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对比分析

2018-11-28 11:48张红万王小进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直径准确率肝癌

张红万 王小进 仲 阳

肝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当前,诊断肝癌的临床常用方式主要为增强CT和MRI,为研究和分析增强CT与MRI的诊断准确率情况,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资料完整肝癌确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重点比较CT与MRI的诊断准确率,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资料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最终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10例肝癌患者,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61.3±5.1)岁,病程1~17个月,平均病程为(7.3±2.2)个月[3]。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消瘦、低热、肝区疼痛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对比剂过敏及资料不完整患者,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4-5]。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扫描仪,对患者实施全肝增强扫描,参数如下:I=150 mA;v=120 Kv;T=0.8 s;层间隔=5 mm;以3.0 ml/s流率,高压注射浓度为300 mg I/ml的碘海醇100 ml。实施动脉期25 s、静脉期60 s、延迟期180 s增强全肝扫描。

MRI检查采用联影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实施加权及动态增强扫描,参数如下:层厚=5 mm,层间隔=2 mm;梯度场强=45 mT/ m。对入组患者实施T1WI和T2WI加权及动态增强扫描,通过肘经脉,以2.0 ml/s流速,高压注射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0.1 mmol/kg),实施动脉期25 s、静脉期60 s、延迟期180 s扫描。

1.3 评价指标

由两位高年资(5年以上)影像学医师在预先未知开展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单独评估,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增强CT与MRI在病灶检出、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度=诊断正确例数/总例数×100%)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以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2.1 病灶检查结果

由表1可见,MRI在肝外病灶检出方面与CT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肝内病灶为(2.9±0.6)个,高于CT检出肝内病灶的(2.3±0.6)个,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增强CT与肝脏MRI病灶检查情况

2.2 诊断准确情况

由表2可见,经过病理检查最终确认本组110例患者中,肿瘤直径≥3 cm的42例,<3 cm的68例。CT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88.10%,MRI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95.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67.74%,总诊断准确率为71.82%。MRI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95.59%,总诊断准确率为95.4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准确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是增长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7]。由于肝癌特异性不强,大部分肝癌患者确诊已经进入中晚期,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病理学依然是诊断肝脏站位的“金标准”,但是病理学必须经过有创方式进行,穿刺可导致针道出血,严重时可能发生肿瘤针道转移,在应用时必须十分谨慎[8]。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在肝癌诊断及分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肝癌影像学检查方面,最为常见的是CT和MRI。典型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患者动脉期显示高信号及高密度,二是静脉期强化最大,肝癌组织下降为低密度或等密度;三是延迟期肝癌组织进一步下降。整个过程“速升速降”特点明显,具有“快进快出”的特征。

伴随着CT技术的发展,在扫描时间间隔和分辨率都在逐步优化,伪影干扰影响明显减低,在较大范围内可对图像进行重组和分析,可显示肝区较小病变情况,通过增强对比剂,还能够在显示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反映血流特征[9]。采用增强CT进行肝癌诊断,通常需要首先进行平扫。优于肝癌组织密度低于正常组织,在注射对比剂后,患者肝脏增强CT表现情况和肝区肿瘤供血具有较强关联性,但在动脉期25 s、静脉期60 s、延迟期180 s之间存在“快显快出”的情况,特别对于一些低供血肿瘤在诊断方面有较强的局限性,此外,CT检查除患者有一定的辐射风险外,对邻近组织的显示情况也不够理想[10]。

与增强CT比较,MRI具有无放射性特点,患者无受辐射风险,在图像采集上,信号更多,对软组织分辨率也变得更高,MRI技术可从多个方位成像,1.5T MRI克服了早期MRI成像缓慢的问题,采用MRI进行肝脏检查,可清晰获得患者肝脏图像,并可获得肝脏功能及代谢信息,MRI多序列成像优势,还能够依托信号特征的差异性,来分析肝脏结节性病变组织情况,更加准确的判断结节性质,区分肿瘤的良恶性作用显著[11]。

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在肝外病灶检出方面与CT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肝内病灶为(2.9±0.6)个,高于CT检出肝内病灶的(2.3±0.6)个,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增强 CT和MRI对肝区外沿胆管浸润的散在分布肝癌组织诊断效果不够理想,存在漏诊问题。而肝区内病灶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经过病理检查最终确认本组110例患者中,肿瘤直径≥3 cm的42例,<3 cm的68例。CT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88.10%,MRI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95.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67.74%,总诊断准确率为71.82%。MRI组肿瘤直径<3 cm诊断准确率为95.59%,总诊断准确率为95.4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中可明显发现,增强 CT和MRI对不同大小肿瘤诊断准确率差异明显,MRI在直径低于3 cm肿瘤诊断上,准确率更高,考虑与直径较小肝癌患者血供动脉期不够明显,因此在CT检查中鉴别更加困难,容易出现漏诊。

综上所述,增强CT和MRI在肝癌诊断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在诊断准确性方面MRI更具优势,尤其是直径在3 cm以下的病灶确诊率优势更加明显,可进行临床推广[12]。

猜你喜欢
直径准确率肝癌
各显神通测直径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