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2018-11-13 03:43刘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母婴典型胎盘

刘敏

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间胎盘位置在胎儿娩出之前部分或全部剥离的一种妇产科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生率为0.5%~2.5%[1]。胎盘早剥的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若不尽快处理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儿窘迫、胎儿死亡等并发症的出现[2]。典型胎盘早剥由于具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产前诊断率较高,但不典型胎盘早剥由于缺乏明显的症状,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导致母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3]。因此,需要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率,从而确保母婴的健康安全。文章主要针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34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34例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的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29.5±6.5)岁;其中经产妇21例、初产妇13例。对照组34例患者的年龄为20~44岁,平均年龄为(29.2±6.1)岁;其中经产妇20例、初产妇14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标准:(1)观察组孕妇均无胎盘早剥的典型症状,对照组孕妇均伴随阴道出血、腹痛、轻度贫血等典型的胎盘早剥症状,且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2)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观察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去外地无法配合随访以及中途脱离本次研究观察的产妇。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产前诊断报告、预后评价报告、两组产妇的产前诊断准确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随访到孕妇分娩结束,统计两组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胎盘早剥的治疗措施包括及时纠正休克、终止妊娠和预防产后出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前诊断的准确率及两组在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差异,并随访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前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前诊断准确率为64.7%(22/34)和88.2%(30/34),观察组产前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854,P=0.000)。

2.2 两组产妇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观察组在血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以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提出以及剖宫产率的升高,使得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对母婴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4]。目前临床对于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以及具体原因尚未阐明。有文献指出,高龄产妇、多次生育史、吸烟史、慢性肾病、妊高症、过往胎盘早剥史、血栓性疾病、腹部外伤、羊水过多、宫内死胎史等是引起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5]。其中以妊高症在胎盘早剥中的发生率最高,占患者总数的40%~45%,主要是由于胎盘附着位置的蜕膜动脉痉挛,从而导致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从而引发子宫壁血肿,导致胎盘早剥现象的发生。脐带过短也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之一,主要是由于脐带长度不足导致牵拉胎盘[6]。长期卧床引起的低血压也能够诱发胎盘早剥,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压迫血管导致回心血量减少,静脉瘀血导致静脉压升高,而底蜕膜瘀血就引起了胎盘早剥[7]。但是临床研究发现仍旧有许多胎盘早剥患者无明显诱因,且多发于妊娠20周之后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需要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从而避免胎盘早剥的现象发生[8]。

表1 两组产妇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n(%)]

表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n(%)]

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较为显著,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高,且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产前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这一观点。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与胎盘附着部位、剥离程度有关,附着在子宫后壁的胎盘早剥通常无明显腹部体征变化,可能表现为腰骶部酸胀等症状;小面积胎盘早剥由于出血量小且症状不明显,容易出现漏诊的现象[9]。不典型胎盘早剥多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少量出血、轻度腹胀以及下坠感,需要警惕与先兆早产和先兆流产的鉴别,尤其是子宫张力的改变,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宫缩、张力轻微增大,胎心监护为基线平直[10]。临床诊断中需要加强对患者不适症状以及体征变化的观察,同时要加强胎心监护,预防漏诊误诊的现象。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血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以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由于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的出血量较小。

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因此产前诊断准确率较低,这也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得症状较轻的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需要重视胎盘早剥的临床筛查[11]。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若不尽早治疗不典型胎盘早剥很可能引发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少量阴道出血以及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目前临床对于胎盘早剥孕妇建议确诊后尽快终止妊娠,若短时间内不能阴道分娩可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早期发现胎盘早剥能够避免大出血、胎死宫内等严重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对于确保母婴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2-13]。

综上所述,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准确率较低且预后情况较差,需要重视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筛查,同时要做好其与胎膜早破、先兆流产等的区分,避免该病对母婴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猜你喜欢
母婴典型胎盘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典型催开百花香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