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文学中泛灵论现象的存在意义

2018-11-19 10:12王梦楠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审美儿童文学

王梦楠

摘要:泛灵论:又称万物有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儿童泛灵论: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儿童在心里发展的某些阶段也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常把无生命的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识的。本文从泛灵论这一原始思维哲学学说出发浅析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这一思维特征,及泛灵论在儿童文学中的表现。并从对塑造儿童的自然审美之心,教化儿童的仁爱伦理之德,启迪儿童的天人合一之思,这三个方面浅析了儿童文学作品中泛灵意象存在的主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文学;泛灵论;审美;道德;天人合一

一、泛灵论与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观念

(一)何为泛灵论

泛灵论,又称万物有灵论,是原始时期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世界观,也是之后各宗教流派发展的基础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生命与灵魂,花草牛马、山川河流、风云雨雪等都与人类一样有着同样的自然精神与思维能力。

由于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洪荒时代,原始人的知识储备极度贫乏,无法以自己现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对如梦、雷电、病痛等诸多生理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们便人格化了世间万物,产生了“万物有灵”这样的观念。如意大利学者维科在《新科学》中写道,那时候的神学诗人认为天、地、海的实体便是天神、地神、海神,想象这些实体都是些有生命的神,并且还以同样的方式用不同的神祇去指明其他不同的各类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有一种神。因为当我们每逢要表达我们

对精神事物的体会时,我们便要利用想象来表述它们,正如画家们使它们形成一些人类形象。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还不能完全科学的理解,便采取了相反的、较崇高的办法,就认为一般物体也有感觉和情欲。人类常用咆哮或呻吟来表达自己的爆裂情绪,于是天空就被人们想象成为与自己一样有生气的巨大躯体,暴风骤雨打雷闪电便是天神有意向他们说些什么。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列维·布留尔也在其著作《原始思维》一书中这样写到“当原始人梦见自己在行动着、旅行着、与处在远方或者已故的人们交谈着,他是相信做梦时灵魂真的离开了身体,去到了他在梦里看到自己所在的那个地方”、“契洛基族印第安人相信鱼类生活的社会跟人类的社会是一样的,它们有自己的村庄,有自己的水下道路。”、“他们还认为疾病,特别是风湿病,其起源因归因于对猎人生气的动物所完成的神秘行动。”那时候的原始人便常常把世间万物人格化。

(二)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观念

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观念便是一种类似于这种原始思维哲学学说的思想。皮亚杰等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儿童时期是处于一种主客不分和主体间性的思维状态,无法将心理世界与物质世界区分清楚,这便构成了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和“泛灵”的思维特征。在年幼时期,绝大多数的儿童是存在一定的泛灵论思想的,也就是说在那一时期,儿童是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也常常把人的思维与意识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他们会认为一棵树一朵花、小猫小狗洋娃娃、天上的星星、地下的河流等等都是有感觉有感情的,只是它们无法表述或者我们无法了解它们的表述。在儿童的世界中,鸟儿会唱歌,花儿会笑,月亮也会跟人走,刮风下雨是天在哭,打雷闪电是天在怒,他们还能耐心的和洋娃娃说话哄洋娃娃睡觉,他们会对你说:“不要摘树叶,小树会痛。”,而如果哪天他们不小心碰到了桌角,哇哇大哭,家长只要做作很狠的样子打桌子几下,再批评桌子几句,他们便会以为桌子已经受到了惩罚不会再继续哭……这些非常类似于成人艺术中的拟人化的种种泛灵观念便是由于儿童主客体不分及主体间性的思维造成的。儿童虽然具有自我意识和个体意识,但其主观世界并未与物质的宇宙分化,他们还无法科学的认知到外界人、事、物之间具体差别。

二、泛灵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在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人与自然逐渐形成了一种依存关系,自然为人类提供一切所需的物质和精神粮食,忠实的陪伴,还能使人类在自然中放松,感受到爱与真、善、美。所以在各种文学中,自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借助自然来表现文学艺术,表达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美学评价历来是世界文学的传统。儿童文学与大自然更是一对儿天造地设的小伙伴:儿童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儿童的泛灵意识使他们的生活与自然万物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而这种带有原始思维精神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有着哲学认识论上的一致性,所以这类儿童文学也更容易被儿童们所欣赏和接受。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可将儿童文学中的泛灵物质粗略的分为以下三类:动物、植物及非生命物质。

(一)动物有灵

儿童与动物之间就像是有一种微妙的磁场,特别容易亲近也特别容易惺惺相惜,动物们貌似也更愿意亲近孩子们。在儿童的思维意识中,人与动物是没什么区别的,动物也有家庭,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有喜怒哀乐。孩子们对待动物就像对待其他小朋友一样,大家还可以自由交谈,唱歌跳舞做游戏……而作者们也怀着一颗童心把人的思维、情感与行为赋予这些动物们:他们也要上学、也要写作业、他们也会交朋友做游戏……

(二)植物有灵

植物无法像动物那样有着活跃的生命形式,大部分是不能自由移动的,无法有丰富的表情,也无法像动物一样,至少还存在着一定的沟通方式,人类与植物基本就是没有任何动作或语言符号的交流,但对于对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爱的儿童来说,这世间的所有植物同样是有思维、情感甚至语言,有些植物还有着神奇的能力。

(三)非生命物质有灵

世界上的这类非生命物质非常丰富,不止是司空见惯的山川河流,一支笔、一块布、一本书、一片云等……还有一些根本无法在成人文学中成为主人公甚至是出现的物质,都可以生动、自然地游走在儿童文学里,掺杂着一丝写实与写意,为儿童们呈现出一个孩子们独有的缤纷世界,传达给孩子们这世界的真善美。

三、儿童文学作品中泛灵思想的意义

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中泛灵思想现象的梳理,不难发现泛灵现象在儿童作品中的存在,不论多少,还是较为普遍的。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却并不在于创作这些意象的作者一方,而是在于儿童文学的接受主体,儿童。这些有灵的动物、植物还有山川河流等非生命物质形象在成人的眼里也许是荒谬可笑的,但这恰恰却是儿童主客体不分及主体间性的正常思维。儿童文学的创作者根据儿童的泛灵心理及主客体不分、主体间性的思维特征,分析儿童思维意识、心里特点、审美要求及接受能力,创作出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这些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给儿童们带来阅读的充实与喜悦,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有着作用于情感与审美的教育力量的文学,承载着人们对儿童的呵护、期望与深深的爱,对儿童有着陪伴及引导的作用,并且深刻的影响着儿童的思维、行为及未来。文学大师郭沫若曾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指出“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便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改造應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就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问之间引导儿童积极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所以儿童文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蕴涵着深深的教化意义:对儿童自然审美之心的塑造,对儿童仁爱伦理之德的教化,还有对儿童天人合一之思的启迪。而存在泛灵意象的儿童文学极为符合类似于原始思维的主客不分、主体间性的儿童思维及其审美结构,非常易于儿童接受,同时也很利于教育的渗入,而以此来对儿童们进行引导性教育,也更利于儿童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因为,儿童文学中所蕴含的教育并不是单方面乏味的灌输,而是一种激活、一种引导,这要比说教型教育事半功倍的多。

(一)对儿童自然审美之心的塑造

审美是文学的本质,美作为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审美主体能否发现它、感知它并理解它才是关键。儿童的审美处于人类真正审美意识的早期阶段,还蕴涵着许多审美能力与审美形式的潜能,只有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儿童才能欣赏到健康的、深层次的美。所以在儿童文学中通常是成人的审美意识与儿童的审美意识相互交织:成人的审美能力决定采用何种内容去表达美,儿童的审美心理特征决定采用何种审美表达形式去表达美。创作者以儿童的思维模式与审美心理结构为基础,利用儿童的泛灵意识,借助拟人、幻想、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出契合儿童审美结构的文学形象,借助这些生动的自然的文学形象,再加上创作者在文学中作为主体的主导性,这样便可以通过创作者的审美意识来暗示、引导儿童,扩展儿童的审美视野,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

儿童的泛灵心理为儿童的自然审美提供了有利条件。充满着泛灵意象的儿童文学作品,则是为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开辟了一条捷径:无论是选题、形象、情境还是手法、语言,都无比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契合儿童的审美经验,并且易于被儿童发现和感知。所以儿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泛灵观念非常利于培養儿童的儿童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判断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判断力。让儿童更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塑造儿童的自然审美之心,并且还能激起儿童的模仿欲望,增强其表现美的能力。

(二)对儿童仁爱伦理之德的教化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望,它颂扬世界的真、善、美,保护儿童的良知,完善儿童的性格,帮助儿童认识生活与社会、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利于儿童文学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性教育已被千百年来儿童教育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培育儿童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而比起成人生硬的进行规劝与说教,利用这些在儿童意识中有灵魂有生命的艺术形象,以它们的故事去对儿童进行仁爱伦理之德进行教化,反而卓有成效。

例如,利用《木偶奇遇记》中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的匹诺曹去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利用《笨狼的学校生活》来教育孩子们要尊师长、爱同学,利于《七色花》来教导孩子们要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乐于助人……

(三)对儿童天人合一之思的启迪

庄子曾说过,审美的境界,便是物我一体的境界。通过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生态理论,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但自从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后,“主客二分”便成为了近代哲学的主导原则,随后西方人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将人类视为具有独立性及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促进了世界自然科学与工业社会的发展。而“主客二分”的思想也使人类开始“征服”自然、改造世界。而在不断的前进过程中,人类的野心越来越大,要求逐渐大于需求。物极必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频发,恶化的自然环境急待拯救,于是,“天人合一”便又被中外哲学家们不约而同的认为如今应视为人类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主导原则。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为儿童揭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关系,启迪儿童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改善不断恶化的自然条件的需要。要在儿童幼小的心田里播撒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与其他生物平等对话共同生存的种子。而儿童天生的主客不分的泛灵思维特征恰巧与“主客二分”的哲学学说对立,所以通过一系列既与大自然密不可分又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有情的艺术形象,把天人合一的哲学之思与文学性、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便能更好的教导儿童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就像上文《My Own Folks》一诗中,“我们被砍伐,我们被撕碎,”、“你要保证每当看到一棵橡树倒下,你就会去栽两棵。除非你发誓,不然橡树的黑皮就会变成你脸上的皱纹。”用被人类砍伐的橡树来引导儿童们去爱护自然,每砍倒一棵树就要种两棵树来维持平衡,并且要对自然怀着敬畏之心,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参考文献:

[1]王泉根.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创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 (1).

[2](意)维柯 著,朱光潜 译.新科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5:173.

[3](法)列维-布留尔 著,丁由 译.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81,1:57,32.

[4]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J].民铎杂志第 2 卷第 4 号,1921-01-15.

[5]王维平.浅谈幼儿期的审美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2).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审美儿童文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