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体会

2018-11-13 03:44沈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护士

沈卉

白内障是老年人眼部最为主要的一个致盲性眼病,其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的老人[1-2]。针对白内障患者,手术是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除患有白内障之外,高龄白内障患者同时还会伴随诸如全身疾病以及其它眼病。因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和手术前、手术后的优质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顺利以及早日康复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现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的优质护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62例(2016年1月—2017年8月)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31),试验组中男21例,女10例,患者年龄70~80岁,平均(75.3±4.1)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6例,患者年龄68~75岁,平均(71.6±2.7)岁。纳入标准:行手术前的视力检查中,两组患者视力光感均低于0.3,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肝功能损害以及急性感染等患者。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老年性白内障常规护理的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采取老年性白内障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的措施。由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提供和患者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方案,并对患者的所有治疗进行护理,与此同时,配合医师进行诊断治疗的计划,对患者的病情实时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患者以及医师之间多进行交流,并向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对相关疾病的知识分别进行介绍,消除患者诸如恐惧不安等不良的心理。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因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存在记忆力差以及听力障碍等现实情况,再加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年龄比较大,因此,在入院时,对手术难免会存在诸如恐慌等心理,这就需要护士多和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对病区的环境进行熟悉,减少患者对病区环境的陌生感,同时,对患者比较担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比如,患者对手术后的效果方面存在的担忧等,对此,护士要及时给予患者进行正确的疏导,让患者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

(2)安全护理。对患者的安全状况以及自理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3]。针对高危患者诸如存在坠床等,需要将警示牌挂在患者的床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安全指导。教会患者还有患者的家属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床档以及呼叫器进行使用。患者不在病房时需要进行及时的了解,避免发生患者走失的情况。

(3)用药护理。由责任护士在手术前2~3天根据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滴诸如妥布霉素眼液以及左氧氟沙星眼液抗生素眼药液,4次/d,在对患者滴眼药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执行,避免患者手术后受到感染。

1.2.2 术中护理 (1)手术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检测,对患者的饮食以及睡眠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告知患者在手术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并将患者护送到手术室内。因为老年性患者在行手术前极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巡回护士应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安抚,让患者用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2)疼痛护理。对患者眼部的疼痛情况进行关心并评估,同时深入地对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性质进行了解,并将所了解的情况及时的告知医生,对患者存在的疼痛情况作正确的处理,如果存在较为轻微的疼痛时,需要嘱咐患者要多休息。(3)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1.2.3 出院宣教 患者出院时要向患者对出院需要准备的资料,以及步骤进行分别讲解,并教会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滴眼药水正确的方式,一旦将眼药水的药瓶打开之后,可以在28天之内进行使用。避免在出院后有剧烈的活动等。

1.3 观察指标

患者实际住院的天数;住院费用;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0~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实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整体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患者临床结果对比(±s)

表1 不同组患者临床结果对比(±s)

试验组 31 5.12±1.67 3.12±1.23 98.32±1.35对照组 31 7.96±1.48 4.58±1.60 73.81±1.60 t值 - 7.217 6 4.027 9 65.187 3 P值 -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几年,社会老龄化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高龄患者开始逐渐增多,从现阶段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上来看,留守老人在家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患者手术后尽快地提高视力非常重要[4]。由于大部分高龄白内障患者文化水平并不高,再加上听力障碍等原因,使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以及护理上都不能够非常顺利的进行[5]。患者大部分伴随全身疾病以及合并疾病等,对疾病方面的知识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因此,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高[6]。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而言,要想保证手术的成功,就需要对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措施,因此,这就需要护士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强护理时的责任心,不但要对护理专业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还要对老年人的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心理和生理变化等特点进行熟练掌握,确保做好对患者的各种护理工作[7-10]。总之,实施优质护理的措施,能够让护士对患者的眼部病情变化、以及实际健康状况等有一个准确的了解,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等不安全因素[11-12]。

通过此次的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实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整体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此次研究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切实有效的帮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康复,对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高以及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老年性白内障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