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医学人才培养策略

2018-11-13 03:43杨秋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考研研究组满意度

杨秋宁

中国在向创新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顺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教育的高度。医学院校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其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护工作人员的重任。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教师的授课以及学生听课为主。提倡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我校探究了以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医学人才培养策略及其应用效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9月—2016年7月,选取我校招收的全日制本科医学生60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的学生。其中研究组学生300名,男生145名,女生155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6±0.6)岁;对照组学生300名,男生142名,女生158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1±0.7)岁,两组学生的高考成绩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组学生教育方法 研究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医学人才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践行“反课堂”活动,进行教师资源引进的过程中适当提高要求,提高教职人员的素质,建立起创新性较强的师资团队,积累教学经验,充分利用大学中各类开展的组织以及活动的举办,锻炼学生的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积极举办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模拟大赛、求职模拟大赛、讲课技巧大赛等活动。学校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孵化中心等场所以降低学生创业的经济条件的要求,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以及机会,激发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作为医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及时转变学习观念,有计划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主动了解时事政治,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1]。第二,不断加强改善教育体系,结合学生专业的特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性课程,在做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法律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普及,建立新型的讲课体系,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2]。第三,充分发挥转化医学对创新思维的积极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化医学已逐步成为当今医学的主要模式,其在基础、预防以及临床医学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临床应用积累的经验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为新技术、新方法的提出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另一方面,转化医学能够将理论化的实验室理论与临床诊断充分结合起来,实验室理论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临床诊断证实并推进实验研究的改进[3]。第四,充分利用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的鼓励以及支持。利用国家出台的创新创业类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便利条件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监控以及引导作用,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督促创新创业理念的贯彻实施,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成熟[4]。第五,建立适当的创新创业地点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地点,活跃学生的思维。

1.2.2 对照组学生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学生于固定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学生的考研率,考研率=考研人数/总人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并进行对比。教学满意度=(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6]。满意:学生适应教学方式,能够与教师的思维达到同步,课堂气氛活跃;基本满意:学生基本能够适应教师上课的进度,课气氛相对较活跃;不满意:学生不适应教学模式,跟不上老师进度,课堂气氛沉闷。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研率对比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考研率高达68.7%,而对照组学生为48.0%,即研究组学生的考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研率对比结果(例,%)

2.2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为97.7%,而对照组学生为62.0%,即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被划分为研究或应用型,其中高等医学院校也不例外,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得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就业的传统认识也出现一定程度的突破[7]。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单位、公司职能部门就业以及通过考研深造是高校毕业生的出路。“创业”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原因主要有父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创新创业观念的缺乏[8]。创新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9]。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学生培养方案应在保持传统的教学方案精华的基础上顺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学生的考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说明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进行高校医学人才的培养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素质,优化人才培养效果。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结果(例,%)

对于医学院校应用创新创业理论进行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出台了越来越多的针对性措施,如高校内创新创业类社团的设立以及成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另有部分医学类院校通过相关制度的设定增加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经济以及物质保障,提升人才质量;同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因此,高校必须大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氛围,以此来大力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根据大学生个性化的心理,差异化地发展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经费方面,不少学校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资金支持,合理安排学校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如适当增加创新创业基地的投入从而降低对创新创业学生的经济要求;多为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小微企业创业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除此之外,相关的教研室部门应根据时事政治合理调整相关的创新政策,培养顺应时代变化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各大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过程中付出相对较多的努力,但当前情况下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第一,不同地区、不同省份投入力度的不同以及关注度的不同引起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较大悬殊[10]。第二,先进技术以及先进设备分布的不均匀引起创新教育开展的难易程度不同。第三,教师创新精神不足以及高素质教职人才的严重匮乏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因此一支技术过硬以及创新精神较强的师资队伍是决定人才培养成功的决定性力量[1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新型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满意度。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做好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需不断优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传承道德力量,宣扬法治精神,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对章程以及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积极践行相关的制度规定以在实践中使其不断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指导思想,强调人的作用,即创新创业精神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随学生阅历的不断充实,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水平;(3)提高带教老师的实力并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医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除过硬的医疗水平外,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处事能力都是医护人员必不可少的要求;(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2-14]。教学方式上可采用PBL教学法,专题讲座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并注重带教老师的引领作用。临床经验表明,除较高的文化水平外,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的能力也是评判医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案中较固定的实训实验室,如定时早期安排学生入医院见习,建立相应的模型培养学生的临床应对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以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为导向进行高校医学人才的培养能够明显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率,提高考研率,学生的教育满意度相对较高,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考研研究组满意度
我的考研故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