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2018-12-19 11:08吴金虎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吴金虎

摘要:对于教育,很早就谈到了兴趣碎语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古人留下的教人未见其兴趣,必不乐学。又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对学习的兴趣进行了说明和证明。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就是被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抓住,想要小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在课堂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钻研探究,这也能提高我们国家整体的数学教育的水平,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168-01

数学新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和理解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他们的生活经历中,不能仅仅依赖数学课本教材和教学资料,而且,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在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宽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了解。

1.数学问题的来源是现实生活

学生进行的很多数学习题的练习,根基都还是在于现实生活,只是它运用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数学写作。很多数学问题大多数是教师把问题从现实生活中抽取,进行一定的写作加工,把简单明了的数学题目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纯数学的解答,但是这一方式也让学生很难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也很少能把数学运用到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去。所以,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的数学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让他们把数学带入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的奇妙,毕竟,相对于苍白枯燥的脱离生活的教学和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才拥有新鲜的活力的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的授课时,比如关于实际问题这一块,应该让学生自身先去体验,教师可以借用自身或学生周围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一次,这样,他们对于这类问题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一些。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教学活动实践,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

2.培养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方式

2.1 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的情景,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老师选出两队进行拍球比赛,每组三人参加,其中一人做记录。比赛后,老师将总成绩公布于众;然后老师帮助输了的那组拍球,结果老师参与的那组转败为胜,为此,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老师的不公平,即人数不等。从而为学习平均数创设了情景,使学生们积极思维,找出“公平”的办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获取了新知。

2.2 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看、摸、折、剪、摆、画等实际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让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把外界的活动和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直观的操作到形象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强化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创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教师自身也有很大的作用因素。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身认可教师的教学,也就会认真的进行这位教师的课程学习,对这位教师的课程产生兴趣。当然,想要让学生亲其师,就需要他们和教师相处,相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交流,通过交流让他们知道教师对自己的看法,让他们知道教师对自己学习的见解,这样他们就会进一步的了解教师,也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他们会获得心理的满足,也认识自己的不足。

通过多元评价体系这一途径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如:提供成功机会,给予激励评价。“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儿童才会感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感觉真好,它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会激起一种无法遏止的动力。然而,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对成功地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那么,怎样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呢?比如说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只设计知识的传授方式,还要设计评价方式。在什么地方评价,是教师评价,还是同学评价,还是自我评价等等,这些都需要学校教师因地制宜进行考虑和创造。

总结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这就说明教师不能够急于求成,而且,培养的方式方法也是千奇百怪的,但是也都要因地制宜,结合教学实际状况,联系当地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毕竟,理论都是通过实践来证明的,学习的理论最终也是要用在现实生活中的,这样也有能够帮助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2.

[2] 杨晓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06):227.

[3] 母仕香.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2.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