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报道的精品化路径探析
——以《党员生活·先锋本色》栏目为例

2018-11-20 02:05何四新林晶晶
新闻前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典型党员

◎何四新 林晶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1]”。利用先进的典型人物引路,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党报党刊的宣传报道重点。不论是焦裕禄、孔繁森还是任长霞、郭明义等等,都曾激荡千万读者的心灵,引领社会的潮流,唱响了弘扬社会美德的主旋律和时代强音。随着近些年来媒介形式的嬗变、大众文化的勃兴、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主流媒体面临着生存环境和报道方式的双重挑战。党刊作为党的舆论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党员生活》作为湖北省唯一公开征订发行的综合性党刊,积极直面挑战,运用多种创新方式,着力打造展现时代精神、满足受众阅读需求的人物典型。其中,宣传报道优秀共产党先进事迹的“先锋本色”栏目,近年来,自主求新求变,在精品化打造上进行了深入探索。从精英到草根,从城市到农村,从普通党员到领导干部,不拘一格选典型。如回归大山无私奉献的老干部罗官章,戏剧梅花奖获得者、80后汉剧演员王荔,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优秀代表左少平,在国家高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联盟等等,展示出一幅幅具有湖北特色的优秀共产党员“群英谱”。“先锋本色”也因此成为《党员生活》杂志的“名牌栏目”,获评“湖北期刊优秀栏目”。

一、注重报道对象选择的原则与路径

首先是把握好典型选择的原则。《党员生活》确定了“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走得远”的筛选原则。在前期广泛搜集的基础上,对人物的事迹和宣传价值有一个准确的预判,是人物报道成功的先决条件。

立得住,指人物的事迹的时代性和真实性。首先,典型人物作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其事迹和精神必须具备突出的时代特征,同时,人物的故事和经历必须是真实、客观的,不能有编造、虚构,必须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地如一面旗帜一样树立起来。

叫得响,要求人物事迹必须突出感人,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只有真正具备时代精神,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感动和震撼,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颤”的人物典型,才能够作为报道对象。

推得开,即为可复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学习和推广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推广学习的价值。因而,要着重考虑时代和现实需求结合,紧扣党的建设工作重点、特别是党员教育实践活动主题,选准地方和行业党组织力推、刊物需要相结合的人物典型,取得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走得远,则要求对人物典型有一个“定性”的把握,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党员生活》创刊38年来,推出的人物典型没有一个走向了反面。这得益于对报道对象有一个严苛的选拔过程和筛选机制。同时,将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过程纳入其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将采访报道的过程升华为对典型人物本身的教育培养过程。特别强调报道的真实、准确、客观,从而保证人物典型长久的生命力和党刊良好的公信力。

在把握原则的同时,注重选择选择路径的多样性。《党员生活》人物报道线索的来源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由上而下做好“规定动作”。《党员生活》作为湖北党建宣传和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按照省委、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的要求,配合宣传我省重点突出的重大人物典型,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完成规定动作。

第二类是由下而上做好“指定动作”。各地党委组织部门通过组织考察,认为事迹突出,希望在全省进行推介的重要人物典型。《党员生活》在接到人物线索后,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人物所在单位党组织等共同进行前期调研、价值研判等工作,并组织采访团队进行采访宣传。

第三类是众里寻她做好“自选动作”。通过编辑记者在基层采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亮点、有价值的人物宣传线索,征得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的认可,从而确定的人物报道对象。

二、强化用好人物采访与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强调“七分采,三分写”。在确定了人物报道线索后,高效优质的采访是典型人物报道中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应丰富信息源与多角度体验。每一个优秀典型人物的采访,我们都会开展20人以上的座谈及大量的现场走访体验。座谈参与人员通常包括党员典型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或者亲属等较为熟悉采访对象工作、生活情况的人。随机采访则人员不限,与当地环境中的人员进行较为随意的交谈。

其次,注重建立对采访对象工作和生活的全面而较为深刻的体验。很多基层一线党员典型人物的工作、生产环境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我们要求,记者必须实地走访,才能对典型人物的坚守与执着有更深的感动与体会。而对于生活环境的挖掘,则更有利于记者立体化地理解典型人物,感受更多的人情味,也为典型人物带来有个性化的面貌。

再次,要求多运用交流碰撞式采访。采访的深度是写好典型人物报道的关键。《党员生活》的采访对象,既有普通的基层党员群众,也有各行各业非常杰出的领军人物和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求记者采访前,做好案头准备工作,提升采访问题的深度。在拥有相应的格局和思想深度的基础上,让采访对象有一种推心置腹的感受,从而为一篇有深度、有个性、有价值的人物通讯报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典型报道的写作呈现方面,《党员生活》针对党员典型的特殊性和自身媒体的写作特色,在行文中,注重采用矛盾考验法、情感代入法、情景交融法等写作方法的运用。

一是矛盾考验法。我国媒体过去对党员典型的报道,曾长期走入高大全的误区,人物脸谱化的倾向性非常明显。我们要求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注重对党员典型的个性和内心的挖掘,不怯于也不吝于展示人物的真实思想和感情。尤其是要将人物放到矛盾中考量。通常,在矛盾中的选择,最能展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质和价值观,在摇摆中、质疑中坚守,才能更加展现出人物的不同寻常性。

二是情感代入法。任何时候,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读者。记者一方面要全身心地将融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中,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一份超脱和观察者的冷静,在带入感情的同时,严格把关事实,确立情感边界。有克制的情感带入,才能够给读者呈现出有情又不过分夸张渲染的文章,才能真正的打动读者的心扉。

三是情景交融法。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充分打开自己对感官,对环境和人物有细微的观察和觉知,也要求在写作的时候,防止材料的堆砌,加入一些极具美感和当地个人特色的场景,让文章呈现出优美的韵律和细腻的情感,如乐曲一般,充满韵律的美感。

三、着力推进媒介融合放大宣传效应

《党员生活》在典型宣传方面,注重打好融媒体报道组合拳。“先锋本色”专栏采访团队,通常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新媒体记者等多个不同专长的成员组成。在宣传形式上,除了杂志上刊登封面照片、长篇人物通讯、图说故事等形式,还注重运用微信推送、视频展播、网站链接等新媒体形式。

值得指出的是,新媒体的宣传内容并不仅仅是杂志内容的复制粘贴,而是将内容重新整合、精炼、拓展,打磨成符合手机、网络阅读习惯的内容和形式,延伸宣传的广度。同时,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通过文字、影音、动漫、H5等多种形式呈现立体化传播。

除了传统媒体平台推出精品化的人物通讯,保证基本覆盖面与影响力,还注重通过新媒体平台放大宣传效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党员生活》对典型人物的宣传不是发布出去就结束了,而是采取各种方法提高读者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人物典型的宣传真正具有关注度和影响力。《党员生活》在各个媒介平台上,均开设互动性栏目,将读者的心声反映出来。并通过通讯员培训班、读者见面会、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将典型人物宣传所带来的效应和宣传手段的研讨结合起来,促进意见交流、方法研究,在读者的鞭策和激励下,着力促进典型人物的影响力和整个“先锋本色”栏目的不断提升。

定期回访关注。时代在变迁,典型的要求也在与时惧进。曾经报道过的党员典型,就是一座富矿。我们建立了跟踪回访制度,根据新的时代内涵,挖掘老的党员典型身上不断闪光的侧面,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励志的力量和不懈奋斗的意义。近年来,《党员生活》不定时地推出了“又见”系列报道,对曾宣传过的人物典型进行重新关注和发掘,不断使读者重温感动并感受惊喜。很多典型人物,在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下,逐步成长,不断变得更加优秀,走上了更高的平台。

注释: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8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典型党员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我是党员向我看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