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从体验教学开始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8-11-30 13:50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罗嘉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课外活动创造性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罗嘉悦

一、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灵感

首先,必须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各方面还比较懵懂的情况下,能够首先激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对于创新产生兴趣,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可以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展示,让学生知道创新的意义,激发他们对于创新的思考。播放多媒体视频,通过一些创新教学材料,生动形象地让学生能够对创新意识产生初步理解。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新旧事物的对比,让孩子们明白,事物并非一成不变,而且在进行略微修改后,新的发明,会使得效率大幅度提高。

具体从我的数学教学来看,在数学中,一道题目实际是可以有很多种解法的。激励学生,可以用更为创新,更为简洁的解题方式,不仅可以准确得到答案,还能更迅速。这样,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确实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就如,笔者在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中,学生通过班级的座位顺序来找到确定位置的方法,再将这种发现创新地运用于确定教室里其他同学的位置,当笔者启发提问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运用确定位置时,有的同学提出了父母车上能见到的GPRS车载系统,有的同学提出了经度纬度的位置确定,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吸收本节课知识后的创造性回答,也表明了他们的创造性通过在教室里确定位置的体验活动而被激发。

二、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学生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活跃气氛的课堂,一个学生敢于发问,甚至发现老师错误的能力,都将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是创新教育的有效形式。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方法去寻求答案,这样就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与想象力。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丰富化,大力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教学中,需要课程设置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学习与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特别注重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怎样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等。也不要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而竭尽全力去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在这样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更加现代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们才能更加发挥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更加天马行空的思考空间。

教学中不仅需要激发求知欲和兴趣,也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上课时让学生发表见解,多显示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过程的展现与评议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型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实课外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再多的思考,如果不能变成实践,相对于思维的培养效率还是不够的。如何抛去纸上谈兵,实践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在自己动手的实际操作中,体验到一些不一样的创新成果,那么对于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起到大幅度的提升。

课外活动是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学生在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课外活动中能够观察到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渗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获取的东西。

如今,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积极参考和借鉴近年来世界各国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有益经验,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产生的直观结果是,补课少了、书包轻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大了,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多了。相应而言,时代改革的需要,对于学校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能完成基础教学材料的施教,更要能够提升教学材料对于学生的影响,挖掘其中的创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育。此外,更要求教师在其他各个方面,甚至在课外,运用更加新颖现代的手段,着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师的要求,必须要做到人人创新,摒弃陈旧。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课外活动创造性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似“简”非“简”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