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8-12-06 08:50
运动 2018年16期
关键词:游戏规则实验班身体素质

李 婷

(泰州实验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以体育游戏为主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发展趋势,在体育游戏中不仅能够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学而不厌。实验前,先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主要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跳绳、50m跑、400m跑7个项目。在对泰州实验学生四年级5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之后,选取体质测试数据最为相近的2个班级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分别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和传统授课2种方式进行教学,其中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主要以四年级跑的单元教学内容和跳的单元教学内容为主,实验班的教学形式需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各类相关的体育游戏进行,传统班即根据传统的教学形式展开。实验后, 个班级的学生体质数据重新进行测试,将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体育游戏授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1 跑类教学内容体育游戏设计

跑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短距离跑主要锻炼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及身体灵敏素质,长距离跑的练习主要对学生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协调性及心肺功能有一定的提升。

1.1 短跑类体育游戏设计

1.1.1 游戏:抓尾巴 游戏准备:每名学生自备红领巾一条,设置出发线2条(顺向间距5m),终点线1条(距离中间的出发线25m),线条顺序为第一出发线、第二出发线、终点线。(图1)

游戏目标:促进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速度素质的提升。

游戏方法:将学生成四列横队排布,平均分成4排,1、2排为一组,3、4排为一组,分2组进行游戏。游戏双方分立2条起点线后,将预先准备好的红领巾固定于腰后(可以轻松拉扯掉为宜)。当教师发出开始口令后,游戏双方同时出发,位于第1出发线的同学迅速追赶第2出发线出发的同学,并设法抓前面同学的红领巾,直到冲过终点为止。完成游戏后,2队从两侧有序回到队伍中,下一轮交换出发位置。

游戏规则:按规则进行,冲过终点线后不能再抓红领巾。

图1 场地示意图

1.1.2 游戏:森林大冒险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设置各种障碍物若干。

游戏目标:提高学生快速反应及团队协作意识。

游戏方法:将学生平均分为多个组,每组选举1名组长,各小组按照指定路线穿越森林,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协同完成。

游戏规则:按照指定路线行进,不得擅自脱离团队。

1.1.3 游戏:铁烧饼(也适用中长跑)游戏准备:在一片较为平整的场地上绘制一个直径为5m的圆圈。

游戏目标:提高学生跑的能力,发展变相跑和变速跑能力,促进心肺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组,不同组的2人前后间隔一步,面向圆心对齐站立,形成双层圆圈。在参加者中选出2人,一人逃跑、一人追击。逃跑者与追击者可以在圆圈内外及各组之间任意穿插,追逐过程中,追击者触碰到逃跑者身体的任何部位,2人身份互换。当逃跑者选择了任何一组,并贴在了靠近圆心,即内圈站立,者前方,逃跑者身份被该组远离圆心,即外圈站立者获得,游戏继续。

游戏规则:逃跑者必须贴在靠近圆心者前方才能解脱。逃跑者最多可以在圆圈外2m以内活动,超过界限按被抓处理。追逐者和逃跑者身份互换缓冲时间为3~5s,即新一轮追逐需要在3~5s后开始。

1.2 中长跑类体育游戏设计

1.2.1 游戏:闪电快运 游戏准备:水、水杯、水瓶、水桶。

游戏目标: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发展学生快速反应和平稳跑动能力。

游戏方法:各参赛队按照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开始信号发出后,拿空杯在水桶中取水,以最快速度向折返点跑动,将水倒入折返点处的水瓶处,返回起点将空杯交给下一名队员,依次进行。比赛时间为3min,各队水瓶中水量多的队伍名次列前。

游戏规则:每队队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违反者罚停10s。

1.2.2 游戏:吹风车( 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将一架风车规定在地面上,在距离风车0.5m、1m、1.5m、2m处分别画出站立线。

游戏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心肺功能。

游戏方法:将学生平均分为2组,前后站立。游戏开始,第1名学生站在0.5m处向风车吹起,风车转动1周加1分,可以退到1m处重复,如果不能使风车转动即停止挑战,本队第2位同学开始挑战,方法如同第一人,如果可以吹动可以再向后退,同时分值提升,依次为1、2、3、4分。

游戏规则:参与者不得越线,身体任何部位越线都算作违规。

2 跳类教学内容体育游戏设计

2.1 游戏:袋鼠跳跳跳

游戏准备:气压较低的小足球、接力棒。

游戏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跳跃能力。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分为2个小队,相距15m面对面站立。每队第1人持接力棒,将小足球夹在两踝之间。在比赛开始指令发出后,以袋鼠跳的方式向同组对面队员跳去。对面队员接到接力棒后,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比赛,当本队最后一名队员完成比赛时用时少的名次列前。

游戏规则:在袋鼠跳过程中,若球落地,必须在原地夹好后再进行游戏,否则成绩无效。

2.2 游戏:跑跳交替

游戏准备:距离起跑线15m处,并排设置3个直径为1m的圆圈,圈内设跳绳1根。

游戏目标:提高学生跳跃能力、发展学速度素质和敏捷素质。

游戏方法:将学生平均分为3队,每队呈纵队列于起跑线上。开始信号发出后,各队第一名同学快速向圆圈跑进,进圈后完成10次跳绳,将跳绳归位,迅速跑回起点通过击掌与下一名同学完成交接,按照规则依次进行。最先完成比赛的队伍获胜。

游戏规则:跳绳结束后,绳子必须归位,不得丢于圈外。两人交接必须先击掌。

3 授课形式

实验班教学形式按照图2进行。

图2 实验班教学形式

表1 实验班实验前后数据对比

表2 对照班实验前后数据对比表

4 实验数据的收集及对比

2个单元教学内容完成后,对参加实验的2个班级重新进行体质测试数据的收集。在测试的过程中,采用的测试方法和环境均与实验前相同,认真完成数据的收集。完成数据的收集后,将各组数据进行梳理,为了方便研究,将班级学生的数据取平均值,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后,学生的体质测试均有提高。从表1、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实验前后增长比较高,对照班的各项指标数据虽然有了提升,但与实验班相比,增长比例相对较低。从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意注意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而且爱争强好胜,同学之间容易产生比较心理。同时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由此可见,以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授课,不仅能够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而且在游戏中能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及互帮互助的精神,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心理,让他们从内心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的锻炼中。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也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5 结 论

5.1 体育游戏的教学更受学生的欢迎,通过体育游戏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同时提高学生心肺功能。

5.2 在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中,应以体育游戏为主,在课堂中教师应不断探索体育游戏新形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以安全第一为前提,保障学生健康锻炼。

猜你喜欢
游戏规则实验班身体素质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锻炼
新发现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游戏规则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