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伤病与训练现状之研究

2018-12-06 08:50
运动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伤病教练员负荷

田 芳

(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北京 102612)

基础训练时技术、战术、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应用训练的前提。对于青少年来说基础训练时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青少年专项运动能力和延长运动寿命的保障。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关键的问题。体育运动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但是受伤是越普遍的问题。自行车运动在1896年被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正常比赛项目,这种运动最早流行于欧洲国家,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落后一些。

关于对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进行更加合理的训练这一话题,一直是自行车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些立志为国家从小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教练、研究人员和其他有识之士曾为此进行专门的研究、探讨和做过一定周期的教学训练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然而,在实践中有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讨。例如,一些“少年冠军”,他们在少年时期表现出了很高的运动水平,但成年后运动成绩却停滞不前,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因此,一些人认为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不宜承受过大的训练负荷,不能过早地进行早期的专门化训练。另有相当一部分人则认为儿童少年不仅要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而且十分必要。然而,国内针对许多成功的训练实践表明了更多专门人士的观点,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是问题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自行车训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笔者担任北京自行车队中专女子运动员的教练长达5年,根据这些经验,本文对青少年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方案,以期为青少年自行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市市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伤病与训练的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照《中国青少年自行车训练教学大纲》,查阅与运动员基础训练的专业基本技术、机能、车感等相关资料,查阅与运动员有关运动损伤的资料训练方法。

1.2.2 问卷调查法 向自行车教练员调查关于自行车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伤病情况。向医护管理人员询问受试者伤病程度及对今后自行车训练的伤病情况。向家长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动员的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北京自行车队女青少年运动员10名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运动员文化程度为初中,二级水平,年龄在14~16岁之间。其身高、体重如表1所示。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市不同地区运动员损伤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作为为北京自行车队输送运动员大户的基层密云区体校,青少年的自行车运动训练现状可谓有喜有忧,可喜的是相比于怀柔区、昌平区、通州区等而言,密云区的生源还算可以;可忧的是青少年训练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输送到二级中专班后,多数运动员有腰肌劳损和膝伤的现象,所以对于笔者来讲,要花更多的时间用一些无负荷重量的力量训练方法来弥补她们的腰肌力量和膝盖损伤,原本在基层运用的身体素质训练手段,到二级中专班时才能使用。原本到二级中专班的年龄段队员要担负一定重量负荷的力量训练手段的,笔者无法实施。因为这些原因,笔者要巩固最少1年的无负荷重量力量训练后,才可以逐步过渡到负荷重量的力量训练。但有时到中二刚要加重一些负荷重量力量时,又面临一线要选拔走。到一线的训练基本以专项为主,在身体素质力量没有巩固的情况下,往往容易腰伤旧犯,使运动员无法忍受,心生不练的念头。

表1 受试者基本信息

2.2 运动员损伤情况

10名队员中,张林霞、马文钰、崔宇航3名运动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王悦,其余队员进队时,没有一点腰腹肌的基础,而且膝盖有伤。张林霞在中专班训练3年进入一线,马文钰、齐缘梦、王静在中专班训练4年进入一线,张静思在中专班训练3年进入一线船队。王悦在14岁时膝关节开始受伤,现在17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带动腿发麻,不能再从事专业性的运动训练,导致的原因是训练时超负荷的力量训练。

由结果可以看出,女性运动员的损伤大多发生在腰部,大多是以反复的慢性损伤为主,急性损伤较少。其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2个方面:(1)训练中缺乏必要的保护,通过致伤原因的调查发现,专项训练是导致伤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受伤的运动员其基本素质能力确实有一些缺陷,导致其在专项训练时容易受到伤害。基本运动素质主要包括力量、耐力、柔韧、速度和灵敏5个方面。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但也是脆弱期。其肌肉力量还在生长阶段,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心血管、心脏体积容积较小,女性青少年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发展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加的不平衡。(2)肌肉力量差、柔韧素质不足是导致受伤的重要原因。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只注重了力量性的训练,忽视了其他基本素质的训练,导致基本素质之间的训练不协调。

2.3 运动员训练结果

训练安排不合理,在恢复性训练中,如果力量和专项训练偏大或偏急,易导致肌肉僵硬、疼痛,甚至是肌肉拉伤,肌肉劳损。因此,在训练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运动员的各项基本素质能力和专项共同协调发展。以密云区1堂训练课的安排情况为例,如表2所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北京市密云区在青少年自行车运动训练方面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而且教练员对待训练比赛的目的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

表2 受试者基本信息

3.1.2 北京市密云区青少年自行车项目训练手段单一,不重视全面素质发展。

3.2 建 议

3.2.1 提高教练员业务素质,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并对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

3.2.2 多数家长不同意孩子从事体育行业,一般都是孩子自身坚持,而运动员进入少体校后,往往学业会丢失一些,所以希望我们培养的运动员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不要出现伤病,即使本项目的一线教练没有相中,还可以择项,给运动员创造出路。

3.2.3 巩固好基础训练的地基,让运动员减少伤病的困扰,衔接好少年、青年、成年的过渡,为北京自行车一线队伍培养输送人才。

猜你喜欢
伤病教练员负荷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射击运动员伤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探索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生如夏花
冰球运动员伤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