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派绘画语言形式研究

2018-11-19 10:12肖莉娜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宗教形式图像

肖莉娜

摘要:本研究通过西方古典绘画与近现代抽象派绘画的对比来探索抽象派绘画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运用西方绘画史,美学理论,哲学史以及社会学等相关艺术背景知识对抽象派绘画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当下国内对于抽象派绘画的接受程度,对抽象派绘画的艺术观念进行重新梳理和探讨抽象派艺术的理论基础与理论背景。

关键词:抽象派;图像;宗教;形式

一、抽象派绘画语言形式研究

(一)抽象派绘画形式研究

抽象派绘画始于西方近现代美术思潮当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由荷兰风格派蒙德里安开始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德·库宁,有别于传统古典绘画中对于人体解剖以及透视学知识的运用。将抽象符号简化成一定关系来表达艺术家的艺术观念与情感,如此一来,抽象派绘画所承担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势必会更加复杂。对于一般观者而言,欣赏和理解抽象派绘画就不能像以往古典绘画那样只凭借绘画内容来解读作品所表达的涵义,更有甚者需要从作品的形式美感(1)来分析和解读作品本身。

(二)抽象派绘画的“范畴”

抽象派绘画的范围非常之广,抽象的概念是相对于具象而言的,但是有些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物的绘画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抽象作品,那么抽象派绘画在其范畴上是否有更多的解读。

提及现代派画家会发现这类艺术家有着如殉道者般的行为,或是报道这些艺术家的生平时也带有明显的宗教倾向(2)。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现代派艺术(3)如行为艺术以一种自残的方式来表达艺术观念,这种行为看上去更像是为了某种宗教献身的精神。由此推论,是否可以从类似宗教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解读抽象派绘画,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绘画模式或是制定其抽象派绘画的范畴。抽象派绘画关于情感表达方式在以美国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上得到了诠释,特别在迈克尔·莱杰《重构抽象表现主义》的书中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来解读美国抽象派画家波洛克的作品,在画面当中所隐藏的运用潜意识学说的创作方法。

抽象派绘画跟其他的现代派艺术一样要转变陈旧的观念,相比现代称之为老大师的“艺术”作品而言,同时期从事绘画工作的人看来,绘画这项技术是谋生的手艺,而非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因为手工艺者这样的身份迟早会被科技所取代,但是艺术的范畴却不能被科技所取代。近现代的艺术家们就是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普遍认为艺术的秘密在于心灵,而抽象派绘画就是由此而揭开关于绘画艺术所不能被替代的部分——人的内心世界。

(三)抽象派的图像意义

绘画艺术自19世纪30年代照相机的诞生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绘画的欣赏标准也并不是按照以前的标准----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描摹,来评定作品的优秀程度。绘画艺术的社会作用也与以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世纪,绘画是传播基督教义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圣经的教义来了解艺术家表达的主题。可是近现代绘画的这种图像意义发生了转变,一幅抽象作品展现出来会让许多人难以解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可供参考的解读蓝本。那么抽象派的绘画就需要艺术评论家来引导观者去了解艺术作品,但是这样的艺术解读与艺术家真正传递的信息必然不能完全一致。

抽象派绘画指涉的范畴在于人的内心情感,但是个人隐秘的情感世界如何能被他人解读是有待考量的问题。每个个体都不可能完全了解他人对于周围事物的感受,在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下,观者可以通过心理学说对作品做出一定的理解,但这都不能完全解读抽象派艺术家作品的全部涵义。

二、抽象派绘画的社会历史背景研究

(一)绘画观念的转变与绘画形式的关系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得出的这样的结论几乎所有的绘画形式都来自于艺术观念,无论是早期的壁画还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艺术作品,以及近现代的抽象表现作品都是如此,有什么样的艺术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形式。纵观西方绘画史会发现经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对于自然主义的描绘方式之后,在长达500年的中世纪当中为什么西方人似乎已经忘了如何真实客观的描绘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而采取了一种更为简洁更为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主题,艺术家们也不再炫耀他们对人体,衣服褶皱精细描绘的技巧,进而转向了表达精神世界。

认识和理解西方抽象派绘画困难重重,也成为中国吸收西方艺术领域上的一个边缘地带。除了上述所说的原因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原因,西方现代绘画是经过启蒙运动之后产生的,在理性主义至上的西方文明之后,西方人开始重新探讨人自身的精神问题后形成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观念影响下的西方现代艺术还是后现代艺术,这都将大大改变西方绘画的历史潮流,理解抽象派绘画就要从西方的历史文化根基进行理解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抽象派绘画。

(二)抽象派绘画的“正当性”

无论是具象绘画还是抽象绘画都有一套属于自身的绘画准则的要求,就像中世纪的一些关于基督教教义的绘画中所呈现出来的效果那样,画面并不具象或者客观描绘,但是仍然表达了其主题思想,这些描绘基督教教义的画家有一套自己的绘画理论和原则,与古希腊古罗马的绘画作品呈现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些表达宗教思想情感的绘画作品,他们的绘画艺术指涉的“范畴”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研究与阐述,并结合现代抽象派画家的一些作品进行对比,发现这些现代画家或多或少都有这些类比性。

西方哲学的历史进程可以解释为理性、正当性与知识的辩证关系。一战以后的西方现代绘画就是对西方传统语音中心主义的一种反叛。由传统的逻辑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指导的西方知识论发展过程,自启蒙运动后,更成为整个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成为现代性实现正当化和自我正当化的关键力量(4)。现代艺术的“去正当化”艺术反叛精神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巩固了现代艺术的“正当性”。抽象派绘画也是如此,捍卫其“正当性”需要提供可供参考的文本解读,而佛洛依德的潜意识学说就为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文本。

(三)西方绘画的理性与感性

纵观整个西方艺术史,当理性主义抬头的时候,艺术家几乎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来描绘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但是,当宗教式情怀成为社会主流时,表现客观事物的艺术作品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艺术家们首先要表达的是某种思想或是一种信仰,去除繁复的细节直接表达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对比的例子同样运用于现代绘画与古典绘画当中是否可行?这些现代绘画的画家,特别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画家都有着类似的宗教情怀,但是,这种宗教情怀却没有像基督教一样普及,因为,似乎每个抽象派的画家都有他们自己的精神信仰,是否因为这个原因也导致了抽象派绘画很难让观众理解与接受?其次,由于当代的科技并不是让人们更加理解抽象派绘画,而是越离越远,这些3D立体成像的电影技术也是不断地提醒着人们古典艺术精髓的重现,而不是注重表达内心精神的现代绘画。

注释:

形式美感的艺术批评方法可以从罗杰·弗莱的文集中得到论证。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现代派艺术家都有着类似的宗教情怀,在这里只是类比。

这里指的现代派绘画是指19世纪后印象派开始至现在为止的艺术,学术界上所区分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

在这里引用了高宣扬教授《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中220页第2段文章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修·昂纳 约翰·弗莱明.世界艺术史[M].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4 (第1版).

[2]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0 (第1版).

[3]迈克尔·莱杰.重构抽象表现主义[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12 (第1版).

[4]让·吕克·夏吕姆.西方现代艺术批评[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月(第1版).

[5]克萊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月(第1版).

[6]高宣扬.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0 (第1版)引用220页第二段文章.

猜你喜欢
宗教形式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有趣的图像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