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影响

2018-11-13 03:44费安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胎头初产妇体位

费安琼

分娩是产妇必经的生理过程,且风险极高,诸如胎位、骨盆、软产道、产妇体质、胎儿发育等因素均可增加分娩风险[1]。尤其是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面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极度担心分娩结果,这种负面情绪间接地影响分娩质量。因此,加强初产妇的分娩教育,鼓励产妇自然分娩,提供分娩体位干预,并配合分娩辅助设施,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2]。我院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10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体位干预与分娩辅助设施联合应用的效果,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08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证实均为足月单胎,初次妊娠,分娩方式自愿选择,骨盆发育正常,软产道无损伤,符合自然分娩指征,自愿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多胎妊娠、高危妊娠、器质性疾病等产妇。按不同分娩干预方式分两组,观察组54例,年龄20~39岁,平均(31.24±5.1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1±1.42) 周,体质量 21.37~25.29 kg/m2,平均(23.75±2.41)kg/m2;对照组54例,年龄24~38岁,平均(29.65±3.24)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2±1.52)周,体质量21.26~25.23 kg/m2,平均(23.50±2.24)kg/m2。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自主分娩体位联合常规产程护理干预,助产士陪伴产妇,为产妇介绍常见分娩体位,产妇自愿选择分娩体位,当产妇进入活跃期,若胎头异常,助产士适当指导体位,并指导其呼吸。潜伏期护理:助产士为产妇做好分娩宣教工作,讲解分娩技巧及注意事项,了解产妇需求,以尽量满足,介绍分娩球等辅助设施的原理、操作方法,并做好示范工作。活跃期护理:宫颈每1~2 h检查扩张状态,待进入活跃期后送产妇入待产房,助产士全程陪同,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协助其适当运动。辅以按摩,宫缩时,嘱产妇取坐位或侧卧位,为产妇颈、肩、四肢予以按摩,放松全身,嘱产妇按宫缩感受均匀力度按摩自身腹部,指导产妇呼吸。分娩期护理:若产妇停滞或延长,为产妇静滴缩宫素2.5 U+500 ml的0.9%生理盐水注射液,待宫口全开送至产房,取膀胱截石位,消毒、清洁,指导其屏气,待冠后露出转至接生台,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20 U缩宫素。

观察组采取体位干预联合分娩辅助设施:具体如下:从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干预产妇体位,体位按照产妇胎先露下降、胎背位置进行干预:(1)胎先露半入盆或未入盆:采取垂直坐位,床腿分开,坐于床或分娩球晃动,必要提供背部支持;家属协助其走动或爬楼梯。(2)疑似枕后位或枕后位:采取侧俯卧位,面对胎背,胎枕侧躺,伸直下腿,上腿尽量呈90°弯曲,双腿间可置枕垫。采取侧卧位弓箭步,侧卧,双脚用力蹬,待宫缩时,助产士前倾,助产妇弯曲双腿。采取手膝位,双手双膝置于病床并前倾。采取站位或支撑式前倾坐位,产妇床腿打开坐于椅子或分娩球,前倾,双臂置于大腿并放松;站位时,前倾并手扶助行车手柄,身体靠于车面板。上述体位均维持30 min,再替换。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程、第二产程疼痛及分娩结局。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总分10分,无痛0~2分,轻度疼痛3~4分,中度疼痛5~6分,重度疼痛7~10分[3]。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产程情况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产程情况比较(±s,min)

表1 产程情况比较(±s,min)

观察组(n=54) 354.40±6.53 38.62±7.42 7.92±2.85对照组(n=54) 487.52±1.89 57.36±9.15 8.20±2.56 t值 143.899 1 11.689 7 0.537 1 P值 <0.05 <0.05 >0.05

2.2 第二产程疼痛度

观察组第二产程VAS评分(4.01±1.24)分比对照组(7.52±1.23)分低(t=14.767 9,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率27.78%比对照组9.26%高(P<0.05),见表2。

表2 第二产程疼痛度比较[n(%)]

2.3 分娩结局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0.74%比对照组61.11%高,新生儿窒息率3.70%比对照组16.67%低(χ2=12.968 1,4.959 7,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36.81±39.21)ml比对照组(173.96±43.25)ml少(t=4.676 9,P<0.05)。

3 讨论

近年来,自然分娩在产科分娩中被大力提倡,该分娩方式不仅有利于新生儿建立呼吸,减少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湿肺的发生几率,增强新生儿抵抗力,还有利于增强产妇产后子宫收缩,促进产后恶露排出,降低产后出血量,对母婴健康均起到积极作用[4-5]。但是,选择自然分娩,产妇需承受极大的疼痛,且第一产程用时较长,这对于无分娩经验的初产妇来说,给其带来极大的分娩压力及心理恐惧。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分娩体位,以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感,优化分娩质量,已成为产科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为初产妇展开体位干预与分娩辅助设施进行分娩干预,与自体分娩体位产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第二产程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且轻度疼痛率27.78%比对照组9.26%高,重度疼痛率22.22%比对照组37.04%低;同时,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0.74%比对照组61.11%高,新生儿窒息率3.70%比对照组16.67%低,产后出血量比对照组,这与徐峰[6]研究结果相似,由此说明,在体位干预、分娩辅助设施的干预下,初产妇的产程缩短,且可减轻第二产程疼痛,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并预防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采用坐位分娩,这与人体生理学较为符合,可以减轻产妇胸腔内压力,调整呼吸,增加骨盆倾斜度,扩大出口间径、面积,还可以减小胎头降低阻力,促进其下降,确保胎儿的产轴符合身体纵轴,在胎儿重力作用下,使得分娩加快,产程缩短[7-8]。另外,坐位分娩亦能减少子宫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提升子宫、胎盘内的血氧含量,促进血流灌注,确保血液正常循环,预防新生儿窒息。采用侧卧位,可使子宫贴于腹部,促使胎儿纵轴平行于产轴,降低胎头;侧卧可为胎儿于宫体内提供较大活动空间,使胎儿适应产道,易旋转、俯屈、衔接[9-10]。站立时,产妇轻微摆臀,胎头能顺着产轴慢速降低濒内旋,子宫趋于腹部,确保胎儿纵轴、产轴一致,在胎儿重力下,不断压迫宫颈,促进宫缩,扩张宫颈口,降低胎头,以此加快产程。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能起到促进作用,如坐位配合分娩球,分娩球表层柔软,能支撑、按摩会阴、腰部,提高产妇舒适性,分散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效果;同时,分娩球可以维持体位平衡,确保体位直立,增强胎儿重力,下降胎头,加快分娩[11]。站位配合分娩车,可以保护、支撑产妇,促使胎儿纵轴平行于产轴,增加宫颈压力,有助于宫缩,促进分娩;而产妇前倾,能促进胎头的内旋、下降,并缓解腰痛[12]。

总结上文,初产妇应用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可以加快产程,改善分娩结局,缓解第二产程疼痛,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胎头初产妇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胎头俯屈过度阴道分娩的方法探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