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2018-12-18 13:25张含勇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化学

张含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现在的初中生由于课业负担较重,课下可支配的时间较少,很少有机会走出校园去了解化学工业的发展成果.而化学科学以及化学工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教科书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越来越大,成为制约学生认知能力提高的障碍.因而,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知识面,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关心社会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要求的一种积极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事物总会有很大的好奇心,初三年级的学生在新学年会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化学.他们渴望新学科会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有趣的、更有意义的知识,同时也希望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以往学科中以“一张嘴和一支粉笔”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那么落实到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南国龙教授曾经这样说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方式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教师要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电教设备,如录音机、电视机、影碟机、投影仪、幻灯机、电脑等,通过全方位、立体的传送信息,让学生手、眼、耳、脑并用,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学习的知识.例如,我们在讲解有关污染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这样的教学虽直观,但只能以点带面地介绍污染.而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通过多方位的图像展示以及播音员的讲解来展示工业污染物对我们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污染的存在及其危害性,再通过利用化学方式对污染进行治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不但使环境保护意识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且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辅助实验教学

化学虽说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的限制,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有了多媒体技术,我们就可以使变化过程由“抽象”变为“形象”,有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实践中,化学实验装置必不可少,加强实验教学是新课标的强烈要求,现行实验类别很多,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趣味小实验等都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例如,在演示“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时,教师的讲解必须以实物或图片做辅助,但受仪器大小的限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看清楚,既费时效果又不好.在讲解“浓硫酸稀释”的问题时,教师反复强调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但学生没有感官的接触,印象不深刻.而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也不能做演示实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模拟,通过技术处理演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提高课堂信息容

为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输知识,电教设备的运用必不可少.例如,在复习课时,需要归纳、总结大量的知识点,做大量的习题.单纯依靠板书,一堂课时间也写不了多少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为教师节約时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整理知识、内化成知识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

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脑走进了校园.特别是“班班通” “人人通”工程的实现,不仅为我们课堂教学添翅加翼,也为我们提升自我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初中生见多识广,对教师的要求也高.如果教师停滞不前,就会跟不上学生日益提高的学习需求.相反,如果教师掌握了利用电脑制作动画或者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具有较强的TPACK能力,就可以让原本单调的课堂变得趣味化、人性化,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手段丰富了,就会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教学效果也会相应的提高.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再加上“科教兴国”的伟大策略,教育现代化的逐步实现,为教学发展的提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现代化硬件设施.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化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必将大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现教书育人的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化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