,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补充血容量有发生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的可能,甚至对患者的健康有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能够找出患者发病原因,直达病灶,能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喷洒凝血酶(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0~65岁,平均年龄为(43.3±4.1)岁;其中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出血性胃炎11例;轻度出血25例、中度出血15例、重度出血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患者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4.1±4.6)岁;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出血性胃炎14例;轻度出血23例、中度出血16例、重度出血6例。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大于等于30岁;(2)患者同意此次研究;(3)患者经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患者主要症状为黑便、呕血;(5)患者伴有血管显露、活动性渗血。排除标准:(1)患者年龄小于30岁;(2)患者对本次研究不知情;(3)患者有精神病史或意识不清晰;(4)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呼吸衰竭;(5)患者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6)患者下消化道出血;(7)患者患有胃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输氧、补充血容量、卧床、常规止血、抑制胃酸分泌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过胃镜活检口将凝血酶送入导管中,对导管前端进行调整,对准患者出血部位,喷洒凝血酶,若患者患处仍出血,要继续进行凝血酶喷洒,直到完全止血。完全止血后,采用抑酸三联、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巩固治疗效果[2]。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宜在患者发生出血早期24 h内应用效果显著,我院应用巴曲亭(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1单位/支),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单位局部喷洒。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经过治疗,无黑便、呕血等情况,血红蛋白上升,症状明显好转;(2)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大便隐血试验为弱阳性;(3)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未改善,病情甚至加重,仍有呕血等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出现13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2±3.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2±4.1)d,t=24.381,P=0.29。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发病率较高。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损害及胃癌[3]。该病发病后病情较为严重,具有出血量大的特征,常规治疗方法有常规止血治疗及补充血容量,但这种疗法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采取内镜介入治疗。这种疗法预后优良且止血快。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胃镜下喷洒凝血酶、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局部注射硬化剂、肾上腺素高渗盐水,血管夹止血等。

内镜下喷药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明显提高显效率,降低死亡率。内镜下能够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并对活动出血灶喷洒止血药物,止血快,效果好。在纠正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的原则下,在出血24 h内进行内镜下对出血灶喷洒血凝酶可直接观察止血情况,确认无出血后退镜,起到即时止血效果,减少并发症,结合常规治疗可提高疗效,巩固和防止再出血,且操作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凝血酶能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具有很好的凝血作用,能控制毛细血管、静脉出血,应用后能使病灶表面血液快速形成稳定的凝血块,起到止血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情况不能使用凝血酶,恒径动脉畸形引发的动脉出血,不能使用凝血酶治疗[4]。胃癌引起的反复出血,使用凝血酶治疗,效果不佳,无法起到完全止血的作用。由静脉曲张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使用凝血酶治疗,凝血酶会被血液冲走,所以无治疗效果。因此采用凝血酶治疗排除以上患者。常规治疗住院时间较长,容易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采用喷洒凝血酶(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凝血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用安全。偶见过敏样反应,如全身性损害: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喷洒凝血酶(胃镜下)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病情疗效观察更直观,检查兼顾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凝血酶胃镜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