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体生活中幼儿“争第一”的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

2018-11-30 11:49
好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弱化比一比

文 陈 柳

一、幼儿集体生活中“争第一”典型的行为表现

(一)鸡蛋绘画比赛

依依在鸡蛋绘画比赛中没有得到第一,大哭起来。“我的蛋宝宝很好看,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依依伤心地对妈妈说着。“老师,我们就是第一名对不对,我们画的也是最棒的。”依依妈妈边安抚依依边看着我说。“我就要得第一,我要奖品。”依依还在哭。“好,好,我们就是第一,你就是最棒的。”依依妈妈依旧这样安慰依依。最后,在哭声中依依离开了活动场地。

(二)第一个上厕所

厕所里,大米和小米打了起来。“老师,小米把我从马桶上推下来了。”大米过来说。“我要第一个上厕所。”小米说。“是我第一个到厕所的。”小米补充道。“是我先来的,我第一个。”大米继续说。“我第一。”“我第一。”两个孩子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我分别带他们上了厕所,两个孩子才安静下来。

(三)争当小排头

饭后自由活动结束了。“我们排队回教室啦!”刚说完,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跑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我第一个来的。”“不对,是我第一个来的。”“是我,我第一个来的。”大家都在争抢,拉拉扯扯地都想做小排头。最后,我随机请了一个孩子当小排头,他十分得意,但其他孩子都垂头丧气,不甘心地排在了后面。

(四)抢水杯

喝水时间到了,伟伟和轩轩两人飞快地朝茶杯架跑去,“咚”的一声,轩轩摔倒了。“怎么回事?”我问。“我和轩轩比赛看谁第一个拿到茶杯,他跑太快了,就摔跤了。”伟伟说。

以上行为中,行为一和行为三都是幼儿因“荣誉感”而导致的“争第一”,依依寻求的是最强“第一”,她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同伴的肯定,希望得到奖品;而争当小排头是孩子们想得到老师的关注而“争第一”。行为二和行为四是因“抢”而导致的“争第一”,属于同伴之间的较量。

二、探寻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积极“争第一”的有效策略

幼儿在家庭中感受到的“第一”与在幼儿园集体中感受到的是有差别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及时反思,从幼儿“争第一”的行为中提炼出正确看待“第一”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第一观”

“第一观”即告知幼儿什么是“第一”,让幼儿对“第一”有正确的看法。例如,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抢水杯、抢厕所即幼儿对“第一”认识不清,分不清争“第一”的场合,为了争“第一”忘记了集体生活中的规则。在集体中,可以引导幼儿对“什么是第一”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对“第一”的看法,找出争“第一”的时机,即:做操认真第一、游戏好想法第一、午睡安静第一……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制成《班级公约》,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第一观”。

(二)弱化“第一意识”

对幼儿来说,得不到第一就哭闹、生气是一种“输不起”的表现,对处于情绪崩溃中的幼儿来说,这时说教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结合幼儿的行为,“争第一”能够生成班本课程。在“争第一”课程中利用游戏化的手段来帮助幼儿体验、感知“第一”,让幼儿自主弱化“第一意识”。例如,在幼儿“争第一”的行为出现后,我引导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争强好胜的依依认真地参与了游戏,但是没有得到第一,她十分失落,我发给了她一枚贴花,告诉她参与、努力了就是好样的,同样会得到奖励。以游戏的方式弱化“第一意识”,帮助幼儿认识到只要在过程中自己努力了,不放弃,就是最棒的。

(三)巧用“第一”策略

事物都有两面性,幼儿盲目争取第一,会被其牵绊。然而,“第一”也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努力。巧用“第一”可以帮助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获得进步,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进行良性竞争,例如,在收玩具时,我们可以比一比“谁第一个收好”;在进餐时,比一比“谁第一个安静快速地吃完”。要让“第一”成为幼儿进步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幼儿才会收获“第一”的益处。

其实,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争第一”的行为大多只在幼儿园出现,但是幼儿的行为也会受他们所处的原生家庭环境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幼儿的家庭情况,通过家园共育,共同帮助幼儿积极看待“第一”,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观察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弱化比一比
永续债的资本弱化问题探析
浅析当代藏语使用弱化问题及其对策
比一比,更清晰
——作比较说明方法的表达
比一比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比一比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部门集体氛围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爱就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