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实施途径

2018-11-30 11:49王春娟
好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间幼儿园游戏

文 王春娟

要发挥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去,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我总结了一些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实施的基本途径:

一、零散时间,合理利用

游戏的顺利进行和开展,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有多个过渡环节,如:晨间游戏前、餐前饭后、离园前等。如何重视并科学利用零散时间使之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十分重要。民间游戏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并且很多游戏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非常适合在过渡环节进行。例如,早上来园后,可以自助选择“七巧板”“挑棍”“抓籽”等,获得愉悦的心情;餐前和好友一起玩“炒黄豆”“翻花绳”“拉大锯”“堆馒头”等游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增进和同伴的感情;集体活动前分组进行“编花篮”“抓子儿”“挤油渣”等,避免了在活动室内盲目奔跑带来的安全隐患;离园前自发进行“‘蚊子’叮手”“捉蜻蜓”“木头人”等游戏,让幼儿学会安静、有序地离园。通过在零散时间穿插民间游戏,大大减少和消除了消极等待现象,不仅使活动的各个环节得到自然的过渡,提高了幼儿在园的生活质量,也使教师一日的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很好地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二、集体教学,灵活运用

民间游戏应该成为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相对灵活,内容也比较丰富,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们应充分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选取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例如,游戏“猫捉老鼠几更天”不但能够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还发展了他们跑的能力,实现了中班的健康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系统地给幼儿传授民间游戏的名称和玩法等。在日常零散时间中,幼儿就可以自行练习与游戏,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过程中,可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五大活动领域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一系列园本教研活动,探讨民间游戏与课程和其他游戏的融合,在学期计划和周计划中做出安排,并落实到一日活动的计划中。

我园在对幼儿民间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张謇故乡民间游戏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归类优化,将幼儿周围生活中具有张謇故乡文化特色的现象、事物、材料、文化、民俗等作为幼儿游戏的载体,进行改编与创新,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五馆四基地”(五馆:喜乐游艺馆、欢乐建构馆、常乐风情馆、欣乐编织馆、和乐亲子馆;四基地:种植基地、博物馆基地、红木基地、酒厂基地)中真正玩起来、动起来,逐步形成张謇故乡独有的“酿酒游戏课程”“纺纱游戏课程”“围堤游戏课程”“建构游戏课程”等,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性。

三、区域游戏,创意设计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指导间接性等特征,教师可以在室内创设一个相对固定的游戏区域,根据幼儿游戏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游戏的投放材料,优化区域设计,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特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体育活动区可以玩“跳绳”“踢毽子”“赶小猪”“跳房子”“跳皮筋”等游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益智区可以提供“挑绷绷”“找东南西北”“跳游戏棒”“翻麻将牌”“刮刮片”等游戏材料,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动手动脑;美工区可以引导幼儿玩泥塑、剪纸、编织、印染、扎染等,激励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提高其审美能力;表演区提供民族服装、头饰道具、民间小乐器等,让幼儿体验中华民间艺术的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随着主题教学内容、幼儿兴趣的改变,所划分的区域以及在各区域所投放的材料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

四、主题教育,有效结合

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中,使两者有效结合。例如,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教师可以设计“跳房子”的传统民间游戏,提供带有数字的格子方块和中国的优秀古迹和景点的图片,让幼儿自主选择设计房子的花样和类型,自由发挥、大胆创意,看谁能别出心裁。游戏中,有的幼儿边跳格子边造房子,有的根据图片跳,有的根据格子上的数字按规律跳。通过游戏,幼儿不仅对关于数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加深了对我国名胜古迹的认识。

民间游戏课程以幼儿喜欢的材料和情节作为活动的切入口,通过寻找同伴、选择材料、商定规则、友好竞争、积极互动等,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及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

猜你喜欢
民间幼儿园游戏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