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人员幸福感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18-11-13 03:44胡亚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夫妻感情幸福感儿科

胡亚萍

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已经扩展到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领域。工作幸福的概念也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被提了出来[1]。工作主观幸福感可以扩大员工的身体、智力和社会资源,提高工作绩效,降低旷工率和离职率等。护理工作是一个需要给予爱和传递爱的工作[2],提倡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目前,护士也渴望在工作中获得快乐[3]。本次研究对儿科护理人员幸福感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018年4—5月,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选取我市综合医院儿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16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回收率91.83%。调查对象均为女性,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53岁,平均年龄(30.28±10.24)岁。

1.2 方法

对儿科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调查,包括幸福感指数、家庭情况[4]。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年限、教育程度、职称、用工性质等。幸福感指数调查采用Campbell等人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调查,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两大部分[5]。家庭情况包括夫妻感情、父母及配偶对工作的态度、工作对夫妻感情的影响等等[6]。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统一使用SPSS19.0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实施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科护理人员幸福感指数情况

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为(8.35±2.15)分,与常模得分(11.83±2.8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比常模得分低。

2.2 儿科护理人员幸福感指数的相关因素

2.2.1 人口组织学变量的影响 不同年龄阶段的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不同:25岁以下的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为(3.81±1.05)分,25~30岁为(4.39±1.19)分,31~35岁为(4.28±1.24)分,36~40岁为(4.38±1.26)分。40岁以上为(3.80±1.14)分,25岁以下、40岁以上的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偏低(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不同,急救中心为(3.89±1.29)分、内科为(3.82±1.09)分,外科为(3.84±1.52)分,五官科为(4.42±1.24)分,门诊为(4.49±1.72)分,其他科室为(4.51±1.63)分。其中以急救中心、内科和外科的幸福感指数较低(P<0.05)。

在职务方面,有行政职务的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为(4.43±1.29)分,无行政职务的护理人员为(3.83±1.20)分,有行政职务的护理人员的幸福感要高于无行政职务的护理人员(P<0.05);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的护理人员幸福感(3.46±1.72)分,要高于自我感觉健康状况欠佳的护理人员(4.49±1.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家庭情况对幸福感的影响 儿科护理人员对收人的满意度、夫妻感情、陪伴父母与孩子的时间、父母与配偶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均与幸福感指数成正相关。而在家承担的家务劳动量越大,工作对夫妻感情的影响越大,其幸福感越低。如表1。

2.2.3 工作压力与幸福感指数之间的关系 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其幸福感指数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r=-0.46。

3 讨论

在护理领域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还处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探索阶段[7]。现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慢慢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改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8],对于小儿患者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等因素,并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自己出现不适感,往往会出现哭闹,不听话的现象,增加了护理人员与其沟通难度[9]。

护理人员的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10]。在家庭因素方面,儿科护理人员对收人的满意度、夫妻感情、陪伴父母与孩子的时间、父母与配偶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均与幸福感指数成正相关[11]。而在家承担的家务劳动量越大,工作对夫妻感情的影响越大,其幸福感越低[12]。在个人因素方面和工作方面,年龄、科室、职务、自我感觉健康状况等均与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压力越大,幸福感指数月底,二者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同时,儿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普遍偏低,提高其幸福感应当从诸多影响因素入手,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感受。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人员幸福感指数偏低且影响因素众多,提高其幸福感应从影响因素入手。能有效丰富、完善、优化儿科护理工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性。

表1 家庭情况对儿科护理人员幸福感的影响 (r)

猜你喜欢
夫妻感情幸福感儿科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夫妻感情
婚外同性同居的法律规制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幸福感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