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优化盲校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

2018-11-14 12:49陈超
新课程·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认知水平直观教学教学目标

陈超

摘 要:兴趣是驱动视障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然而对于初中阶段的视障生而言,生理方面的缺陷对其学习目的造成了影响,为了缓解初中视障生的语文学習困难,提高其文本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视障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其教学进行优化,从而调动视障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促进视障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盲校学生;教学目标;直观教学;认知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便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更好的学习,这对于学生日后更好地学习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由于视障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依赖听力和触觉,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也增加了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因此,为了能够促进视障生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障生的特殊性以及实际情况对其教学进行优化,从而为视障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使视障生能够得以综合全面发展。

一、充分预设备课的同时,准确定位其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初中语文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文本内容以及视障生自身的实际语文水平进行备课,使其教学目标能够符合视障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确保视障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使视障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得到提高。师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种交往互动模式,所以教师需要以视障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教学预设工作,在改善教学目标的同时确保该教学目标符合视障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对存在于视障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或者重点之处进行突破。比如说在讲解与“家乡”有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视障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开展语文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视障生的特点引导视障生对自己家乡的魅力之处进行描述,而低视力视障生则可以根据其他同学的描述对美丽家乡进行尝试性绘画,这样既能够提高视障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又能够有利于视障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除了要依靠教材进行备课,更要确保其备课内容符合视障生的实际情况,并对其教学重难点进行明确和突出,预设出视障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妥善进行应对,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为视障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

二、有效使用直观教具

将直观教具恰当运用至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对视障生的视觉缺陷形成一种补偿,使视障生能够对其教学知识内容有更加直观性的理解,促进视障生认知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有利于视障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比如说在讲授与动植物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结合实际教学能力准备一些动植物标本,或者在讲解与建筑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建筑模型等,视障生在对这些教具进行触摸的过程中开展语文学习,能够在脑海中对其教学知识有一定的形象认知,视障生的学习愿望也能够在这种亲身体验中得到激发。所以,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能够有利于视障生学习欲望的激发,使视障生的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当然,选用不同性质或者形态的教具所形成的教学效果也会不同,比如说在讲解《桥之美》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视障生通过触摸不同形态桥的模型,并画出自己所认知的桥的模样,从而使视障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调动,这也能够有利于视障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促进视障生语文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视障生教育过程中有必要结合视障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具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促进视障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教学情景的合理创设

由于视障生的生理缺陷,使其在感性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能够缓解初中视障生感性知识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结合视障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情景进行合理创设,但是课堂教学中并不能够呈现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有必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需求组织视障生实地对真正的生活进行感受,由此拉近视障生内心与生活的距离,使其更加热爱生活。为了能够促进视障生社会知识的增加,激发视障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视障生开展一些游览或者参观活动。比如说在学习与《大自然的语言》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视障生到公园对大自然的气息进行感受,视障生可以触摸发芽的树枝,也可以感受春天的花香,进而对大自然的生机有所领略,更加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因此,为了确保初中阶段视障生能够对语文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的掌握,促进视障生认知和理解世界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

四、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对视障生形成激励

对于初中盲校语文教学而言,视障学生与其他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样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和成功,并且希望这种表现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激励。因此,盲校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对视障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鼓励表现优异的,并通过对比等方式对视障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由此激发视障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进取意识,推动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从而为其奠定扎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在视障生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视障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对其教学进行改善和优化,还应结合视障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对其教学活动进行针对性设置和调整,由此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对盲生所形成的教学优势,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合理运用,这既能够创新其教学方式,又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视障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其语文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为视障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晓红.盲校语文创新教育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15(4).

[2]马红英.盲校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4).

猜你喜欢
认知水平直观教学教学目标
谈《机械制图》的直观教学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时期提高中职生德育认知水平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