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文本对话 优化词语教学

2018-11-28 04:30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珍珠鸟含义成语

袁 烨

(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词语间的相互组成形成了文本。语文课有史以来离不开对词语的教学,要想保证高效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词语教学的环节。词语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在不同的文章中有各自不同的内涵,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并在其中充分感受,才能保证词语学习的有效性。

一、对话文本语言,理解词语内涵

1.基于重点语言,理解词语内涵

词语如果离开了文章而存在,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就不能有效地记忆这些词语。为此,我们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要借助课文营造的情景,促使学生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实现在词语学习过程里的个性想象,加深学生对词语丰富含义的理解与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1]。

例如,课文《滴水穿石》有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要对“滴水穿石”的含义进行理解并掌握,除了简单的字面意义,还要深入其象征意义——坚持不懈的精神。于是我用如下的引导方式来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一滴水具有多大的力量?生:很小。师:那它是怎么把坚硬的石头给穿透的呢?生:因为它一直不断地击打那块石头,用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成千上万年的时间,就把石头给穿透了。所以滴水穿石就是指水滴长时间不停歇地滴在石头上,最终把石头滴穿了。师:那要实现这一过程,关键是要怎么做呢?这个成语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生:关键就是水滴需要不间断地、一直不停地滴在石头上。这也表明了一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高贵品质。

……

这一教学实例,首先分析了“滴水穿石”的字面意思,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抽象出该词的深刻意义,明白了这个词所引申出来的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有助于学生对其产生更深的体会。

2.基于深刻语言,理解词语内涵

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看似简单的词语其实意蕴深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这些饱含意蕴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无法准确体会,所以教师就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多角度去感受这些词语的深刻意蕴,以达到活跃思维、拓宽视野的教学效果。

冯骥才先生所作的文章《珍珠鸟》,利用“探”字把珍珠鸟的可爱展现得活灵活现,从中也可以看出冯骥才先生身后的文学功底。对于“探”的理解,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感受小珍珠鸟“探”的动作,并把想象出来的小珍珠鸟的神情、动作和心理活动表达出来,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珍珠鸟的可爱,感受“探”字的妙用。有的学生认为,“探”描述了小珍珠鸟缓缓伸出头来的动作,它对这个世界是陌生的,只敢慢慢地窥探这个世界;有的学生则想象小珍珠鸟微微地张开双眼,眼珠不停地转动;还有学生把自我想象成了那只小珍珠鸟,表达了内心的想法:“这个世界原来如此神奇!”……

上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带进了作者创造的情境中,去感受“探”这一关键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全面d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发掘了这一词语背后的隐含意义,使词语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二、对话文本背景,把握词语意义

1.营造文本情境,把握词语意义

教学中可以把词语和语感的教学统一起来,结合课文的背景进行词语学习,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其丰富的用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词语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例如,对《推敲》进行教学时,我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词语所处的文本背景,实现对词语含义的有效理解。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推敲》,你们有谁知道“推敲”的含义吗?生:“推”和“敲”是两个动作,合在一起应该是说边推边敲的意思吧?师:其实这个词的意思不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吧。

……

生:文章里指的是贾岛对于诗里面到底用“推”门还是“敲”门进行不断的思考。师:是的,“推敲”一词其实就来源于此处。经过学习你们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了吗?生:应该是斟酌词语的意思。

以上实例里,如果把“推敲”的抽象意义直接告诉学生,势必会造成他们的不解,而利用贾岛对文字的推敲来进行解释,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形象的感受,还轻松地理解了文字深层的意思,有效地掌握了这一词语。

2.基于文本语境,把握词语意义

同一个词语在文章的不同语境中,其内涵也不尽相同。这就说明,对于课文词语的教学,不能仅仅在文章的语境中进行理解,还应在这个基础上对词语运用于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对词语意义的认知。

在《黄山奇松》中,“饱经风霜”这个词是用来形容“迎客松”在自然环境的考验下屹立不倒。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说一说“迎客松在山峰上可能经历的考验有哪些”?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很自然说出风雨雷电等自然考验。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理解这个词语,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个词还能用在哪些地方?”学生有的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有的则结合自己的感受,认为这个词语还能用来形容人。这时,教师就把路边叫卖的老人、成功的商人和活泼可爱的儿童等不同类型和年龄的人的图片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图片感受这一词语的深刻意义,从而掌握该词的用法。

可见,教师对这个词语的教学没有驻足课本,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验进行了拓展,掌握了不同条件下的含义,实现了多角度地理解词语,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对话文本情感,触摸词语“情趣”

文章是经过作者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其中饱含着作者的深情,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这感情和思想的表达都需要以文字为依托,所以词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对词语所蕴含的文学意趣高度重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深入词语的人文内涵之中,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色彩。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会为学生创造与课文进行心灵沟通的机会,从而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情趣。

例如,在教学《金蝉脱壳》一文时,我和学生在对话这种方式中,完成了从表面意思到深入情感的学习,体会到了成语的丰富内涵。

师:同学们,这个成语中的“脱”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就是脱衣服的意思。用在这个成语中应该是说金蝉脱掉自己的旧壳。

……

师:蝉把旧壳脱掉后,有什么改变吗?生:脱了后重获新生。原来这个成语中的“脱”还有重获新生的含义。师:非常棒!那么作者看到这一幕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呢?生:他非常高兴,差点大叫起来。师:从作者的这种反应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吗?生:表达了作者在看到金蝉脱壳这一幕时的惊叹,暗含了他对生命的赞美。

从上面可以看到,我抓住了“金蝉脱壳”里的“脱”字来开展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与课文对话,了解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从而体会作者对观察到这一现象的惊叹不已,进而对这一成语的形象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结 语

总之,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还在积累和培养素养的时期,要想实现较高的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案,应用在词语的教学上,则应充分挖掘词语的不同含义和使用背景,有助于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牢固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提升词语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欣.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珍珠鸟含义成语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珍珠鸟
珍珠鸟
说谎的珍珠鸟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拼成语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