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肩部约束带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1-20 03:34樊正秀
当代医学 2018年31期
关键词:绑带肩部精神病

樊正秀

(江西省精神病院心理科,江西 南昌 330029)

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在发病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可能会对患者自身以及其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1-2]。为了防止精神病患者病发可能造成的损伤,医护人员一般会使用约束类器具对患者进行管束,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3]。目前,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主要是应用约束带进行行为管束,本研究应用新式肩部约束带对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4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研究对比,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精神科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4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ID号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无其它血液、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方面的器质性的病变;②符合精神类病症的诊断标准;③年龄位于21~54岁,均在我院建立病例档案。对照组患者包括女14例,男28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为(37.25±6.43)岁,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5例,情感障碍类患者6例,狂躁症患者9例,自杀倾向患者12例;观察组患者包括女15例,男27例,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为(38.17±6.59)岁,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2例,情感障碍类患者9例,狂躁症患者11例,自杀倾向患者10例。研究在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已由我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精神病患者在身体状况、年龄、性别及病症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于全部患者均存在伤人及自伤的潜在可能,入院后均采用约束带进行约束管理,防止危险发生并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型约束带进行管束护理,利用一般的布质绑带对患者的手腕、脚腕部位进行约束带约束管理;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新型肩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管束护理,在患者胸前横向系上闭合绑带,横向带上相连的纵向绑带自前胸穿过位于病床上的肩膀上部的固定环扣之后,固定在病床床头两侧。护理治疗半月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管理约束效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约束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4 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①临床管理效果评定标准[4],显效:能够很好地管理约束发病中的患者伤害自身与他人,能够相对正常地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治疗;有效:能够管理约束中轻度发病的患者,患者强烈挣扎时约束带有变松倾向,医护人员可对其进行一般的管护治疗;无效:无法正常对患者进行管理约束,患者能够挣脱约束带,医护人员难以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管理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②并发症:长期对精神患者者使用约束带进行管理可能会导致捆绑部位皮下淤血、肢体麻木并发症的发生。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统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n(%)]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精神病患者管理效果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管理有效率为90.48%,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有效率为100%。观察组采用新型肩部约束带的患者的约束管理效果比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带的患者的约束管理效果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精神病患者管理效果分析

2.2 两组精神患者者并发症分析 对照组出现皮下淤血4例,肢体麻木2例,并发症共6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4.29%。观察组出现1例肢体麻木,并发症发生概率2.38%。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要比观察组的患者更高(χ2=3.896,P<0.05)。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是指具有心理障碍类疾病从而导致患者的思维意识、表达行为方面发生异常,该病患者由于其病态的心理往往伴有伤人或自伤倾向。为防止精神类疾患者者发病时对自身或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伤害,医护人员会对其采取以保护为目的的身体约束,避免在患者持续激动的情况下造成不可逆的伤害[5-6]。

常规型约束带一般是利用传统的布条对患者的手腕、脚腕等部位进行固定,防止其发病中强烈的反抗伤害到他人及自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现象表明传统布艺的常规型约束带在约束管理患者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布质的约束带往往不具有弹性,在对患者进行约束时,过松可能出现约束不到位,患者容易挣脱;过紧容易造成固定部位皮肤的淤血甚至可能造成肢体血流不畅[6]。因此,本研究中采用新型肩部约束带是由棉布包裹海绵垫材料制作而成,类似马甲样式,横向约束带自患者腋下固定至前胸部位,然后自两侧前胸处伸出两条纵向约束带向上部延伸固定于肩部后于床头两侧进一步固定。这种肩部约束带与传统的常规型约束带的不同在于:棉布包裹海绵垫比普通布艺更柔软,不至于在患者挣扎过程中移位变形勒伤患者;同时此种肩部约束带更类似于一件衣服,不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常规型约束带所采用的双套结在患者挣扎时会变紧,而肩部约束带则不会对患者肢体的血液流通造成影响[7]。

本研究采用肩部约束带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约束管理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常规型约束带的患者管理有效率为88.09%,应用肩部约束带的患者管理有效率为100%,对患者采用肩部约束带进行约束管理的效果明显比对患者采用常规约束带进行约束管理的效果更优。这说明肩部约束带一般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固定情况良好。常规型约束带在对患者手腕及脚腕部进行固定时,对于绑带的松紧程度很难进行把握,一般精神病人发病时腕部活动较为剧烈,过松时捆绑不彻底,过紧则容易磨破或勒伤患者腕部,造成血液不流通,对患者肢体造成伤害[8]。采用常规型约束带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4.29%,应用肩部约束带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2.38%,采用常规型约束带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要比应用肩部约束带的患者更高。约束带管理后产生的并发症一般都是由于约束带造成约束部位皮肤损伤造成[9]。肩部约束带不会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组织,绑带外使用的棉布较柔软,内部包裹的海绵垫也能够对挣扎的患者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会过紧或过松而对患者造成伤害[10]。

综上所述,运用肩部约束带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约束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绑带部位皮肤捆绑固定、摩擦造成的红肿、麻木、淤血及破损等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绑带肩部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绑带,系住时尚
行李箱绑带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绑带罗马靴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