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MOOC教学改革探讨

2018-11-25 03:18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商业会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计成为一门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企业经营决策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相应的会计信息,会计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我国高校为了顺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大部分已将会计学课程设置为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甚至在有些财经类院校,一些非经管类专业也已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相关知识,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利用会计信息,提高经营决策能力。因此,为了使所学的相关会计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从目前各大高校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不论是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资源建设,还是教学方法运用、师资队伍组建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尽如人意之处。另外,由于会计类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有些知识晦涩难懂,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降低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达不到课程教学的目的。本文重点分析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目前会计学课程在非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会计、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为主的财经类职业院校,目前设有8个系部36个专业,其中14个非会计类专业近50个班级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因此,作为一门涉及专业较广、学习人数众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毕业生对会计信息的使用效果成为评价该课程的重要指标。

由于会计学课程涉及的专业及班级较多,因此承担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路。但是从目前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材选用针对性较差、教学内容安排没有充分考虑所教授专业的需求、所有专业的课时安排差别不大等。下面结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现状,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标准内容制定不合理

课程标准内容的制定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目前大部分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标准都是在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基础上删减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来制定的,在教学章节的安排上变化不大,一般遵循会计认知、借贷记账法、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与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顺序。但是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会计知识的需求应该是了解并能看懂财务报表,而不是与会计专业的学生一样掌握核算方法。因此,统一、简单化的课程标准不适用于所有非会计专业学生。

(二)教材选择针对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选择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会计学基础》等,这类教材的适用对象主要是会计专业学生,其内容是按照会计核算的流程编写的,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定,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选择或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

(三)教学资源建设滞后

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各类院校在课堂上主推的新型教学手段。而要使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作为保障。目前,大部分院校已将部分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立项,力推精品课程资源、MOOC平台、智慧课堂的建设;会计学课程作为一门涉及专业较多、学习人数众多的专业基础课,尚未有院校专门针对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库,这就导致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效果较差。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遍地开花,如翻转课堂、flash动画等这样的形式已经司空见惯了,而现场教学法、参观教学法等这类生动的、容易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的教学方法各专业核心课程也常常用到。但是这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却很少出现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产生乏味的情绪。

(五)师资队伍不稳定

承担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大部分都是会计专业的教师,而且每一年安排的教师都会有所变化,很少有专门负责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会计专业的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很难有富余的精力来专门研究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按照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六)考核方式陈旧

受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等因素的限制,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自然也就比较陈旧,基本由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的比例根据该课程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而有所不同。这种固定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削弱了其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对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平时上课会带有一种敷衍的情绪,期末考试时进行突击学习,也能保证课程考核合格,不利于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根据专业需求制定课程标准

会计学课程受众专业广、人数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会计学的知识需求有所区别。为了使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色,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将所有学生都应掌握的会计学原理作为基础理论部分,其余业务部分根据不同专业分别进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所在专业的特色和需求。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会计信息则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在今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掌握会计信息至关重要。另外,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口就业形势较差,因此,为了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决策能力,在制定会计学课程标准时,可以加入部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知识,同时加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会计知识,更好地为今后的决策和就业服务。

(二)选取或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

目前,会计专业相关课程都是以工业企业为例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毫无甄别地都选择以工业企业为案例的教材,不论是从专业适用性还是专业需求方面来说都存在问题。因此,在选取或编写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时,应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而有所区别。例如,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会计学教材,应以外贸企业为案例设计教材内容,在教材中侧重国际会计准则、外币业务的介绍,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会计核算中需要遵循的会计准则,以及在备货、包装、装船、运输保险、结汇等具体业务环节中的会计核算流程;另外,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加入关税政策解读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外贸企业税收政策的相关知识,更好地为将来的工作服务。而金融专业的会计学教材,应该侧重于介绍银行、保险公司的存款、贷款、收取保费、保险理赔等会计核算流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关注销售款项的收回,因此在会计学教材中,可以侧重介绍应收账款周转分析以及信用政策制定的内容。另外,有部分院校将会计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所教授的学生可能涵盖了学校的大部分专业,其中也可能有理工科的学生,为了使选修该门课程的所有学生都有所受益,在教材中可以加入一些理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以服务于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三)完善会计学课程MOOC资源建设

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该校各类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以及部分公共基础课都已完成或正在建设各类课程资源库,主要包括:精品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以及教学资源库,但是会计学课程的资源库建设基本为零。会计学课程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且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仅仅凭借有限的课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难度较大。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就是建设会计学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库,这些资源库中可以涵盖经管类各专业对不同会计学知识的需求,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课外时间自学。

在各类课程资源库建设中,目前比较流行且较为实用的是大规模免费、公开、在线课程(MOOC),MOOC资源能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课时成为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难以攻克的“瓶颈”。借助MOOC教学,则可以突破这一“瓶颈”。在会计学MOOC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可以分专业模块加入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会计知识,这部分内容作为选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硬件资源条件,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各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当然,传统的案例教学也应该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是懂会计、能利用会计信息做决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教专业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并使用会计信息。当然,为了使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使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专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一门高质量的精品课程,离不开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因此,要想使会计学课程成为一门受不同专业学生认可、喜爱的高质量课程,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目前,大部分院校会计学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会计专业的教师“双肩挑”。要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成立专门的会计学教研室或者教学团队,专门研究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从而打造高质量的精品会计学课程,使学习该课程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取最大的收益。

(六)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也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面有失偏颇。课程考核应该是时时监控学生学习状态、进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仅仅评价学生在某个时点的学习结果。因此,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考核中,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关注和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全部记录下来并予以量化 (这些记录应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并提高其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定期在班级公布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其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给学生提高或者改进的机会。当然,课程的期末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期末考核可以选择分析案例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收集或者编制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多个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分析案例,提交分析报告,在分析报告中,要求每个学生阐述自己对案例分析的贡献,以此来评价学生的期末成绩。

四、结束语

会计学是经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剖析了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了提高会计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选取或编写、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及考核方式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当然,要在短期内较大幅度地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还有较大难度,只有参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包括职能部门领导、任课教师、学生都重视会计学课程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会计学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