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11-28 11:48陈敬锋简国庆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硬膜外宫颈癌麻醉

陈敬锋 陈 磊 余 玮 简国庆 陈 燕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无明显表现,难以诊断[1]。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着我国女性的健康。目前,临床上关于宫颈癌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化疗、放射治疗等。而手术治疗作为早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方式,存在着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与远期生存率[2]。麻醉可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免疫功能[3]。因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探寻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麻醉方法,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12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各60例,ASA级别为Ⅰ~Ⅱ级。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9.61±4.32)岁,BMI为(21.54±10.61)kg/m2,Ⅰ期33例、Ⅱ期27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8.21±4.69)岁,BMI为(22.61±9.42)kg/m2,Ⅰ期36例、Ⅱ期24例。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原发性宫颈癌;患者无其他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内分泌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疾病;患者无放疗、化疗、激素使用史;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未确诊为原发性宫颈癌;患有其他合并疾病;患者内分泌功能异常;患者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放疗、化疗、激素使用史;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3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禁食,术前半小时于肌注鲁米那钠10 mg、阿托品0.5 mg。实验组患者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4]:置管后使用5 ml的利多卡因做试验,约5 min后测试,测试后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使用舒芬太尼0.3 μg/kg、丙泊酚1.5 mg/kg、咪达锉伦0.08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进行静脉注射,3 min后对患者气管插管,进行间歇正压通气,所连接的呼吸机参数设为: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10 m/kg、吸入氧浓度100%。手术时进行麻醉维持,循环稳定静脉每小时连续注射丙泊酚3 mg/kg,并给予0.25%罗哌卡因5~8 ml,定时补充,间隔时间约为45 min,并吸入七氟烷2.0%,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追加给予舒芬太尼、阿曲库铵。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通气时呼吸机参数同实验组,麻醉维持时静脉每小时连续给予丙泊酚4 mg/kg,并吸入七氟烷2.0%,同样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追加给予舒芬太尼、阿曲库铵[5]。

1.4 评价标准

①免疫功能指标:于麻醉前、麻醉后2 h、术后1 d、3 d、7 d采集静脉血,进行抗凝后检测,内容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阳性细胞百分比。②应激指标:麻醉前、麻醉后2 h、术后1 d、3 d、7 d采集静脉血,检测患者皮质醇、TNF-α、IL-6水平。③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输液量。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不同时期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与同组麻醉前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2 h、术后1 d、3 d的、对照组术后7 d的NK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同期比较,对照组麻醉后2 h、术后1 d、3 d的NK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术后7 d的CD4+、CD8+水平明显较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期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注:a表示与同组麻醉前比较,P<0.05;b表示与实验组同期比较,P<0.05。

2.2 患者不同时期应激指标对比

与同组麻醉前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2 h、术后1 d、3 d的皮质醇、TNF-α、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 h、术后1 d、3 d 2组的皮质醇、TNF-α、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不同时期应激指标对比

注:a表示与同组麻醉前比较,P<0.05;b表示与实验组同期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首选方式,但由于手术创伤刺激,容易使患者生理、心理上产生应激反应,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增加围手术期肿瘤转移风险、影响患者恢复[6]。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功能中最重要的细胞群,它通过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从而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7-8]。NK细胞是一种具有高度细胞素作用的淋巴细胞,能够有效防止肿瘤形成、转移、扩散,防御病毒侵犯。疼痛应激刺激引起的各类激素的增加,也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而麻醉可降低患者手术刺激,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受到抑制的免疫功能[9-10]。目前关于麻醉方法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报道不在少数,如李春霞等[11]探讨了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硬膜外麻醉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卢剑华等[12]研究发现全麻硬膜外阻滞可有效对抗手术应激产生的免疫抑制。但这些研究还存在着研究不够深入,结论不够统一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了120例宫颈癌患者行不同麻醉方法的免疫功能指标、应激指标与手术指标,发现对比麻醉前,2组患者麻醉后皮质醇、IL-6水平逐渐升高到达峰值后降低,而TNF-α水平则相反变化,对照组变化幅度更为显著;而2组患者T淋巴细胞群与NK细胞虽然均明显降低,但实验组麻醉后2 h、术后1 d、3 d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术后7 d时恢复至麻醉前的水平,而对照组尚未恢复;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全身麻醉通过移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来消除疼痛感,而手术应急刺激的则是通过脊髓途径或交感神经末梢促进分泌,全麻无法阻断其交感神经的传递[13]。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通过神经根、中枢两个方面来阻止神经传入,能够通过神经、内分泌等途径减轻应激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14-15]。而全麻药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大,还要行气管内插管,进一步加重了应激反应,相对硬膜外麻醉对全身扰乱较大。

综上,对于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相比单纯全身麻醉,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能够更加有效地减缓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硬膜外宫颈癌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