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青年教师“产教研”综合能力的有效机制

2018-11-13 11:01陈姝霖
科教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应用型大学

陈姝霖

摘 要 在综合性大学纷纷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下,服装专业的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本文通过对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的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找到在教学和科研中存在的忧患,并结合“产教研”并行的有效机制提出解决忧患的有效机制,从而树立青年教师正确的教研观。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服装专业 产教研 有效机制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前提下,“产教研”并行更加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教学是培养职业化人才的主要方式,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是衡量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方法,是教学的理论支撑,更是关系到高校排名的重要途径;产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寻找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合作方式,以科研机构、高校的人才、研究成果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研究和人才开发的利用资源。[1]服装产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就是向企业输送职业化应用型的人才,在高校转型、青年教师刚刚起步、“产、教、研”并行的新形势下,青年教师会陷入迷茫,为此通过对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教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找到青年教师所隱藏的问题,并探索“产、教、研”融合的有效机制和对策。

1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省高校中的辽东学院、大连工业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大学、沈阳大学等五所高校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发放网络问卷92份,有效问卷81份,其中男性教师为19人,女性教师为62人,服装工程方向为39人,设计方向为42人。本科学历为19人,硕士学历为54人,博士学历为8人。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的特点自编网络调查问卷,包括两个方面:一、青年教师个人背景;二、教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2)个别访谈法,选择个别的青年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更加全面地了解问题所在并希望如何解决。

2 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服装专业青年教师对各校的教师工作量有着参差不齐的看法,整理归纳如下几点共性问题 。

2.1 对教学工作量和内容的主要看法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93%的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比较满意,转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与企业接轨更加有效,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服装企业的用人要求,但其中有88%的青年教师反映对教研工作量的设定不满意,其中包括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等工作。

2.2 对教学考核的主要看法

结果显示93%的青年教师普遍反映高校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且对学生评教的意见较大,这样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调整教学难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3 对科研工作量和内容的主要看法

调查显示有83%的青年教师认为高校所规定的科研工作量较大,但内容比较丰富,可以使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并且给青年教师很大的学术动力,但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才刚刚开始起步,对高水平的科研任务很难完成,并不知如何设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廉思教授在2014年就指出,在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群中,72.3%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压力大,26.3%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压力非常大,随意在今天看来,高压的高校科研工作量依然成为青年教师的难题。[2][3]

2.4 对科研考核的主要看法

结果显示有67%的青年教师认为科研考核难度较大,赋分较多的如国家课题、省级课题、横向课题等,很难申请到,SCI和核心期刊的论文对服装设计方向的青年教师来说较难。

2.5 对“产、学、研”的关系的看法

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青年教师对“产、学、研”的关系不是很清晰,其中有78%的教师认为“产、学、研”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服装企业生产、科研对教学的帮助不大,并没有将工作室教学模式与科研、校企合作的协同生产联系起来,在创新创业的项目中没有发挥作用,结果显示有94.8%的服装专业青年教师是毕业就到高校工作,所以并没有企业的工作经验,在“产、学、研”的形势下,不知道该如何融合。

3 有效机制

将青年教师“产教研”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高度,通过树立积极的教研观、鼓励机制、合作指导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等。

3.1 树立积极的教研观

树立正确、积极的态度和观念,科研是教学的支撑,教学是科研的表现,产是教研和科研的研究方向,将三者有效串联,便会有高效的成果,特别是服装专业的青年教师,应与地方服装产业集群联系组合,将教学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企业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并从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结合创新创业教学项目与工作室教学共同结合在一起,同时将“产、教、研”并行发展,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在教学中深入对科研的理论研究,所以说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源泉,科研在持续创新中融合到教学和服装生产中,促进服装专业与服装企业的联系,注重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的激发培养。

3.2 鼓励机制

在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规划中纳入长效的鼓励机制,根据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通过学分制促进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例如鼓励青年教师开创工作室或服装品牌,承接服装企业的研发项目,在承接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目前高校转型的大趋势,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可以平行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将学分制彻底落实,并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无论是教师还是参与项目的学生都能够快速增强其实际的操作能力和水平。并在鼓励的同时设定惩罚机制,通过自主选课、学分制考核差的教师给予警告,并限定时期内进行学习和整改。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教研内容直接与青年教师的绩效工资有直接的联系。高校定期每年年底定期召开青年教师评选,选出优秀的青年教师赋予丰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3.3 合作指导机制

成立具有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科研交流协会等群体进步组织实现学術专题交流,并建立网络自主交流微平台,实现服装专业青年教师、高校科研管理、地方服装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反馈评价。并根据发展的趋势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过程中不可急躁,消极、嫉妒,应将青年教师的目光放远,要看清楚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努力在“产、教、研”三方面协调发展,为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在服装企业岗前培训、团队建设、合作指导等途径,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在入职前应到合作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以上,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产、教、研”的综合能力。同时校内组织青年教师团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企业的技师共同指导青年教师,形成团队指导,使青年教师对未来有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团队要做出评价和反馈,团队与团队之间进行平台交流,督促青年教师的在各个方面得到长效的发展。

3.4 考核机制

有效的考核机制是促进应用性大学服装专业青年教师长效发展的强烈动力,在动力和积极性上得到很大的提升,主要从德育、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工作量和考核标准要有弹性,不能教条,要根据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的特色加以区分,形成人性化特色的考核体系,教学工作量的算法比较宽泛,比如一年22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可以将课程教学、工作室教学、企业挂职、岗前培训都算在里面,不要走重科研轻教研的路线。

3.5 保障机制

只有确保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使高校服装专业青年教师得到稳定长效的发展,教学方面,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微课大赛、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平台交流、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讲课的水平。

在科研方面,应用型大学应增设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增加青年教师游学交流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同时给出明确的物质奖励,职称考核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关心的问题,在评分时可以采用浮动系数方法,把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作为系数,把科研工作量作为浮动系数,两者的乘积结果可以作为教研综合工作量,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教学和科研之间的不协调矛盾,更有利于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的提升。[4]权利支持青年教师的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申报,在推动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也为高校的长效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4 结论

应用型大学服装专业青年教师要明确未来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要在“产、教、研”三方面并行合作中不断学习和归纳创新改革的有效机制,三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教学的保障,同时要做好企业生产合作课题的探索研究,在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将企业课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统一起来,做到“产、教、研”三赢的局面,坚持不懈地实现各个方面的长效发展,逐步成长为专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来适应应用型大学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9(6).

[2] 代碧波,赵春雨,刘刊.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综合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

[3] 倪海东.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及激励机制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

[4] 张宁,郭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4(6).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应用型大学
生态型师生关系在职高服装专业课堂的实现
教学评价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运用
服装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