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儿童 把握时机
——由蚯蚓引发的探索学习

2018-11-30 14:17
好家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凯凯熙熙种植园

文 赵 锦

一、偶遇蚯蚓

(一)案例记录:发现蚯蚓

雨后的第二天,孩子们来到种植园地松土。突然,凯凯发现了蚯蚓,于是他大叫:“哇,蚯蚓!有条蚯蚓!”熙熙说:“快看,它在动!”其他孩子也都跑过来,围着蚯蚓边看边聊。

又过了几天,雨后初晴,地上还有些湿漉漉的,孩子们来到管箱区游戏,辰辰发现了地上有一条被踩过的蚯蚓:“老师快来看,这里有一条蚯蚓。”“我看到蚯蚓出血了。”熙熙同情地看着蚯蚓说。“我们给蚯蚓盖房子吧!”于是,他们拿来纸管罩住蚯蚓。更多的孩子被吸引过来,他们围着蚯蚓讨论着:“我们不能伤害蚯蚓,因为它们可以松土。”

(二)讨论:蚯蚓知多少

孩子们对蚯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蚯蚓。于是,我组织了一次集体讨论活动“蚯蚓长什么样?”孩子们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老师,蚯蚓是细细长长的。”“蚯蚓的头是尖尖的。”……

不一会儿,孩子们的讨论更多地落在了“疑问”上:“蚯蚓有眼睛吗?”“蚯蚓没有手和脚吧?”“蚯蚓也没有嘴巴。”“可是,蚯蚓没有嘴巴怎么吃东西的啊?”“蚯蚓的家在哪里?”……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请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从书上、网上寻找答案。

二、走进蚯蚓的世界

(一)沙水区找蚯蚓

今天孩子们来到沙水区进行游戏,奇奇对凯凯说:“我们来挖蚯蚓吧。”辰辰也加入了他们。奇奇挖了一个大洞说:“怎么还没有蚯蚓?”辰辰说:“我们再挖,它们肯定还在下面。”他们继续挖,这时凯凯说:“不对,蚯蚓是住在泥土里的,不住在沙里。”

(二)寻找蚯蚓的家

蚯蚓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孩子们很想知道。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种植园。轩轩指着种植园翻过的泥土说:“这里有个很大的洞,蚯蚓肯定住在这个洞里。”凯凯说: “不对,蚯蚓没有手没有脚,怎么挖洞啊?”孩子们在种植园没有收获,于是转移阵地,来到小山坡旁,找了好久,还是一条蚯蚓也没有发现,这时昊昊说:“蚯蚓的家在泥土里面,要挖好深才能找到蚯蚓。”

(三)挖蚯蚓

根据孩子们的提议,我给他们拿来了铲子、锄头等工具,带他们去外面挖蚯蚓。我们来到上次发现蚯蚓的地方,孩子们挖了起来。凯凯说:“老师,这太硬了挖不动。”志瑜说:“我来帮你一起挖吧。”昊昊说:“蚯蚓是在湿湿、软软的地方的。上次我在滑滑梯的下面发现了蚯蚓。”于是,他走到了滑滑梯下面挖,挖了一会,说:“这里太干了,蚯蚓不喜欢。”“我来浇点水吧。”昊昊拿来了水壶开始浇水。最后,孩子们还是没有挖到蚯蚓。这时已经快放学了,孩子们失望地说:“都挖到放学了,也没挖到蚯蚓。”于是,我请家长带孩子在家附近找蚯蚓,第二天就有很多孩子带来了小蚯蚓。我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将家长挖蚯蚓的照片给孩子们看,有的家长在墙角边挖到了蚯蚓,有的家长在小河边找到了蚯蚓……孩子们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带着对蚯蚓的浓厚兴趣,孩子们通过找蚯蚓的活动,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中构建新经验,不断发现蚯蚓的生活习性,知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这种经验的获得是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其中一些孩子会将爸爸妈妈告诉他的经验迁移到探索蚯蚓的过程中来,为他们进一步寻找蚯蚓拓宽了思路。

三、延续兴趣,深入了解蚯蚓

(一)阅读蚯蚓

为了延续孩子们的兴趣,老师找来了许多关于蚯蚓的绘本供他们阅读,如:《蚯蚓的日记》《了不起的底下工作者》《蚯蚓的天空》《爱帮忙的超级蚯蚓》等。孩子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阅读、交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蚯蚓的兴趣。

(二)画蚯蚓,用图画表征对蚯蚓的了解

阅读完绘本后,孩子们开始讨论“蚯蚓喜欢吃什么”。辰辰说:“蚯蚓喜欢吃泥土。”悦悦说:“蚯蚓爱吃草。”熙熙说:“蚯蚓喜欢吃项链。”凯凯说:“不对,蚯蚓喜欢吃报纸。”诺诺说:“蚯蚓爱吃虫子、苍蝇。”翰翰说:“蚯蚓爱吃掉下来的树叶。”孩子们众说纷纭,他们大胆地猜测着。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纸和笔,请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讲给好朋友听。

(三)创设蚯蚓的主题环境

环境是孩子的第二位老师,我将孩子们探索蚯蚓的过程以及孩子的作品、照片和讨论的文字内容都展示在班级主题环境中,孩子们经常在这一环境中讨论着,在与环境的对话中不断构建新经验,发现新问题。

“走进蚯蚓的世界”这一探索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为研究蚯蚓提供了条件。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蚯蚓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并为幼儿提供图片、有关蚯蚓的绘本以及挖土工具等支持孩子的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蚯蚓的秘密,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通过拍照、图画等方式积累有趣的探索过程。老师的支持和认可,为孩子们的深入探究提供了可能,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愿望。

一只蚯蚓,引发孩子们的许多疑问和讨论,而这正是他们求得知识的原动力。这种动力让教师深深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乐于深入孩子们的生活,注意倾听他们的谈话,及时发现,恰当引导,就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愿望。

猜你喜欢
凯凯熙熙种植园
平乐十八酿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诅咒”风波
“班霸”改良记
发脾气的凯凯
“失踪”的进区卡
浅析16—18世纪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回避型:行为退缩,心理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