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的离心率教学随想

2018-12-20 04:27冯刚张瑞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引例细绳椭圆

冯刚 张瑞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

高中数学课标修订组给出了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课堂?它与已有的教学理念是否矛盾?本文是笔者结合《椭圆的离心率》的教学随想。

一、课程实施流程设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结合范式教学理论,设置如下教学流程:

1.设置承上启下的引例,感受椭圆的实际背景

引例(课本例2),如图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以地球的中心(简称“地心”)F2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已知它的近地点A(离地面最近的点)距地面439km,远地点B(离地面最远的点)距地面2384km,AB是椭圆的长轴,地球半径约为6371km,求卫星运行的轨道方程。

图1

分析:选择本例作为开堂引例,一可以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二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认识到数学不是“纸上谈兵”。

2.动手操作,生成概念

发放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图钉和细绳,每个小组一份,等学生完成之后上台展示作品,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不同的小组画出的椭圆大小、圆扁程度不一样。

问:我们如何从代数的角度来刻画椭圆的这种“圆扁程度”呢?

(1)动手操作,分析规律

探究(1)将细绳的两端点固定在焦点处,用铅笔笔尖拉紧绳子,在平面上画一个椭圆,然后调整绳子的长度(分别加长、缩短),观察椭圆的“扁”的程度的变化规律;探究(2)细绳的长度固定不变,将焦距分别增大和缩小,观察椭圆的“扁”的程度的变化规律。

两个探究活动由小组协作画图分析,汇报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动能、探究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2)展示成果,生成概念。通过探索,揭示刻画椭圆“圆扁程度”的数学概念离心率,“离心率”这个名词非常形象:离心率越大,焦点距离中心越远,椭圆就越扁。

3.精选例题,渗透数学思想

解法1 如图2,由题意得直线y=2x与椭圆的交点的坐标为A(c,2c),又 A 在椭圆上,∴1,分子、分母分别除以

图2

解法2 如图2,由题意得直线y=2x与椭圆的交点坐标为A(c,2c),∴AF1=2c,又 AF1+AF2=2a,F1F2=2c∴AF2=2a-2c,由 AF1⊥从而有2a-2c=

分析:本例揭示了求离心率的一般步骤:(1)找到a,b,c的关系式。(2)利用b2=a2-c2消去b。(3)化为关于e的式子并解答。这样的例题安排比直接给出a,b,c的关系式求离心率更有吸引力,可以渗透解析几何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也是解析几何的一大难点,有点繁琐,但有技巧。

二、结语

对于椭圆的离心率这样的一个内容,很多时候被上成了单纯的习题课,教师的教学功利性太强,学生缺少探究知识的过程。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由此我们启示,新理念与已有的理念并不是矛盾的,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

猜你喜欢
引例细绳椭圆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细绳“钓”冰块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绕着绕着,飞了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定积分概念教学案例和思考
杯子有多深
一道高考解析几何选择题的解法探究
一个三角形面积公式s—1/2|x1y2—x2y1|的证明与应用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