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河滩地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措施及发展建议

2018-12-05 07:21付康军常建斌
中国果菜 2018年11期
关键词:芮城县真叶整枝

付康军,常建斌

(山西省芮城县农业委员会,山西芮城044600)

芮城县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中游“金三角”,区位优势独特,北依条山,南临黄河,河滩地1万hm2左右,河滩地光、热、水、气资源丰富,土壤质地松软,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主,生产潜力巨大,适宜规模发展芦笋、莲菜、西瓜、山药、紫菊芋等经济作物。近年来,芮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整合滩地闲置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河滩特色产业,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河滩地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使大棚西瓜面积迅速扩大,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但因种植分散、栽培模式落后、品种杂、劳动力强度大、品牌经营意识淡薄、管理技术跟不上市场需求等因素,难以发挥芮城河滩地大棚西瓜生产优势。本文介绍了河滩地大棚西瓜栽培要点及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指导河滩地大棚西瓜规模化、简约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1 主要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河滩地早春茬大棚西瓜宜选择耐低温、耐弱光、耐湿、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及受市场欢迎的品种。如早佳84-24、京欣一号、帅童(小型礼品西瓜)等。

1.2 嫁接育苗

为解决重茬连作障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增产增效,推广采用嫁接育苗技术。

育苗时间:2月下旬~3月上旬,砧木比接穗早播3~5 d。

砧木播种:选择抗逆性强、共生性好、抗西瓜根部病害、嫁接亲和力强的专用葫芦和南瓜砧木品种,种子经晾晒(3~5 h)、温汤浸种、晾晒、变温催芽及低温处理后播种于消毒后且清水冲洗干净的50孔的标准黑色穴盘中,通过水肥、温湿度及病虫害管理,培育待嫁接的壮苗。

接穗播种:种子经晒种(4~5 h)、浸种(5~6 h)后播种于平底育苗盘中(长×宽×高=60 cm×24 cm×5 cm),放入催芽箱催芽,覆盖地膜,白天温度28~30℃,夜间18~20℃,75%露白时降温,控温控水控湿让其转绿,准备嫁接。

嫁接:砧木第一片真叶展开,第二片真叶刚露心,茎粗 2.5~3 mm,苗龄 11~15 d 时;接穗子叶展平、变绿,茎粗2.5~3 mm,苗龄3~4 d;嫁接前一天淋透水,选择晴天在遮光条件下进行嫁接。

使用插接法:从砧木真叶一侧剔除真叶和生长点,用竹签紧贴砧木子叶基部的内侧,向另一子叶基部的下方斜刺一孔(角度60°),不可刺破表皮,深度约0.8~1.0 cm。取一接穗,在子叶下部1.5 cm处用刀片斜切一楔形面,长度大致与砧木刺孔的深度相同。从砧木上拔出竹签,迅速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刺孔中,嫁接完毕。将苗盘整齐排列在苗床中,盖好地膜保湿[1]。

嫁接苗的管理:嫁接后前2~3 d,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晴天要全日遮光,阴雨天可不遮光,以后逐渐增加通风及早晚见光时间。前6~7d,白天保持25~28℃,夜间20~22℃,7 d后伤口愈合,嫁接苗不再萎蔫,白天温度 22~30℃,夜间 16~20℃,湿度50%~60%,5~7 d浇一次肥水,可喷施植物复壮剂增强抗逆性,两片真叶后开始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2~3叶一心,叶片深绿肥厚,茎粗3.5~4 mm,根系粗壮发达,无病虫害,苗龄27~32 d。定植前5~7 d浇一次透水并进行炼苗。

1.3 整地定植

整地施肥:整地要精细,底肥每667 m2施用农家肥1500~2000kg,商品有机肥 250 kg,撒施后深翻土 25~30 cm,条施土壤调理剂30~50 kg,生物菌剂25 kg,复合肥15 kg。

做畦:垄高18~20 cm,垄宽40 cm,同时铺设滴灌管覆盖黑色地膜,防除杂草,瓜苗距滴灌管10 cm左右[2],垄间步行道宽45~50 cm。

定植:地爬式栽培模式,用打孔器根据品种适宜定植株数和整枝方式按株行距挖好穴,选择晴天进行,定植时不可损伤叶片且要保持基质完整,定植深度以营养土表面埋入土中1 cm左右为宜,封土压实,浇定植水。

1.4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定植后7~8 d采用滴灌技术浇1次缓苗水,伸蔓期后结合追肥适量灌水,坐果期浇膨瓜水每667 m2随水追施配方速溶肥料12~15 kg,之后每隔12~15 d灌溉 15~20 m3水,并随水冲施肥料 10~15 kg,当瓜迅速膨大时重施磷、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成熟前7~10 d,应减少浇水,采收前3~5 d停止浇水施肥。

1.5 温度管理

西瓜各生理期的温度控制见表1。

表1 西瓜各生理期的温度控制(℃)Table 1 Temperature control of watermelon at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tages(℃)

1.6 整枝

整枝方式采用二蔓整枝或三蔓整枝,即在主蔓长到35 cm以上时双蔓整枝,在基部选留一个健壮侧蔓;三蔓整枝留2个健壮侧蔓作为副蔓或预备蔓,其余侧蔓一概去除。生产上建议采用双蔓整枝,整枝一般在坐瓜前进行,当瓜开始迅速膨大时,可进行摘心防止营养生长过旺[3]。

1.7 压蔓

为使瓜蔓分布均匀,防止互相缠绕,采用明压法压蔓,当主蔓长到50~60 cm,侧蔓15~20 cm时,在主蔓40~50 cm处,花后第2~3节进行压蔓。遇上雌花时,要在雌花的前后各留1~2片真叶以利坐果,时间应掌握在中午以后进行,果实开始膨大时,停止压蔓。在全生育期内一般压蔓4~5次。

1.8 蜜蜂授粉

大棚内50%西瓜植株第1雌花开放时,于傍晚在棚中央垄间放置高度20~30 cm的支架,其上放授粉蜂箱,蜜蜂授粉的适宜温度在18~30℃,授粉时夜晚温度不低于12℃,白天温度不高于35℃[4]。棚室通风口覆盖30目的防虫网,封严门口;授粉前一周和授粉期间禁止使用对蜜蜂有害的农药;操作人员应采取防范措施预防蜜蜂蛰咬;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1.9 定瓜

定瓜应在西瓜长到鸡蛋大小时于晴天上午进行,留瓜节位一般在12~15节,选留第二至第三雌花瓜[5]。

1.10 病虫害防治

芮城县春季大棚西瓜生产期间病虫发生较轻,在病虫防治上要按照绿色防控的要求,重点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和蚜虫,可利用黄板、蓝板、频振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进行诱杀、趋避,或利用性诱剂、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病害以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疫病为主,发病初期用烟雾剂烟熏防治,如需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雾化度高或分散性能优越的药械,做到早防早治,防烂瓜烂蔓,实现控病保产。

1.11 采收

当西瓜达到成熟标准时,根据品种特点和运销安排适时采收,在上午或傍晚进行。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前1~2 d检测农药残留,合格后方可采收,分级包装上市。

2 发展建议

2.1 科学利用河滩地种植西瓜

近年来,芮城县实施了土地提质改造工程,开发整理后的河滩地从“瘠薄涝洼地”变成了“经济高效田”,政府要因势利导,建立专项资金,支持西瓜大棚建设、新品种引进和栽培技术研究,推进河滩地种植业结构调整,改小麦、玉米种植为经济效益高的设施西瓜。多措并举促进河滩地有效流转,完善河滩地水、电、路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河滩地资源潜力,聚集土地、资金、劳动力、新技术和信息,实现西瓜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让西瓜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打造芮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典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2 建设绿色西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按照生产设施、示范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化要求在河滩优势区建设优质西瓜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制定西瓜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蜜蜂授粉、无菌化保鲜贮藏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膜下滴管节水技术,严格控制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量,建立全程质量追踪机制,推广“二维码”应用,引入物联网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控视频技术,进一步规范农业管理,确保种植品质。

2.3 培育壮大西瓜专业合作社,创建知名品牌

一是政府做好宣传引导。积极宣传西瓜产业发展典型,立足河滩地资源优势,举办西瓜产业技术专题培训班,引导种植户解放思想、抱团发展,转变散户种植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提高组织化程度。西瓜种植能手应认清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加强与大学或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带动周边农户联合经营,成立西瓜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组建西瓜协会,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优势,发展高端精品生态西瓜。三是全力创建知名品牌。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树立质量市场意识,依托农业会展平台对接经济发达地区,借助旅游景点资源及芮城县农业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营销电商平台,宣传推介品牌,拓宽销路,提升品牌知名度,让瓜农共享品牌优势。

猜你喜欢
芮城县真叶整枝
一个村庄的“碳中和”探索——芮城县庄上村以“光储直柔”技术打造全国首批零碳村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番茄植株整形的研究综述
基于日光温室的工业番茄育苗气象条件分析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番茄整枝有技巧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芮城县:开展“党章党规、系列讲话”诵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