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2018-11-13 11:08赵雪胡明爽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赵雪 胡明爽

摘 要:“互联网+教育”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效果与应用能力,文章随机选出对照班和实验班作为基础数据样本,辅以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的新型教学手段,构建并实施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6-0051-05

一、引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处于信息化的环境之中,由教师在课前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而在课上,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和交流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过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所以,翻转课堂其实是一种颠倒的课堂,把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上学习知识的过程翻转为在课前进行,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接受新的知识,而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则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2]。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与时俱进。2014年底,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元素[3]。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焦点。《指南》中提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方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4]。近年来,国内对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日渐增多,但多数集中在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研究、某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或者某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英语单项能力提高的应用等方面,把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二、信息技术的教学融合方式

在大学英语学分与课时逐渐减少的现状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已成为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融合,本文重点介绍了三种融合方式,即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如图1所示。

1.微课

微课(Micro Lecture)的概念由美国的戴维·彭罗斯首创。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5]。它通过一种被称为“知识脉冲”的缩小的音视频来展现某一重要知识点,一般不超过15分钟,之后利用移动互联网形成共享。它包含微视频和微资源两种形式,换言之,就是某个知识点的精讲以及与视频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如课件、动画、音频、练习以及测试。微课既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也是保证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条件和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基于微课的在线和移动学习将会成为英语教学的常态。

2.微信

微信(WeChat)具有迷你性、易操作性以及多元交互性等特点,微信公众平台起初被称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是一种快速便捷的即时通信工具,兼具功能性与私密性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传送教学资源,如微课,方便学生观看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建立微信群,充分利用其功能,给学生传达学习任务单,共享学习资料和学生互动交流等等。这些做法能够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多元化;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共享有用的学习资源。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使用英语官方公众平台来实现语言的碎片化学习,比如“可可英语”,学生只需“关注”就可以收到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源。

3.自动评价系统

作文自动评价(Automated Essay Scoring,简称AES)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走向智能化发展的表现。AES是指依据专业的计算机程序所具有的有效性、公正性与可靠性等特点对作文文本特征进行评估与记分[6]。现在国外比较著名的系统包括IEA (Intelligent Essay Assessor)、E-rater(Electronic Essay Rater)和PEG (Project Essay Grader)[7]。国内AES系统的研发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很多国内高校正在推广使用“批改网”,批改网可以推动学习者自主学习,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批改系统能够即时给出分数、显示语言错误、提供修改意见、检测抄袭以及给出相似度等数据分析[8],可以支持学生多次修改、教师人工批改和学生之间互评,以此激励学生挑战自己争取得到更高的分数,进而调动学生写作和翻译的积极性,实现以做促学。

把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三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综合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构建并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模式构建

语言重在积累与运用,日久才能弥新,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其知识内化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不可能只是在课堂上利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完全了解和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所以,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尤为重要。本研究从以下四个阶段来构建基于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如图2所示。

(1)课前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阶段是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在课前,教师需要搜索或者自制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课件、动画或者音频等,并将其发布到个人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同时通过微信群组给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单,为确保学生收到学习任务单可同时用线上(微信)、线下(课堂)的方式告知学生。

(2)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是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接收到学习任务单后,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观看微课,熟悉相应教学知识点,进行课前练习来检验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以及对知识点掌握到何种程度。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组进行多维空间的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学生遇到疑难问题也可以即时咨询教师,最终自主学习完成了知识传授。这一阶段决定着教学实施顺利与否,所以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以及监督。

(3)课中知识内化

学生课中知识内化是实施大学英语翻转教学模式的必要途径。经过课前预学习,学生完成了知识构建,在课中,可以借助一些教学活动,比如小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等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完成某一具体教学活动之后,应立即做出总结与评价,确保学生得到反馈。

(4)课后强化练习

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是提高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的重要环节。经过之前两个环节的学习,知识的内化已经初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已从知识本身转移到其应用层面上。在课堂之余,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或是通过总结来巩固所学知识。

2.模式实施

为了验证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随机挑选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其中,对照班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采取新型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没有特别之处,就不再介绍,下面以四级专题模块——情景话题类作文讲解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在实验班的实施情况。

(1)课前——布置微课和相关资料,学生自学

这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只有让学生通过微课等教学资料掌握了知识,才能继续开展教学。近年来,大学英语四级的作文还是以议论文为主,出现次数较多的为情景话题类作文。首先,将相关动画和该类型作文写作技巧的PPT组装在一起合成微课视频,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其次,把历年真题中出现此类型作文的范文、写作模板、常用句型以及造句练习经过整理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上;最后,在微信群组中通知学生观看微课、阅读相关资料以及做练习来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微信群组向教师进行咨询或是和同学展开讨论。

(2)课中——小组讨论,现场写作,教师点评

本环节把传统学生课后写作翻转到课中进行。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情景话题类作文写作思路。在多媒体语音教室,教师布置作文A book that interested you most,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要尽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经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写作要求,并在教师引导下列出写作提纲,之后进入到独立写作这一阶段,如图3所示。

教师在系统中布置作文时需预先设置答题时间和修改次数。学生通过搜索作文号在规定时间内写作,提交作文后,系统会立刻给出分数,还可以识别出语言错误,从总体和句子两个层面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学生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反复修改。在规定的修改时间后,教师登录系统找到几篇打分较高的优秀作文,进行即时点评。

(3)课后——教师点评,巩固练习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详尽的修改和点评,这一环节就需要在课后进行。教师批改应看重语法表达的正确,更要重视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9],所以在课后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点评尤为重要。点评之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和整理,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反馈给教师。

通过在实验班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内化过程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知识讲授的任务比以前轻了,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多了,教学活动更丰富,课堂气氛更活跃。

四、SPSS统计软件分析实施结果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学期初,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共同参加一次四级摸底考试,其难度水平和国家考试相当,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所有学生都参加了2017年12月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之后使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定量分析,通过直观的描述性数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成绩以及英語综合能力的影响。

由于很多的统计检验要求数据呈正态分布,所以在分析数据之前需要进行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本文使用了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来检验四组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如表1所示。四组数据的显著水平Sig.均为0.200,高于0.05,因此可得出结论:四组数据均为正态分布,可以用于参数检验。

1.描述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是数据统计分析中最基本的工作,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对照班和实验班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对照班前测成绩的平均值为346.4697,后测成绩的平均值为412.7121,而实验班前测成绩的平均值为360.4776,后测成绩的平均值为433.6866,这说明无论实施何种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均得到了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四级考试的通过分数为425,对于后测成绩,实验班的平均分为433.6866,高于过级分数,也要高于对照班的平均分。

但是对于实验班来说,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的平均值变化是否显著,还需要通过配对样本t来检验。此外,对于后测成绩来说,对照班和实验班成绩的平均值变化是否显著,则需要通过独立样本t来检验。

2.配对样本t检验

配对样本t检验是对同一总体两个样本的比较,来探索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数据必须是定距或定比数据;两个样本的总数必须相同,且都来自于正态分布。

因为成绩为定距数据,两个样本为同一班级且符合正态分布,可以对实验班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详情见表3。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和上限分别为-94.14951和-52.26840,不含零,说明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值为-6.980,自由度为66,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也同样说明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3.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适用于比较两个不同样本的平均值是否出现显著性差异,其实施条件為:两个样本需要彼此独立,且都来自于正态分布,以及两个样本的总体方差相同[10]。

两个样本都来自于正态分布,为了对前测中的对照班和实验班以及后测中的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本文采用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法检验两个样本的总体方差是否相同,详情见表4。两个变量显著性概率Sig.分别为0.053和0.086,都大于0.05,说明两个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这样符合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的全部条件,所以,需查看“方差齐性”这一行的数据。因为对照班在两个变量上的平均值都小于实验班,因此t值和均值差值都为负数。在前测中,Sig.(双尾)为0.219,大于0.05,并且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差值95%置信区间为-36.43202到8.41619,含有零,表明对照班和实验班两组平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换言之,两个班级在学期初的英语水平相当,也说明两个班级适合用于研究。在后测中,Sig.(双尾)为0.042,小于0.05,并且平均值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41.14356到-0.80534,不含零,表明对照班和实验班两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经过一个学期,在实验班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经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和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相比,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也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实验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提高,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学习过程监督与指导。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偏薄弱,比较依赖教师,喜欢被动学习,然而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结合一定的鼓励措施,增强学生的自信,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②微课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微课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一定要遵循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讲解风趣幽默。所以,微课的制作耗时耗力,需要团队合作,建立共享体系。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升级,它在给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同时,改变了他们获得知识以及信息的渠道。本文立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介绍了英语教学中三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即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构建并应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后,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比分析基础样本数据,评价结果客观反映了基于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上更为有效。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多元化、多维度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认知主体作用,从而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 (8):79-83.

[2]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5-10.

[3]贾国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J].外语界,2016(3):11-18.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6]CHUNGG K, BAKER E L. Issues in the reliability andvalidity of automated scoring of constructed responses[A].In SHERMIS M D, BURSTEIN J (eds.). AutomatedEssay Scoring: A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C].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2003: 23-40.

[7]Chaitanya Ramineni,David M.Williamson.Automated essay scoring: psychometric guidelines and practices[J]. Assessing Writing,2013,18(1): 25-39.

[8]蒋艳,马武林.中国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导师系统:成就与挑战——以句酷批改网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13,34(7):76-81.

[9]Steve Chiang. The importance of cohesive conditions to perceptions of writing quality at the early stages of foreign languages learning [J]. System,2003,31(4):471-484.

[10]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40.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建构及相关问题阐述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