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的几种方法

2018-12-14 10:35陈红梅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自然段课文文章

陈红梅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通过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文章大意,进而加强对语文学习的体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阅读 方法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通过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文章大意,进而加强对语文学习的体验。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经典的阅读方法,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阅读方法,那么相信阅读效率会事半功倍。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几种方法展开简单的介绍。

一、对人物描写类文章的阅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当中,有许多关于人物描写类的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们能够发现文本中对人物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细节有丰富的描写,这些描写往往能够直接反映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那么在面对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呢?首先,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进行分析,因为外貌描写不仅仅能够刻画出人物的外在形象,还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对动作描写进行重点分析,一般来说,细腻的动作描写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自身特点,分析一些动作描写中的词汇更能够对人物有更深的印象。最后,教师还应当向学生教授一些分析心理活动的方法。只有把握住人物的心理活动才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分析心理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社会环境,设身处地的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且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与洪教头初次相见的时候,课文中有一句对洪教头的外貌描写——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我指导学生对这部分语段进行朗读,重点读出“挺”和“歪”的感覺。朗读至此,我引导学生思考:洪教头给我们怎样的印象?在大家的众说纷纭下,总结出洪教头的几个特点,骄傲、没礼貌、无礼,一出场就想要显示自己的威风吓住林冲。随后,我对学生的这些说法进行了融合,将大家所说的词语归纳起来,那就是:狂妄。这样,人物形象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

二、对记事类文章的阅读

除了人物描写的文章之外,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内容都与记事类文章相关。阅读记事类的文章,实际上并不难,只要学生掌握好几种典型的阅读方法,就能够将文章读透,读懂。首先,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弄清楚记事类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在记事类文章当中,可能不仅仅记录了一件事,在这种多件事融合的文章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作者的叙述顺序,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事情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最后,还需要弄清楚文章是在进行议论还是在抒情,一般来说在叙事类文章中,作者都会对自己的感情和认知进行描述,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这部分内容,深入体会和感受。

以《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为例,为了促进学生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深入了解文章内容。首先,我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略读,标出自然段,并将文章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划分。在我的指导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下,大家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文章一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段,前一段是1-5自然段,后一段是6、7自然段。第一段又可分为三层,1-3自然段写1405年7月11日,在苏州府刘家港码头,郑和受命第一次率船队准备出使西洋时的壮观场面,4自然段写郑和与所到国家的人民进行有好交往,5自然段写郑和在航行途中多次战胜狂风巨浪和海盗袭击等凶险。通过阅读,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了整体全面的把握。

三、对写景类文章的阅读

写景类的文章主要以描绘地理环境和山川风貌为中心,从作者细腻的笔触能够为我们刻画出一幅幅风景壮丽的画面。在指导学生对这类文章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两个要素。一是通篇文章都在写景物,这样的文章往往反映景物的状态和作用。二是作者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文章需要注重景色的特点,结合文章来分析景物与作者的情感。情景结合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对这类文章进行研究。阅读时,要注重分析写景的顺序以及描写顺序,只有抓住顺序才能够轻松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分析作者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思想感情。

以《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为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阅读,找到作者的写作顺序。从空间上看,课文中有这样的线索: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这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描写顺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次要描写顺序,也就是时间顺序:黄昏——晚饭后——夜间。这篇文章全文扣住了一个“听”字,我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听”这个关键精选材料,深刻感悟作者在自身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中透露出的对人生的见解。

阅读教学确实存在一些能够提高效率的方法,笔者在上面提到的这些阅读方法都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制定出不一样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阅读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连军,尹志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6(29)

【2】金玲.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8(06)

【3】施春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中华少年,2018(02)

【4】苏艳军.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2018(02)

【5】方荣勇.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8(02)

【6】崔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

猜你喜欢
自然段课文文章
秋天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