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鲫高饲料转化率家系的筛选

2018-12-05 06:09
河南水产 2018年5期
关键词:家系均值群体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淇河鲫 (Carassius auratus var.Qihe), 俗称 “双背”鲫[1],产于河南淇河中下游,天然三倍体雌核发育,隶属鲤形目 (Cypriniformes)、鲤科 (Cyprinidae)、鲫属 (Carassius)。体型丰满,鳞片颜色与鲤相似,略呈金黄色。淇河鲫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鲜美,自古就 “以其食鱼,唯淇之鲫”的记载,在古代曾被列为贡品[2],属于河南省特有的名贵地方鱼类。然而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资源逐渐减少,淇河鲫的养殖产业也受到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展淇河鲫的选育工作势在必行[3]。

家系选育是选择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持续性的、有计划的对育种群体进行筛选和淘汰,从而使群体内与目标形状相关的基因频率大幅度增加,以达到提高和稳定主要目标经济性状的目的[4]。在淇河鲫的选育研究中,王磊等[5]以4个鲤群体和1个淇河鲫群体为亲本建立了19个家系,通过生长实验揭示了淇河鲫产生变异的来源,为淇河鲫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了选育出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淇河鲫家系,本研究以王磊等[5]的家系为材料,对部分家系的饲料系数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出同时具有生长速度快和饲料系数低两个特性的家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来源

实验所用的雌性亲本为河南师范大学保存的淇河鲫群体,雄性亲本分别为超级鲤群体、河南省黄河鲤鱼良种场黄河鲤群体 (位置位于武陟县詹店镇,故简称 “詹店黄河鲤”)、河南省水产良种繁育场黄河鲤群体 (简称 “良种场黄河鲤”)、楚楼水库黄河鲤群体和河南师范大学保存的淇河鲫群体。亲鱼的养殖和繁殖等均在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养殖基地完成。

1.2 家系建立

本研究通过干法授精的方法共建立家系19个,对家系进行标准化养殖,待家系长至7月龄时,从中挑选9个家系 (表1)作为本次实验的家系。

注:QH代表淇河鲫群体;SC代表超级鲤群体;LZC代表良种场黄河鲤;CL代表楚楼水库黄河鲤群体;ZD代表詹店黄河鲤。

1.3 实验分组及饲养管理

从9个家系中各选取60尾形态大致相同、大小均匀的淇河鲫鱼苗分成3组进行实验,在实验前测量每条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实验期间定时、定点、定量投喂,投喂结束后等待20分钟将残饵捞出放入相应的袋子中,为减少室温对饲料的影响,将装有残饵的袋子放入冰柜中冷冻保存。饲养实验结束时,停止对实验鱼的投喂,使其空腹24h,再对每个家系中实验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测量,同时将残饵放入烘箱内进行烘干、称重,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净增体质量、摄食量、饲料系数 (FCR)、饲料转化率 (FCE),计算公式如下:

净增体质量=实验末体质量-实验初体质量

摄食量=饲料质量=投喂饲料总质量-残饵质量

FCR=Id/(W-W0)[6]

FCE=(W-W0)/Id*100%[7]

其中W0为初始体质量 (g),W为终末体质量(g), Id为实验期间摄食量 (g)。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ecl和SPSS22.0软件比较不同家系间的净增体质量、饲料系数和摄食量及它们之间的Pearson系数。

2 实验结果

2.1 各家系的生长性能比较分析

经过8周的养殖实验,9个淇河鲫家系的各项生长指标见表2。实验前,9个家系的体长均值为7.27±0.69cm, 范围在 5.63cm~8.33cm, 其中 20号家系的体长均值最大;9个家系的体质量均值为10.92±2.88g,范围在5.37g~16.30g;实验后,9个家系的体长均值为 7.99±0.76cm,范围在 6.68cm~8.80cm,其中体长最长的家系是20号;9个家系的体质量均值为16.97±4.16g,范围在10.00g~21.97g,体质量最重的家系是20号。

比较实验前后各个家系3个平行组的平均体质量,体质量净增重从87.39g到162.51g不等。将净增重值处于中间的27号家系设为对照组,5号和15号家系显著高于对照组;12号家系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发现,在实验阶段生长速度最快的家系为15号家系。

表2 实验前后的体长、体质量、净增重(平均值±标准差)Table 2 Body length、body weight and net weight gain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The mean value± standard deviation)

2.2 饲料系数分析

各家系所消耗的饲料以及饲料系数见表3。各家系消耗的饲料平均值为185.34±4.81g,范围在166.47g~200.05g;各个家系的饲料系数的平均值为1.74±0.24,范围在1.38~2.57,以饲料系数均值为中间的20号家系为对照组,12号家系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最低的是15号家系,最高的是12号家系。

Pearson相关性检测 (如表3)显示饲料系数与净增体质量两者极显著负相关 (P<0.01),说明饲料系数越低,淇河鲫家系体质量增长越快。

表3 实验后的净增体质量、摄食量、饲料系数(平均值±标准差)Table3 The net weight gain,food intake,and feed coefficient after the experiment(The mean value±standard deviation)

表4 不同性状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Table 4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ifferent traits

3 讨论

本研究以饲料转化率为主要选育指标,通过对9个淇河鲫家系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揭示了不同家系饲料转化率与其生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淇河鲫家系的净增体质量与摄食量呈正相关,与饲料系数呈负相关,并筛选出饲料转化率高且生长快速的15号家系。

家系选育是一种常见且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在国内外应用广泛[8]。在国际上家系选育应用最多的鳟鲑鱼类,而我国在罗非鱼 (Oreochromis spp)[9]、鲤[10]和虹鳟[11](Oncorhynchus mykiss)等鱼类中进行了相关研究。一般来说,家系选育是将研究对象的生长速度和体质量做为主要的目的性状。然而,饲料系数也是选育过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本研究以净增体质量均值为中间值的27号家系为对照组,对各家系始末生长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实验阶段生长速度最快的为15号家系。以饲料系数均值为中间的20号家系为对照组,通过分析比较各家系的饲料系数,得出净增体质量与饲料系数为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家系选育对降低饵料系数可能发挥着积极作用。总之,本研究揭示了淇河鲫生长与饲料系数之间的关系,为培育具有快速生长和低饲料系数的淇河鲫家系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家系均值群体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湿地松种子园家系生长表现
长白落叶松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