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浅易解读

2018-11-13 15:21郝菁华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21期
关键词:露丝报告日本

郝菁华

(延边大学,吉林延边 133002)

1 序言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我们提到日本文化,菊花是日本文化的文化符号,武士刀是日本的文化符号,《菊与刀》作为一本书籍也日益成为日本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许多人研究日本的一个初始点。

《菊与刀》这本书在本质上,是为政府决策而制定的一份研究报告。二战后期,日本战败已成定局。但如何处置战败后的日本,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美国政府动员各界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以期制定最后的决策。露丝·本尼迪克特即为接受这一课题的众多专家学者之一。她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日本,试图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弄清日本民族的真面目,这就是这份研究报告或者说《菊与刀》这本书的核心目的与主要内容。

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使得这本书在刚形成时便存在着不足、如研究时间问题,研究群体问题,特定时代的历史局限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辩证而全面地看待这本书。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闪光点也同样突出。如作者新颖的研究思路,特定群体的文化基因与民族的本质特性具有固定性与历史继承性,以及作者最终得出的以“菊”与“刀”来象征的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与矛盾性,这是经过时间检验而最终沉淀的思想瑰宝。

同时,这本书的本质作为一份递交政府用于决策的研究报告,也可以理解出一种新的视角切入到政府外交决策时所应注重的事项。对于国际政治的学生而言,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思路。

2 矛盾的认知

《菊与刀》这本书不仅研究出的结论是矛盾的,其整体带给读者的感知亦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体现在读者对研究的情感方面,分为部分认同与部分不认同。以笔者为例,分列如下:

2.1 对研究报告的认同

2.1.1 民族的本质特性具有历史继承性

作者得出的研究结论,即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与矛盾性,揭示了日本民族性格的主体特征。这种特征具有固定性与历史继承性,是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以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访问美国后写下一本相关著作的法国年轻人阿列克斯·托克维为例,他在1830年所记录的美国人的生活,在近两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引起许多美国人的深切共鸣。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本也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社会的基本轮廓以及日本人的民族特性是没有变的。因此露丝·本尼迪克特的结论在今天依然具有相当大的研究意义。

2.1.2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作者作为一名严谨的文化人类学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联系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与被研究的民众进行直接接触,分析图书文献、历史事件、统计资料、日本报纸,观看日本影片,倾听西方日本专家意见的等。这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方法加上作者深思熟虑的思考,使整份报告充满了说服力与逻辑性。

2.1.3 整体思路是“代入”模式

作者使用“代入”的整体思路,即把自己的思维代入到日本人,撇开先入为主的观念,真正以一个“日本人”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角度使作者从整个事件中脱离出来,以一种全新的、“日本人”的视角去研究日本,这种思路使得整篇报告充满了理性与客观性。这也是许多读者惊叹于“如果不看作者姓名,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一本如此“日本化”的著作”的原因。

2.2 对研究报告的不认同

2.2.1 具有特定的时代性

作者研究的日本是二战时期的日本,这就使得研究在本身具有时代局限性。二战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任何一个卷入二战的国家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不同于平常的战时特殊性。故而作者的研究并没有可对比性与广泛性。

2.2.2 研究群体的特殊性

研究某一特定民族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研究方法是与其直接接触。而由于战争原因,作者无法真正地与日本普通民众进行日常而直接的交流,没有真正去过日本也因此成为这篇报告被反对者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战时被美军俘虏的战俘与在日本长大的美籍日本人以及曾在日本有过生活经验的美国人。这些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有限,成为研究报告的一大抨击点。

2.2.3 研究时间段,不具备说服性

因为研究课题的本质是用于政府当局为制定决策的参考,故而研究的时间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从1944年6月接受课题,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整个报告所使用的有效时间不过是一年左右。而用一年的时间研究透一个民族的特性让许多相关学者对结论表示质疑。

2.2.4 某些角度以偏概全

报告在研究方法及历史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使报告陷入以偏概全的尴尬境地。可以以此类比于台湾作家柏杨的作品《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笔者认为柏杨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偏颇与片面,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人”这一群体。同理,作者在某些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3 借鉴意义

纵使《菊与刀》一书饱受争议,但刨除偏见,它依然是一本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经典,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一是从学术研究领域分析,二是从整个特定背景下《菊与刀》报告的成书对于政策制定的意义。

3.1 学术研究方面借鉴意义

在学术研究时,要全面分析,科学理论与科学并重。不仅注重理论研究,更要去实证考察。露丝·本尼迪克特虽然没有真正去过日本,但她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依然尽力去接触尽量多的与日本有关的群体,学术研究态度非常严谨,这是值得我们沉下心来去思考并学习借鉴的。

3.2 政策制定方面借鉴意义

政策制定方面的借鉴意义体现在两个领域。一个是外交决策制定领域,一个是对外决策制定领域,一个是对内政策制定领域。

在制定外交决策时,不仅仅要分析国际形势等一些政治层面的因素,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理论支撑。《菊与刀》作为一篇集合了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报告,当它作为美国政府外交决策制定的参考文件时,“外交决策”这一决策过程就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其他学科的理论支撑使得决策本身更加科学合理。

而在对内政策的制定方面,这本书的参考意义明显更加突出。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这个“对内”,指的是对日本国内。而美国人制定的日本的国内政策如何才能引起共鸣而非反弹,这是居于两种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下让美国人极度头疼的一件事。而本尼迪克特报告中的“日本人”的独特视角,给美国当局以极大的启发,政策的制定无疑是成功的并得到广泛认同的。美国政策的内涵在于“本土化”。只有代入到日本人的思维,符号日本人的价值观念,政策才能达成目的并行之有效的施行。这对于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 结语

这本书是理解与认识日本的一个很好的入门。但这并不是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人对日本具有某种“固定观念”。由于时代的发展,当今的日本与当时的日本本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如果仅仅由此书而认为日本如何,那便是大错特错了,一如某些外国人询问“中国人现在还留辫子吗”这样的问题一样令人啼笑皆非。读这本书是让我们在不理解日本某些文化现象或社会问题时能有一个方向,诸如“日本篡改教科书拒不承认历史问题”、“日本刚道完歉转头就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当我们万分不理解时,可以从日本的“耻感文化”、“对天皇的无限忠诚”等方面解读。也许我们无法认同,但至少为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使我们不至于迷惑。

我们常说“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我们政治研究同样也是为现实服务的。当代的我们所做的研究服务于我们这一段历史,正如露丝·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服务于当时的那段历史。我们不必遗憾或抨击露丝的研究是否具有历史局限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哪一种理论是完全不变的真理。但我们也要看到,现实虽在变化,这个领域里也是人才辈出,不断的有新鲜的血液来冲破腐朽,迸发出新的时代的思想光辉。

《菊与刀》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其传播与影响的广泛性,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与探究。无论读者在读完之后对这本书的认知是何等的矛盾,但它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决策制定的合理性等方面的贡献无疑是极有借鉴意义的。它给我们认识和理解日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这种思路挣脱了时间的束缚,在今日依然鲜活。也许《菊与刀》存在某种缺陷,令人遗憾,诸如露丝当年无法亲至日本,研究条件也并非尽如人意,但这些问题在全球相对稳定与和平的今天,已经不足以成为问题。如何弥补前辈的遗憾,如何在研究中开辟出一种新的思路,我想,这是当代我辈学者所要思考的,也是不遗余力所应践行的。

猜你喜欢
露丝报告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Never Let Go
惩罚和保护都是爱
报告
报告
报告
投资专家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