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自我效能 提升体育素养

2018-11-28 15:19王小榕
名师在线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效能姿势挑战

王小榕

(山东省青岛市浮山路小学,山东青岛 266100)

引 言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者本身对自己的学习有着主动调节的意识,这种调节如果偏向于积极方面,那么就会影响其行为动机,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将之称为“自我效能[1]”。一般来说,在体育体能、体技方面发展良好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也比较强;而那些体能、体技相对薄弱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比较低下。一直能够保持较强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上就会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动机;如果激励他们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可以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调节功能,让他们乐意去不断挑战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能和体技。

一、欣赏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的良好表现

在一次教学蹲踞式起跑动作时,班上学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起跑姿势,貌似都集中全身心随时可以弹出。然而,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并没有将自己身体的重心前移到向前跨出的左腿上;有的屁股沉沉地压在后腿上,让人显得拖沓;有的前后脚掌全部实实地踏在地面上,不便于发力弹起……如果反复去一个个指导、纠正,工作量大不说,学生还不一定领情,或许他们还会固执地认为这就是属于自己的最佳方式。因此,笔者不动声色,选出一组4名学生站到起跑线上,让他们做好起跑的姿势;然后将手机镜头聚焦一名姿势标准的学生,开始摄像。这样,姿势标准的学生理所当然较之于其他不规范学生起跑的速度要快很多,当笔者给他们播放刚才的录像时,冲在前头的学生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在赞美他的速度之快的同时,目光自然关注到他的起跑姿势上。通过4名学生不同的蹲踞式姿势的比较,学生很快总结出笔者想要的动作要领;而成功胜出的学生,也会在众人的欣赏、夸赞中不吝说出自己的做法,这样的激励和自我纠正,远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效果好得多。

再如在教学“足球运球”时,班上号称“足球小子”的王同学自信满满,对笔者讲解的不同足位运球的方法不屑一顾。笔者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走近几名听得比较专心的学生跟前,悄悄告诉他们只要按笔者说的方法去做,一定能让他们赢了王同学。几名学生心花怒放,在自由练习时格外卖力,笔者帮他们纠正了几个动作后,小型的运球比赛就开始了。在一排间隔2米的竖杆间穿行,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胜出。第一轮,笔者便安排王同学运球,然后将刚才暗示的两名学生叫出来跟他比。结果可想而知,专心练习的两名学生完美胜出。在大家出乎意料之际,笔者让他们谈谈获胜感受,他们纷纷表示与笔者教的方法分不开,成功完全是因为认真听讲的结果,从而激发其他学生学习要专注的品质。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胜心强,善于模仿,当教师真心去欣赏他、鼓励他;那么,他一定会充满昂扬的斗志,满怀信心地去挑战自己、挑战任务,从而在专注和主动参与中提高学习的质量[2]。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的正面评价引领,力求避免充满负能量的批评、嘲讽。这样,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越来越强烈,今后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足。

二、运用情绪暗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做任何一件事,心怀积极向上的情绪,成功的概率要比焦虑、担忧和彷徨等消极心理下的高出很多。小学生的体育学习也是如此。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积极的情绪暗示,并善于时刻调动他们积极的情绪,以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

如在教学接力跑中传棒的技巧时,笔者给大家示范的动作是:在快接近接棒同学时,持棒的那只手改变原先随臂前后摆动的动作,转换为该手臂迅速将小棒压低,在抬起的大腿上轻敲,以握住木棒的下方,而后奋力前举,以便接棒的同学迅速握住后继续奔跑;而接棒的同学,身体应该保持随时准备冲出的姿势,准备接棒的那只手则尽可能向后方伸出。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或许笔者的解释不一定能够让学生信服,即使找几位学生出列摆出完美的传、接造型,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尤其在众人此起彼伏的加油氛围里,他们早就将这些动作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时,不妨和学生换一下角色,笔者走进队伍里听,学生到队伍前面来讲。一名同学一个点子,一个点子来一次练习比较,一次比较后做一次这么做的用意的点评。这样的积极情绪的暗示,赛过笔者无论多严谨的表述。

另外,积极情绪的运用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失误的宽容上。当学生因为动作失误或者体能原因导致暂时的失败时,教师首先给出的反应不是立即指出错误、帮助纠正,而应当是微笑宽容,用心呵护,以鼓励的眼神或者手势予以安慰。这样,学生才不会强化刚才失败导致的消极情绪,而是迅速调整心态,投入下一轮学习中来。

再有就是课堂上分组的技巧。为了呵护学生的自尊和使其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让他们有积极的情绪不断刺激自我的效能感,教师应当将那些水平稍低的学生安排在与之相当的学习小组内,让他们始终看到希望和看到进步,而不是始终逃不出绝对优势学生的压力而自抛自弃。

三、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走向成功的平台

体育课上各种形式的过关和测试,最能调动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但这统一的标准也最容易磨灭那些屡战屡败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师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妨灵活设计一些闯关性练习。当学生顺利通过一关后,就可以继续挑战更高更快的下一关,这就犹如跳高一样,一名学生越过了1.2米,另一名选手就将跨杆挪高5 cm再跳,直到达到该年级段的优秀为止,或者超过优秀的高度没人能越过。这样的层层过关,可以让学生从很低的起点开始挑战,逐步积累成功的体验和胜利的信心,最后实现自己也不敢想的新高度和新速度。

如在练习学生100米往返跑的爆发力和反应速度时,教师可通过初赛进行摸底分组,将水平相当的学生组队进行竞赛,以便在互比互帮中扬长补短,不断超越新高。那些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也让他们自由成组;而后以本组中最快的一名学生为挑战目标,当成功超出这一成绩时,就可以申请换组重新开始。这样,他们会因为相对容易的胜利而感受到努力后的成功喜悦,树立继续挑战的信心。同时,为了刺激他们向上的心态,不妨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的小组命名,如比较快的小组可以自称为“飞虎队”“蛟龙出海”等;中等水平的小组可以成为“奋起组”“超越组”,等等。这样的命名,让已在其中的队员心生自豪,也让暂没达到的学生有了新的向往。自我效能感得到强化,他们的学习和挑战的热情也得以持续和保持。

结 语

班杜拉的社会性学习理论提出:个体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因素、环境、行为,这三者对于学习者的改变有着重大的支配作用。注重引领学生自我强化,教师适当替代强化,可以让自我效能感得到正面刺激。在一个班集体内,总会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起点不一、能力不同。教师的课堂,应该关注到这每一个学习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给他们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情绪暗示,并合理搭建有梯度的成长平台,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在积极的自我效能催化中,让自己的体能体技等各种体育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效能姿势挑战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