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模式构建和运营机制探析

2018-11-29 11:34刘传会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众创创客院校

李 萍,刘传会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创新创业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无须赘述。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重任,依托自身特色及专业优势,着力构建集教育培训、实验实训、产学研合作、企业孵化、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众创空间,[1]很多高职院校做出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众创空间模式构建和运营机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可以借鉴和复制的成果,但是尚有许多不成熟亟待优化改进的方面。

一、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类型和内涵

众创空间是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目前我国众创空间的主要类型有投资促进型(光谷创业咖啡、资本汇等)、培训辅导型(北大创业训练营等)、媒体延伸型(科技创业月刊等)、专业服务型(腾讯创业基地等)、创客孵化型(上海新工场、深圳柴火空间等)。[2]笔者经过五年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现阶段适合高职院校建设的众创空间,是在服务区域创新创业主体(包括在校大学生)的过程中,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场地、设备、专业教师的优势,借助社会企业(创客)的市场力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创客孵化型”众创空间,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视角和平台。

高职院校建设众创空间,应以“激发创业愿望,增强创业技能,帮扶创业成功”为宗旨,秉承“彰显创意、凸现特色、精心服务、培育人才”的理念,导入创客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促进高职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着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工学结合为主要实施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思维着力于企业全程参与、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实现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帮助大学生开启创新创业之路,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让大学生“就业有门,升学有路,创业有方”,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二、高职院校“四阶段”创客培育孵化的众创空间模式构建

国际工程教育中有一个著名的The CDI Oinitiative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通过四个环节的活动,培养创客们从产品构思到运行的产品生命过程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和技能。[3]高职院校可以借鉴CDIO模式,根据高职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实际情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构建“意识唤醒——晒梦培育——孵化提升——起航助推”四阶段阶梯式创客培育孵化的众创空间模式。推动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组成团队,通过选题、制定计划、收集处理信息、活动探索、制作作品、交流成果等系列活动,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实践创新、团队协作、领导决策、解决问题等系列能力和素质。

1.意识唤醒。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群为基础、创新创业专业类课程群为主导,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普及课、专业渗透课、方向选修课、网络拓展课、创新实战课、创业实训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100%全覆盖。唤醒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2.晒梦培育。在意识唤醒基础上,组织“班级→院系→学校”三级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分小组建团队,引导70%学生主动进入专业众创空间开展实践活动,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完善创业计划书,个性化为其制定创客培养方案。

3.孵化提升。通过创客导师的考核及项目申报,遴选出14%的学生成为项目团队负责人,学校专业导师与社会资深创客、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指导,采用“企业化”、“会员制”运营管理方式,孵化提升创业实践项目,增加创新及科技含量,进行市场化培育。

4.起航助推。通过提供“对接政府政策、对接科研院所、对接行业企业、对接金融机构”四对接的孵化服务,创客导师指导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团队),注册公司,成为初创企业。帮助遴选成熟企业和初创企业结对子“大手牵小手”,通过业务外包、参与经营和管理等方式,实现在孵企业大帮小的常态化,“传帮带”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最终达到3.5%的创客走上创业道路。

三、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运营机制探究

为保障“意识唤醒——晒梦培育——孵化提升——起航助推”四阶段阶梯式创客培育孵化模式的良性有序运转,切实发挥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功能,从“物理空间建设、创客孵化体系建设、运行保障机制建设”三大板块来完善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运营机制(见图1)。

图1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运行模式和机制示意图

(一)物理空间建设

众创空间物理空间建设的基础是快速、高效的网络空间,至少要达到“万兆主干,千兆楼栋,百兆到桌面”、出口带宽1 000M、云计算服务空间1 000TB的条件,要有专门的信息机构和专职的信息技术队伍,维护网络运行,保障网络通畅。根据创客活动特点,充分发挥校内外专业实训中心的场地、设备与教学资源的优势,通过整体设计、专项投入、分批建设“创客教学体验区、创客开发制作区、创客交流区、创客作品展示区”等功能区。

1.创客教学体验区。创客教学体验区是课堂教学的创意延伸。教师作为创业导师,应充分利用众创空间职能属性,不断传递行业最前沿信息,引导“学生”到“创客”的角色转变,是促进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有效场所。

2.创客开发制作区。创客开发制作区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场所,也是创意呈现、技术积累的场所,是志同道合者组建团队开发项目的地方,是创新创业者的集散地。

3.创客交流互动区。搭建类似于“创客咖啡”的创客交流互动平台,不定期举办沙龙、创意分享、路演等活动,为创客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环境,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开展头脑风暴,找到共鸣同频,激发更大的创新创业热情。

4.创客作品展示区。创客们在作品展示区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创意作品,具有产品演示、体验、线下销售、交易、校企项目孵化对接的功能。可以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创客文化的魅力和工匠精神。

(二)创客孵化体系建设

创客空间是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的延展,可以更充分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创新创业思维训练。为满足创客网络培训、一线实训、示范现场会、专题培训会、创业训练营等培训需求,开发一系列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讲义、优秀案例等培训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目的。定期开展创新成果展示、经验分享、初学者入门课程等活动,与专业教学结合,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常态化。

2.赛事、路演等活动组织和实践指导。整合校内外竞赛资源组织各类大赛,建立院(部)、学校、校外等多维度竞赛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鼓励学生跨院校、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参赛队伍,发挥群体智慧,并安排导师做好指导。比如借助“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的竞技平台,推动机械、数控、机电一体化专业师生的机械创新之路。创业导师对大赛中产生的优质项目进行进一步指导,制作项目计划书、PPT和视频,推荐参加项目路演活动。

3.专利申请、成果转化。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催生创新创业成果,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专利申请立项等多种科研立项,申请科研课题资助及社会资助。充分挖掘创客作品的市场价值,在创客空间进行设计,并孵化出实际作品,与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获得创新指导和成果转化支持,将作品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

4.项目、团队、企业孵化。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创客,进行专项创新创业强化培训和重点引导,实施“筛选种子—孵化苗子—结成果子”的孵化方案,鼓励他们把创业作为未来职业选择之路,对启动创业的团队提供场地、资金、技术指导等一站式、全方位、系统化服务。

以装饰设计专业为例,选择专业扎实、创业欲望强的学生作为种子创客,通过“互联网+创客”众创空间网络平台,进行重点培育。然后由“种子”创客进行示范和带动,吸纳更多学员组建创客小组,催生优秀项目和成果,实现创客入驻、网上培训、网上接单、网上设计、网上创业、网上结算等功能,引导大学生创客走向创业实践之路。

(三)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需要充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资源,建立健全协同服务的运行保障机制,从四个方面来发力。

1.导师团队。选聘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和行业专家担任创客导师,建立导师库。为提高创客的专业能力,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经常性的创业、就业咨询、指导及跟踪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服务常态化。

2.管理制度。为保障众创空间各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需要明确管理团队工作职责,完善岗位日常工作规范、创客服务管理办法、资源和信息收集整理规范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项目激励机制,落实项目责任制,实施项目责任追究制。将创客空间的工作绩效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考评体系,逐步推进创新成果学分互换制度,提升专业群整体创新意识。

3.帮扶政策。学校成立创客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工商注册、法律咨询、财务代理、税务代办等“一对一”全程指导服务。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出台管理办法,对创客中产生的有价值的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同时应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政府各部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等政策。

4.经费投入。学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同时,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渠道,设立众创空间发展基金,保障空间的建设、创客培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创客的会员费、咨询费、广告宣传费、业务收入等多途径筹集运行资金,保障空间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项目,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推介、孵化、产业化等提供启动资金和引导基金。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除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主力军的力量之外,还应从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借助社会力量的投入,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用创新性思维促进职业院校产学研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动职业教育迈入新台阶,为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塑造未来企业家群体,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

猜你喜欢
众创创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