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管理

2018-11-28 08:14欧海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评估

欧海燕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珠海 510009)

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对大学生党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吸纳优秀大学生入党,建设一支合格的学生党员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人才培养目标和普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区别,高职院校所流行的实用主义使得学校在学生党员建设和管理方面得不到必要的重视。笔者查阅了广东省几所示范性的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实施细则或党员章程等文件,并通过问卷星对其中一所学校进行“学生党员成长规律”的在线调查研究,得出的总体结论是: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监督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重视,尚未建成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党员的质量不理想。具体有以下问题:

(一)从学校方面来看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遴选和评估体制重实用主义、轻思想性,缺乏监督管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标准主观、随意;入党后的质量监督及处理不到位;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基层党支部、辅导员、班主任及相关党建工作中更关注学生的学业而不是党员基本素质;学生党员遴选标准及评估体系陈旧单一,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等时代背景,将新要求融入党员发展体系中;与新时期新媒体等多元复杂环境下的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格格不入;后续管理乏力、缺位等问题。

(二)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长规律的调查结果来看

高职学生党员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单纯,为奖学金和将来就业而入党的学生屡见不鲜;政治素养不够高,高职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时间投入较少;政治实践能力不强;学生党员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弱,学习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入党后容易出现思想的波动性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遴选的量化管理及其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管理是把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内容进行具体分类,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对每一项分类进行评分从而形成一种直观的量化考核体系。通过细化、量化和具体化的评价指标,构建一种创新型的学生党员管理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管理,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加强管理和约束学生党员的行为习惯,同时为学生党员提供相应的反馈信息,促使学生党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保障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二)通过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管理,推动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民主性,彰显公平正义的校园文化。

(三)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管理,节约时间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四)通过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管理,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加强自我教育的育人理念。

(五)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管理的探索,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是依法治国背景下对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引导。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的内容

以《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相关文件中对于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或基本标准为理论依据;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分别提出积分量化模式、推荐量化模式、民主选举量化模式三级量化模式。主要评估内容为:学生的入党动机、道德品质、技能、综合素质等。三级量化模式分别解决了学生党员遴选及评估的主要内容、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和遴选及评估形式三个方面。

(一)推荐量化模式

属于程序量化模式也是党员准入的第一步,主要由推荐主体根据学生平时在班级建设中的贡献、课堂表现及专业水平、社团活动、管理工作、党建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给出相应的评价等级。推荐量化模式中的推荐主体都是学生平时生活、学习中的直接见证人,也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真实情况,为党员质量把好第一道关(见附表1)。

表1 民主推荐表

(二)民主推荐模式

主要考察学生党员的基层群众意见,了解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作风是否符合党员的要求,是否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主动服务社会和周围的人(见表1)。

(三)积分量化模式

积分量化模式是党员遴选及评估的主要内容,该模式既注重考察学生的政治素养,又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引导高职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从政治素养。考察点为党员理论学习水平、党性修养。其中,党员理论学习对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必须是学生自己撰写,反对以往抄写的现象;同时,要求学生们利用新兴媒体如微信、QQ等形式评论、总结。一是为了真正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思,二是为了扩大党员的形象和影响力。此外,党校培训、政治理论学习班、党团活动等内容,属于基本项目,是入党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党纪党规项目。第二,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学生学科成绩名列前茅(班级排名1/2以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等,获得奖项荣誉的根据等级进行加分。第三,实践能力。主要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党员必须在校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如担任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社团干部等。在社会工作中通过承担的工作和活动来考核学生五种能力的训练水平,由辅导员、班主任、指导老师进行客观考评。具体指标如附表2。

在以上的积分量化模式、推荐量化模式、民主推荐模式三级量化模式中,推荐量化模式是第一步,也是准入条件,当被推荐者具备5个以上“优”才可以申请第二步,即民主推荐量化,所有推荐主体都“同意推荐”后,才能正式申请入党。第三级的积分量化模式,对申请者的德、政、业、实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是否同意申请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考查意见。

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遴选及评估体系量化实施的预期目标

(一)从学生层面来看

通过相关指标将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素质量化、细化,在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实现“回应、协商和构建”。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定数量的指标,运用动态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这是区别于单纯的删选式的遴选和评估体系,旨在通过量化了的目标,帮助学生达到自我认知、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

通过管理科学知识与学生党建工作的结合,提高党建工作实效,以管理制度为标准,以考查内容为导向,以考评结果为依据,改善以往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党员的表现量化评比,突出特色、体现差距,既能突出典型、广泛宣传,又能发现问题、完善提高。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三)从辐射影响力来看

通过为学生设计的道道“门槛”,为每个要求积极进步的大学生树立具体目标,为其他学生设立具体的监督目标,为教师设立管理和发展目标。在加强高职学生党建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推动了学风、校风建设,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制度支撑。

附表1 推荐量化表

附表2 积分量化表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评估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