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创新 出特色 创示范

2018-11-15 09:33文叶飞万芬
当代贵州 2018年46期
关键词:校企贵州办学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万芬

作为民办职校,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秋季学期,周边企业纷纷到贵州工程职业学院登门求才、寻求合作。数据显示,学校的年均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7%以上。

“翠绿犀山,大美德江。厚德重能,放飞梦想。莘莘学子,扬帆起航。知行合一,自律成长……”走进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校门,记者听到这首激情昂扬的校歌。“厚德重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在修竹翠柏、五彩花圃的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曾于2017年9月21日到学院调研,对其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2018年6月28日,在第四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强新闻发布会及颁奖典礼上,学院荣获“第四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强”称号。

建章立制推动党建工作纵深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怎样适应新的办学体制特点?4年来,贵州工程职业学院作了有益探索。该校负责人表示,民办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中心抓党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党的建设成效来保证民办高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正确性。

学校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和深化党建工作。一是提高办学者、董事长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二是从体制机制角度入手,逐步解决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难的深层次问题。三是加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切实给教职工“撑腰”,保护其合法权益,增强其职业的安全感。四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健全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保障人员队伍、经费和工作条件。通过加大投入,使校园网络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一个平台。五是加大对学校党建工作的检查、评估和引导。对不重视党建,工作做得比较差的,给予惩戒,年底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等;对党建工作做得比较好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大幅度的经费补助、奖励。

为实现全国一流特色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学院党委大力推进党建创新,补齐制度短板,用制度管人做事。先后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一系列监督与问责制度,真正做到“防得住”和“控得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责任体系。

学院党委书记陈健说:“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办法,进一步强化了从严治党,推动了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促进学校提速发展。”

校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抓党建,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温度”。他们从大学生成长需要出发,着力构建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产教融合坚持校企合作育人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不变的主题。

办学4年来,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改善学院办学条件,实现社会资源职教化。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场地和生产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为就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面向社会吸纳资金,加大学院实训基地的高新技术研发力度。进一步联合有信誉保障的行业企业,共同提高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与鉴定,实现学院发展与企业发展互利双赢。

学院先后投入1400多万元,发展共建教学临床医院3家,建成了实训中心共88间实训室(场),并与西凯恒星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百灵药业、贵州丰炎建筑有限公司、湖南天之佑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航天使教育科技集团等5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从企业、行业一线聘用能独立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之路,逐步推进国际化办学,设置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会计、旅游管理、护理、药学等20个专业,重点建设建筑类、交通类、财经类、大健康和管理服务类为主的专业群。

4年来,该校师生在贵州省技能大赛、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大赛、铜仁市技能大赛竞赛中屡获殊荣。

陈健认为,校企合作转型,区域整体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一盘棋”思维。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应对挑战永远在路上。学院将继续在凝聚共识、注重引领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强化特色输送高技能人才

“我现在在德江金融服务中心实习,明年有可能去基层做会计工作。”

陆艳是贵州工程职业学院的应届生,一毕业,就有多家单位递出“橄榄枝”。事实上,4年来,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每一届毕业生都供不应求。

自建校以来,贵州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对接,在课改理念、能力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模式、职业证书等方面主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促进学生掌握国际通用的技术规范、服务规范。积极培养服务“中国智造”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还和贵州理工学院等院校建立了专本衔接的自考联合办学,设立了成教函授站,共建培训基地。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护理实训课。(何乾东 / 摄)

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院积极开展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纳入学生必修课程,积极打造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创新精神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和学生。

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求,适时设置与调整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优化专业结构,提炼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不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要求,该校专业建设立足眼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建立学院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使学院专业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同步发展。不断强化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教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使全校的课程建设稳步推进。

学院一直坚持推动素养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与行为养成中提高职业素养。

“短短两年时间,学生从765人增加到10000多人,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接轨’。”贵州工程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校企贵州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