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

2018-11-13 03:43龚波荣成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结石

龚波 荣成方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起病较急,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腹腔粘连情况且由于其病程较长,对胆囊生理与功能损伤逐渐加重,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出现萎缩、积水、癌症等病理性变化,基于此,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1]。本次旨在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选取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诊断标准: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结合最新修改的内科学诊疗标准中关于胆囊结石的标准进行诊断。纳入标准:符合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出现酒精性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盂肾炎患者。实验组:男8例,女15例,年龄42~56岁,平均年龄(48.5±6.5)岁,单发结石患者15例,多发结石患者7例。对照组:男14例,女8例,年龄43~57岁,平均年龄(49.5±6.5)岁,发结石患者16例,多发结石患者6例。将两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标准,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以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均给予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治疗,于右肋下缘做一10 cm长的斜切口,依次将腹壁层切开,在胆囊三角处将胆囊和胆囊动脉分离并进行结扎,术后放置引流管,并缝合[2-3]。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于患者脐部下方做一10 mm长的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气腹,将压力维持在10 mmHg,对腹腔内水肿程度、粘连情况、结石数量及大小等情况进行探查,并在其引导下于右肋下2~4 cm处行一长5mm的切口,在剑突下4~6cm处行一长10 mm的切口,于右肋下行一长5 mm的切口,将牵引钳、分离钳、胆囊钳置入,逐渐切开胆囊后三角浆膜,显露胆囊体、壶腹部、胆总管下段、胆囊动脉,使用电凝钩进行解剖,常规切除,术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常规放置引流管[4-5]。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机体应激水平。

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检查显示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炎症消退;有效:治疗后,检查显示患者结石部分消失,伴有轻微炎症;无效:治疗后,检查显示患者结石无变化,炎症未消退[6]。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5.65%(22/2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72.73%(16/22),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5)。

2.2 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实验组 23 46.15±8.89 57.09±12.56 5.06±1.32对照组 22 59.23±10.02 86.43±30.26 9.16±2.33 t值 - 4.637 4.282 7.034 P值 - 0.000 0.000 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机体应激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机体应激水平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容易出现胆囊水肿、局部粘连等并发症,为了保证手术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在确定手术时机时,一定要越早越好,患者在发病后3天内,较容易对组织进行分离,成功率高[7-8]。

表3 两组患者机体应激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机体应激水平对比(±s)

实验组 23 75.12±6.01 0.14±0.06 142.82±8.12 108.42±7.06 91.85±7.62对照组 22 85.22±6.31 0.63±0.22 186.41±11.33 115.82±7.03 106.73±9.15 t值 - 5.499 10.294 14.885 3.522 5.939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腹腔镜可将清晰的将腹部的整体情况呈现在屏幕中,提高手术的精准程度,降低对胆总管的损伤,且出血量较少,恢复快,开腹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时间(46.15±8.89)min、出血量(57.09±12.56)ml、住院天数(5.06±1.32)d低于对照组,也证明了这一点[9-10]。在为腹腔镜手术患者建立气腹时若皮下出现较大的水肿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其影响气腹的效果,在胆囊剥离过程中应循序少量多次分原则,切勿一次剥离过深,损伤胆囊后的静脉分支,引起术中大出血[11-13]。手术完成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情况,若有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使用双氧水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并于麻醉消失后鼓励患者自主进行深呼吸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医护人员应尽早的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其恢复效率[14]。

综合上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手术时间较短,恢复较快。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