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下的翻译标准另解

2018-11-19 10:12刘青杨东英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连贯目的论原文

刘青 杨东英

摘要:翻译活动自古时候就有记载,国内翻译活动在史上经历过五次高潮期。翻译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给出了很多明智的定义,随之而来的还有各位学者给出的不同翻译标准。从目的论来看,翻译活动更多的是一种跨文化的人类活动,其定义和标准好坏都立足于翻译的目的。本篇论文笔者将从目的论的角度,细究目的论的发展过程,从目的论的角度阐释翻译的标准。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标准

一、目的论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学者对翻译的研究跳脱出了以往的经验主义,不再从技术层面研究翻译,而是从语言学层面对翻译做出了新的解释,翻译理论发展走向了科学层面。Peter Newmark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翻译的根本在于把“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即保持语义的(semantic)、语用的(pragmatic)和语篇(textual)的基本内容不变。而在德国,翻译理论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过多的将翻译归类于一门严谨的科学,而忽略了非语言因素,如文化因素。这使得德国的翻译理论渐渐偏离了翻译实践,将翻译牢牢的禁锢在了语言学的范畴之内。

1971年,德国著名学者,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发表了《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认为在现实情况下,原文和译文不可能实现完全对等,因为有些译文是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这时需要遵循的是译文的目的性而不是对等性。这是目的论的起源。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莱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认为翻译是一种行动,而只要是行动,就具有目的性。而后,另两位德国学者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和克里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

二、目的论的主要内容

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重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以目的为准则,将翻译活动放在行为理论与跨文化交际的层面上来进行探讨。目的论分为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則(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Loyalty principle)。其中目的原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则,起决定性作用,其次是连贯原则,最后才是忠实原则。任何翻译活动都具有其自身的目的,并为特定的目的而服务。翻译活动的目的就决定了在翻译作品时应采取的翻译方法与策略,这就是目的论最重要的原则,目的原则的内容。连贯原则包括语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与语篇间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语篇间原则是指译文与原文的相互对应,不违背原文,并与原文有某种联系,而不是指与原文一字不差的对等,这也就是目的论的第三个原则,忠实原则的内容。而语篇内连贯是指译文需要符合逻辑,让读者读起来顺畅,没有不自然之处。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莱斯文本功能大体分为三大类:信息功能(informative),即传达文本的信息;表达功能(expressive),即表达情感的功能;祈使功能(operative),即文本作用于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三、目的论下的翻译标准

目的论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其本身带有特定的目的,而翻译的标准也就随目的的不同而变化。目的论下的翻译标准强调的是“充分”而跳脱出了“对等”的局限。它充分强调了译者在翻译活动过程中的作用。目的论下的翻译标准,要求译者根据翻译活动的不同目的,对作品做出不同的反应。不必拘泥于直译,译文与原文不需要完全对等。而需要达到的效果是使译文能够行使其本身具有的服务型功能,发挥本身应达到的作用。这样的译文在目的论下来看,就是成功的。

如在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英译本中,由于目的不同,对于文章中的隐喻、暗喻、典故、成语等极具文化特色的部分,有时会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有时又会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这都取决于译文服务的受众和目的。

故笔者认为,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首先需要了解原文想要传递的信息,理解原文的目的;其次,向委托者了解译文所需要达到的效果,需要传达的信息以及需要发挥的功能,在传达原文的基础上,遵循译文的目的来进行翻译;若委托者没有传达其译文想要达到的效果,译者可以自行推测译文目的及需要发挥的功能,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最大化的发挥译文的效用。

四、结语

任何翻译标准,实则都是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指导与衡量的尺度,只要译者能够完整传达译文的信息,并发挥译文在实际生活中的效用,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并在此过程中毫无阻碍,顺畅的浏览译文,译者的工作就基本完成。翻译标准其实也应该根据翻译文本的不同,风格的不同,目的的不同等等不同的条件而改变。目的论下的翻译标准是如此,而在其他理论下的翻译标准有有其自身的理论与道理,故译者需要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而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目的论下的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于文学等涉及文化因素较多的文本类型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那么除去这些类型外,对于非文学性的翻译作品,目的论又发挥着怎样的效用,这是值得我们再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7.

[3]吁霖.凯瑟琳娜·莱斯功能翻译理论评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2):52-53.

[4]胡桂丽,张君.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追踪[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65-66.

[5]冯国华,吴群.论翻译的原则[J].中国翻译,2001 (6):16-18.

猜你喜欢
连贯目的论原文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