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8-11-25 21:45
商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会计学实验课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会计学系天津30038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的全面融合,它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只有创新的“+”才能真正有价值、有意义。“互联网+”会计应该以一种变革的思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与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相结合,真正把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在会计学实验教学当中,创造出新的会计学实验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核算职能的变革

在会计核算职能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应用,简化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程序。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分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在会计确认方面,变革一方面表现在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等现代信息技术部分取代了手工填写或者纸质版单据和凭证,例如随着网约车的逐渐应用,电子凭证逐渐合法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数据信息由传统的纸质版载体逐渐转变为硬盘、内存、网盘、云盘等磁性介质,相比纸质版凭证而言,磁性介质的财务数据在信息的产生、传递和保存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财务人员的处理效率,当然也存在受到攻击的风险,例如篡改、丢失或者被截取等风险,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例如加密或者设置相应权限等手段加以规避。

在会计计量方面,变革主要表现在会计等财务数据的处理由原来的计算器、算盘等逐渐过渡到计算机,同时还可以实施远程计算,使得财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重复的业务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处理效率和信息加工效率,使得不同公司之间、部门以及员工之间的数据处理、加工、信息共享不再受到地理、时间、人为的限制。

在会计记录方面,变革表现在高效率、高集成的财务软件系统(ERP、金蝶、用友等)和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数据传递速度,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过渡到对企业经济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的深入加工及分析上来,更专注于服务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营决策,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在会计报告方面,变革主要表现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构建,打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由传统的独立核算模式过渡到财务共享模式,财务共享平台、行业监管平台等一系列平台的对接,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有利于会计数据的跨平台利用,同时也更加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信息的知情权。

二、“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降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之间产生的矛盾。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许多独立学院都开设了会计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已成为会计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验硬件设备投资、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实验课时分配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实验硬件设备投资不足

会计学实验教学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服务器、网络系统、投影设备、专业软件、计算机系统软件等。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已经意识到实验设备在会计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实验硬件设备投资比较大,每个专业课程都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学设备,这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有些困难,许多独立学院受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的制约,实验硬件设备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会计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验课时与学生接受能力不匹配

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度应高于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水平应高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的普通大学,这样才能突出独立学院的特色。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招生时成绩普遍较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实验教学课时安排上应该比一般普通本科大学的实验课时要多。但是,目前独立学院会计学实验教学所占学时数比例较小,根本达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有的学校的实验课时安排甚至比普通本科大学还少,实验教学的课时数不足,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习欠缺,实验教学矛盾突出,实验教学课时与学生接受能力不匹配。有的独立学院虽然开设了足够学时的实验课,但由于学校实验室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能保证学生有较好、较多的实验机会,会计学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无法凸显,降低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缺少融合性会计学实验课程

独立学院的会计学模拟实验教学主要由手工会计学模拟实验、会计学软件模拟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审计模拟实验组成。在教学过程中,这些专业实验课程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实验任务,在教学内容与实验时间的设计上缺少融合性,例如:手工会计学模拟实验与会计软件实验、会计模拟实验与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脱节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利于学生加深对会计学专业理论的理解。

三、“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加大实验硬件设备的投资

若要将“互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必须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的投资力度,先进的实验硬件设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必备物质条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任何一项学术研究所涉及到的信息量都是巨大的,所需要的设备也是高度精密的,师生若在缺少科研信息资源与实验设备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所以,独立学院必须加大实验硬件的投入,如计算机、网络等。加强实验设备共享平台的建立,整合实验设备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学实验课时

在“互联网+”时代,会计学专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地调整会计学实验课程的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要根据培养目标、会计学专业教学目标、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一套完善的会计学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会计学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调整会计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会计学实验课程和实验课时,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有一定创新性的实验内容,解决会计学实验教学与现实环境相脱离的现象,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增加融合性会计学实验课程

融合性会计学实验课程是指 “互联网+”背景下,设计一门能将财务会计学、会计信息化、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各专业实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综合实验,形成一门独立的新型实验课程。通过融合性会计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分散的会计学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会计学专业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增加学生学习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在融合性会计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形式,改进过去那些操作不完善的实验项目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促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方式、内容、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互联网与实验课堂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模式变革的方向。独立学院应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保证会计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会计学实验课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模拟实验在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的开发步骤及原则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