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2018-11-30 13:50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半圆归纳法证明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黄 敏

高中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复杂、抽象,特别是证明类题目深奥难懂,证明过程也是复杂多变,可应用数学归纳法来辅助证明。数学归纳法属于证明方法的一种,一般用来证明某一给定命题在局部或整个自然数范围内成立。在高中数学中应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证明题变得具体与简单,帮助学生快速证明,让他们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

一、几何命题应用数学归纳法,切实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解题是学生巩固理解和深化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几何类问题,常规方法很难解决,这就需应用特殊至一般的解题方法来处理。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应用数学归纳法分析和解决几何命题,先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猜想得出一般性结论,之后再把一般性结论应用至假设条件上,实现从特殊值内容上的论证,并检验特殊性结论是否成立,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有n个半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m上,其中这些半圆两两相交,而且都位于直线m的同一侧,那么这些交点能够将半圆划分成多少段圆弧?解析:假设这些交点能够把半圆最多相互划分成f(n)段圆弧,采用从特殊至一般的解题模式,逐步深入进行解析。第一种情况:如果n=2,那么两个半圆有一个交点,可以把圆弧分成4段,即为f(2)=4=22。第二种情况:如果n=4,那么一共有4个半圆,它们有6个交点,能够把圆弧划分成16段,即为f(4)=16=42。以此为基础,大胆猜想n个半圆能够将圆弧划分成f(n)=n2段。通过以上猜想和论证,学生能够清晰发现:当满足题目条件时的n个半圆,会被这些两两相交半圆的交点划分成n2段圆弧。

上述案例,在解决该类问题时找出几何元素十分关键,明确几何数量所增加的内容,从数据处理和几何图形两个方面切入,探究其中包含的规律,应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将归纳法与几何图形相结合,让学生在几何图形阅读与审视的过程中,学会筛选有效信息,并把信息与思想相对接,达成思想与模型的融合,真正在训练中感受归纳思想的应用与特点。

二、证明问题运用数学归纳法,着重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不等式属于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在证明有关不等式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归纳法辅助证明,借此优化整个证明过程,真正提升他们的解题速度与准确性。高中生在证明不等式问题时,假如进行直接证明,他们往往面临较大的证明难度。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数学归纳法切入,灵活利用不等式中的可加性和传递性,假设各类特征或关系,着重指导他们的解题方法,使其快速证明问题。

比如:已知n是正整数,当n个整数a1,a2,a3……an的乘积为1,尝试证明a1+a2+a3+……+an≥n。解析:如果n=1,能够得出a1=1,那么命题成立。假设:n的值是k时命题仍然成立,假如k个正数的相乘结果是1,那么a1+a2+……+ak≥k。当n的值是k+1时,根据题意如果k+1个正数相同,那么它们都是1,和是k+1,能够证明命题成立。假如k+1个正数不完全相等,其中一定有小于1或大于1的数,这与a1×a2×a3×……×ak+1=1相矛盾。能够假设a1>1,a2<1,把a1×a2的积当成一个数,利用数学归纳法中的结论,得出a1+a2+……+ak+ak+1-1≥k,推理得到:a1+a2+……+ak+ak+1≥k+1,即为当n=k+1时,假设成立。

如此,在处理证明类问题时,学生应当具备开放性的视野,不能局限于纯粹的计算内容上,要结合数学概念,从假设出发推至目标,最终借助数学归纳法的优势顺利解题。思想与方法是有限的,但是题目却是无限的,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巧妙灵活地应用思想来诊断题目中的问题,提升审视高度。

三、论证问题采用数学归纳法,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

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过程中,论证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论证时,可以引领他们采用数学归纳法,使其梳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在处理论证类问题过程中,数学归纳法主要体现在解题步骤分析方面,以此确保数学归纳法的合理应用。在高中数学试题中,论证类问题一般有两种,其一是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法先假设后证明,其二是无法使用数学归纳法,教师需有目的性地进行科学引导。

例如:在数列{an}中各项都不是0,其中前n项的和是Sn,a1=1,且Sn=×an×an+1,那么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什么?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能够轻松推理出a2=2,a3=3,a4=4……an=n的结论。当n=1时,a1=1成立。此时,能够假设n的值是m,a1=1与Sm=m(m+1)成立,即为当m的值是n+1时,Sm=×am×am+1成立,amannN进一步推断出m+1=2+1。因此,n=在 ∈ *的情况下均能够判定成立。此外,在论证该类题目过程中,假如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不够多,教师需先帮助学生确定整体解题思路,明确题目中的数列是等比数列还是等差数列,让他们在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梳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从而求出正确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解析论证类问题过程中,采用数学归纳法,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出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错误解题思路的出现,引领他们分析和探索问题的本质。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数学归纳法,教师需坚持开放性的教学原则,从实际知识特点和内容切入,结合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学习意识,全面优化教学策略,引导他们恰当采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几何问题、证明问题和论证问题等。而教师在课前更要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高考题目,精选、精练、精讲每道题目,并启发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最终达成授之以渔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半圆归纳法证明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会变形的神奇半圆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半圆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
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