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在高职院校班风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2018-11-28 08:14李富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班风素质院校

李富臣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1)

一、素质拓展内涵

素质拓展俗称户外拓展运动,起源于二战时期,最初用于训练士兵,锻炼士兵的野外生存能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拓展的项目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除了陆地还有水上,除了户外还有室内项目,项目发展到几百种,应用领域不止于军队,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也通过开展素质拓展,用以发现、挖掘人才,激发员工潜能,选拔储备干部,将激发个人潜能与团队意识相结合。各类素质拓展项目已广泛用于企事业单位员工入职培训,激发个人核心竞争力,培育高效团队,打造企业管理骨干等。

素质拓展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通过素质拓展,模拟各类实景,核心是通过项目参与、分享感受,通过个人挑战项目以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团队协作项目以增强班级团队意识,打造优质学生干部团队,营造班风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现已被各大高职院校所接纳,并逐步拓展开来,是现阶段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

本文所讲的素质拓展与教育部前几年提的素质拓展有本质的区别,笔者认为,当时为了改变中小学生仅以课本和高考指挥棒指引下的文化课学习向多方位多领域(比如琴棋书画等)进行拓展。

二、高职院校班风的现状

在谈到高职院校班风的现状时,因高职院校班级总是在高职院校的学校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决定了班风的主流,同时,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班集体的个体,在班风形成过程中相互影响,既是参与者,也是班风的影响者。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剖析:

(一)高职院校的现状与发展的方向

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尤其在中国高校扩招后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2000年前后呈现井喷式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定位一直在模仿德国双元制和效仿美国的社区学院之间左右摇摆,从本科专业的压缩饼干到培训符合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再到现在主导企业参与的招生即招工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代,懂得新技能,具有新思维,掌握在信息化、万物互联时代下的新型职工,从自建实习实训室到走入企业生产车间,最终目标是培育大国工匠;而对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是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为抓手,改变原有的理论授课,强调实习实训,这是政府国家层面的引导,是国家主导的方向。

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走自身的特色,发扬壮大优势专业,带动相关专业,不是什么热就上马什么,什么就业好就上什么专业,造成建设投入雷同,造成教育的同质化,将高等教育乃至教育产业化、经济化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教育的计划性(高考志愿的填报),师资跟不上,现在已经走向各大高职院校,大同小异,铺张浪费,造成高职院校产业过剩,引起恶性竞争。愿高职院校在竞争的过程中会发扬自身的特色专业,走特色强校的路,建立品牌,构筑联盟,形成良性竞争。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新世纪的孩子,而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出自农村或城郊,同时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父母受教育及感受到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在不断地颠覆了对社会发展的固有思维,在信息社会出生的环境和所受的父母的耳濡目染,父母大多文化层次偏低,他们在高校扩招前都直接进入了社会,经历残酷的社会竞争,深刻地感知到知识学历的重要性,同时为了生计,常年外出务工,造成这批高职学生大多为第一代留守儿童,同时物质相对丰盛的情况下,受到祖辈的惯养,而祖辈文化更少,多数为学而士而官的观念根深蒂固,对高职院校的思想的养成认为上大学就有好工作好生活(源于祖辈们说不好好学就回来种地),造成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好的假象,形成美好生活应该是很容易到手的认知。

当高职院校学生进入学校,老师讲的与自己已有思想观念有别,同时手机移动互联网等工具的使用,社会变化太快造成理想与现实差距越拉越大,遇到压力不知所措,进而怀疑自己的人生,认识不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仅仅可以提高自我认知,不仅仅是取得学历,核心是自己能力的提升,增强自身社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造成高职院校学生都是高中末等生和中职学生,大多都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多高职学生都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意愿上学,拿毕业证混文凭而造成学习动机不纯,进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由于这帮人长期处在学习成绩的后面造成他们对自己不自信,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三)高职院校的班风现状

结合以上学生的现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父母和学校对携带手机的解禁,各类信息和推送软件铺天盖地而来,学生能获得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同时高职学生大多都是家长每月给一次生活费,有相对的财务自由,各类跟风消费、盲目消费、提前消费不断涌现,这对高职院校班级班风的形成造成了冲击。结合以上各种因素,这样的一群学生走到一起学习氛围可想而知,班级风貌一般不会太好。这是当前大多高职院校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认识到这批学生生长和发展环境,站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不断认清剖析学生的思想认知,找到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的特点,通过有益的活动,让学生认清时代的发展现状,认清各行各业都必须通过艰苦劳动才可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实现自身的超越,实现自己美好生活愿景。

三、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拓展对班风的影响

依据素质拓展特点和高职院校班风的现状,笔者认为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项目的素质拓展活动,并在素质拓展前后对班级班风进行评估比较,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策略(见附表1)。

在进行素质拓展的过程中,重点是让每一个班级成员在项目结束后立马进行分享,畅所欲言自己所获得的经验体会,辅导员或项目助手做好详细记录,给予适当的评分,通过对高职院校班级在不同的年级班风塑造的重心不同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促进班风的转化。

通过对班级开展素质拓展前后对比,发现素质拓展比拓展前班级班风明显好转,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明显加强,对班级班规的制定和执行更加有效。同时,辅导员可以在素质拓展后进行主题班会教育时,再提起素质拓展时大家拧成一股绳,自觉对班级风气的形成起到提醒作用。

通过对开展过素质拓展的班级与未拓展的班级(同一辅导员管理)进行班风对比,发现进行过素质拓展的班级班风要明显好于未拓展的班级,同时通过素质拓展选拔出来的班级管理团队协作能力更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更强;同时,二年级后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清晰,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协助无处不在,纪律规则谁都得遵守,强化了纪律观念。

综上所述,素质拓展作为以挖掘个人潜能,培育协作精神项目化的培训,以参与、分享为主导,对新时代的高职院校班风的建设和形成是有效的,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提供有效的途径,也是值得推广的。

附表1 各年级不同项目活动

猜你喜欢
班风素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