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12-15 05:16孙莉莉孙立华胡思翠封东宁王一冰孙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紫癜肾炎过敏性

孙莉莉 孙立华 胡思翠 封东宁 王一冰 孙清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血管变应性炎症引起的皮肤及黏膜病变,是儿童常见血管炎之一,病情易反复、迁延,其引起的紫癜性肾炎(HSPN)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及预后[1]。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近年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2],但在 HSP 发病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白细胞介素因子仍未明确;在紫癜性肾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虽国内外有较多报道,但尚无定论[3,4]。因此,明确HSP及其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细胞因子,对于早期治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对HSP及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L-2、IL-6、IL-10、免疫球蛋白IgA及VCAM-1的测定,分析相关白细胞介素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gA表达的相关性, 比较无肾损害与肾损害患儿细胞因子的差异,确定在HSP及紫癜性肾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初次确诊为HSP并未接受治疗的50例患儿,男27例,女23例,年龄3~13岁,平均7.4岁。检测前均未接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HSP的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根据患儿是否存在肾脏损害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和无肾损害性紫癜(NO-HSPN组)。其中HSPN组17例,男10例,女7例;无肾损害组33例,男17例,女16例。17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紫癜性肾炎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50例,系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男29例,女21例,年龄3~13岁,平均7.3岁。两组男女比例、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标本收集 HSP 组与对照组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在 4℃ 下离心分离血清后立即送检。

1.2.2 检测方法 采用 ELISA 法(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测定血清 IL-2、IL-6、IL-10 及VCAM-1 浓度;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 IgA 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5.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IL-2、IL-6、IL-10及VCAM-1水平比较HSP患儿血清IL-2、IL-1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IgA 及 V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从NO-HSPN组随机选取17例患儿与HSPN组血清IL-2、IL-6、IL-10、IgA浓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VCAM-1浓度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表1 各组 IL-2、IL-6、IL-10、IgA 及 VCAM-1 水平比较(±s)

表1 各组 IL-2、IL-6、IL-10、IgA 及 VCAM-1 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 NO-HSPN 组比较,▲P<0.01

组别 IL-2(pg/ml) IL-6(pg/ml) IL-10(pg/ml) IgA(g/L) VCAM-1(μg/L)对照组(n=50) 4.0±1.5 1.5±0.4 2.7±1.4 1.4±0.5 1512.7±141.3 HSP 组(n=50) 3.8±1.4 3.4±1.7* 2.4±1.7 2.3±0.9* 1842.5±151.6*NO-HSPN(n=17) 3.9±1.6 3.6±1.8 2.6±1.6 2.5±1.2 1752.4±149.6 HSPN(n=17) 4.1±1.6 3.5±1.4 2.5±1.5 2.4±0.8 2102.1±171.1▲

2.2 血清白介素浓度与 IgA 及 VCAM-1 相关性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IL-6 与 IgA 水平呈正相关(r=0.52,P<0.05),其他血清白介素浓度与 IgA 及VCAM-1 均无相关性(P>0.05)。

3 讨论

HSP 是以大量 IgA 免疫复合物产生,并沉积在全身小血管壁,导致小血管内膜增生,并出现透明变性及坏死为主要病理征的坏死性小动脉炎。研究表明,HSP患儿CD4+T细胞亚型Th1类细胞因子水平降低,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5]。IL-2是Th1类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过敏性紫癜患儿IL-2水平较正常组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吴舒华等[6]报道一致,因此IL-2并非HSP发病的主要相关因子。Th2主要分泌IL-6、IL-10,调节体液免疫。本研究结果显示,HSP患儿血清IL-6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与IgA水平呈正相关,说明IL-6可能是导致HSP疾病的重要炎症因子之一, 其相关机制可能为:①IL-6可促进受刺激原激活的CD4+T细胞增殖生长,而CD4+T细胞的亚型Th2类细胞又可分泌IL-6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因此IL-6在此循环中起正反馈作用;②IL-6是B淋巴细胞分化产生抗体所必需的因子,能促进抗体IgA的合成和分泌[7],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过多地沉积在血管壁,激活补体,引起免疫损伤,与本研究血清IL-6与IgA水平呈正相关的结果相符合。虽然紫癜性肾炎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系膜区显著的IgA 沉积,但本研究中未发现紫癜性肾炎患儿与非肾损伤紫癜患儿的血浆IgA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紫癜性肾炎与血浆IgA水平可能无关,虽然IL-10由Th2分泌,但本研究中未见其显著升高,说明IL-10不是HSP发病的主要相关因子。

黏附分子VCAM-1与白细胞表面的整合素VLA-4结合,结合的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滚动时,能紧密黏附血管内皮并协助白细胞穿出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这一过程可造成肾小球变质、渗出和增生,从而出现水肿、高血压等临床症状[3,4]。本研究结果显示,HSP组与对照组相比VCAM-1显著升高,说明VCAM-1 升高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肾损伤与无肾损伤紫癜患儿相比VCAM-1显著升高,说明VCAM-1在过敏性紫癜肾损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仅有VCAM-1升高还不能造成肾损伤,必须达到一个浓度截点才能造成肾损害, 任少敏等[8]研究显示,血浆VCAM-1浓度达到1 980μg/L,可作为紫癜性肾损伤的重要截点,但其样本量较小,本研究未观察其浓度截点,对其浓度截点的确定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综上所述,异常增高的 IL-6 可能在HSP发病、免疫病理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深入研究 IL-6 在HSP 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为难治性 HSP 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VCAM-1 在紫癜性肾炎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目前还不能全面进行肾穿刺活检判定有无肾损害的情况下,检测血浆 VCAM-1 含量有可能成为过敏性紫癜发展成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但鉴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 尚待扩大样本后再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紫癜肾炎过敏性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