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2018-12-24 11:45楚秋霞辛晓玲施巧婷滑留帅王二耀徐照学
动物医学进展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二倍体传代水牛

楚秋霞,于 翔,辛晓玲,施巧婷,滑留帅,王二耀,徐照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2)

信阳水牛属于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心产区为信阳市的光山、罗山、固始、商城、新县等县区[1]。信阳水牛具有体型大、结构匀称、力大持久、性情温驯、耐粗饲等特性[2]。随着现代农业机械的发展,信阳水牛逐步从单纯的役用向乳用、肉用方向转化。信阳水牛1983年被列入《河南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志》,2003年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由此可见,信阳水牛有着举足轻重的保护价值。由于成纤维细胞是一种二倍体稳定的细胞,本研究从培养成纤维细胞入手,对该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使信阳水牛的遗传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长期保存。同时,也为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3-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信阳水牛耳缘组织,共采集自12头水牛,来自信阳水牛保种场。

1.1.2 主要试剂 高糖DMEM、胎牛血清(FBS)、胰蛋白酶,Gibco公司产品;DMSO、抗菌药物、PI染料等试剂及药品,美国Sigma公司产品;支原体,南京爱必梦试剂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选择健康的信阳水牛,用手术刀片除净耳毛并消毒。采样钳剪下耳尖组织,750 mL/L酒精中浸泡20 s,放入含有青霉素、链霉素的DPBS液洗3遍,4 h内带回实验室。

1.2.2 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

1.2.2.1 原代培养 无菌处理组织样品,用眼科剪剪成 1 mm3大小的组织,接种于60 mm培养皿中,置于37.5℃、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4 h加入培养液,隔24 h换液,3 d后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1.2.2.2 传代培养 当培养的细胞有80%~90%汇合时,进行传代,采用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5-6]。每隔2 d换液1次,记录生长情况。

1.2.3 细胞冻存及复苏

1.2.3.1 细胞冻存 调整细胞密度为2×106个/mL,加入冻存液(100 mL/L DMSO+200 mL/L FBS+700 mL/L DMEM混合液),放入细胞冷冻程序盒过夜,第2天投入液氮罐。

1.2.3.2 细胞复苏 从液氮中取出细胞冻存管,37℃水浴中快速解冻,用培养液悬浮细胞,1 000 r/min离心3 min,重悬细胞接种于60 mm培养皿。置入37.5℃、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 h后换新鲜细胞培养液。

1.2.4 生物学特性研究

1.2.4.1 活力检测 细胞冻存前和复苏后进行活力检测。使用便携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其活力,重复3次取平均值。

1.2.4.2 生长曲线 取指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调整细胞密度至1.0×104个/mL,接种到24孔培养板中,置入37.5℃、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培养。每隔24 h取3孔细胞计数取平均值,连续计数7 d。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细胞密度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1.2.4.3 染色体分析 分别取第9代及第14代的细胞进行染色体统计分析。常规方法进行染色体制片[7-8]。

1.2.5 微生物检测

1.2.5.1 细菌、真菌检测 所有的待检细胞在无抗生素培养液中培养,传代后进行检测。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活动的黑色颗粒;取培养过细胞的溶液接种到细菌培养基,37.5℃温箱过夜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出现[9-10]。

1.2.5.2 支原体检测 加入含有5 μg/mL Hoechst33342的DMEM培养基,常温放置10 min,荧光倒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有支原体污染[11-12]。

2 结果

2.1 细胞形态学观察

组织块培养3 d~4 d后便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与成纤维样细胞混杂生长,形成明显的生长圈,1周后便可铺满皿底。经2次~3次传代,获得较纯的成纤维细胞。细胞贴壁后大致呈梭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位于中央,生长时呈放射状、漩涡状走向。原代细胞及传代细胞见图1和图2。

2.2 细胞冻存前及复苏后活率

通过细胞计数仪活力测定,细胞冻存前活率平均达98.5%,复苏后活率平均达96.1%,细胞在冻存前和复苏后活率达95%以上。说明细胞生长状态很好。

图1 原代细胞(100×)

2.3 细胞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呈“S”型,经历了潜伏生长期、指数生长期及平台期。生长曲线表明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具有正常的分裂增殖特性(图3)。

2.4 染色体分析

信阳水牛第9代和第14代染色体核型见图4和图5。随着代数的增加染色体数目有明显的减少。通过流式检测细胞倍型(图6),信阳水牛XY3-P9、XY10-P9及XY3-P14二倍体倍型分别为97.85%、97.94%和76.35%。显示通过细胞染色体倍性分析发现,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在第9代时具有正常的二倍体,二倍体比例在90%以上;而在14代时染色体数目及二倍体所占比例出现明显的变化。

图2 传代细胞(100×)

图3 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

图4 第9代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染色体(40×)

图5 第14代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染色体(100×)

A.XY3-F9;B.XY10-F9;C.XY3-F14

图6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倍型分析

Fig.6 Ploidy analysis of Xinyang buffalo fibroblasts

2.5 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

待检细胞进行细菌、真菌污染检测,结果表明,无浑浊或其他变化,检测结果为阴性。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未见有病毒造成的细胞损伤现象。使用Hoechst 33342 荧光染料检测第6代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有无支原体污染,结果显示细胞表面光滑,仅细胞核发出蓝色荧光,细胞周围无丝状或颗粒状荧光点,检测支原体结果为阴性(图7),支原体阳性对照组见图8。

图7 支原体阴性(40×)

图8 支原体阳性(100×)

3 讨论

细胞原代培养常用有2种方法,即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组织块贴壁法操作简单方便,长出的细胞整齐且对细胞损伤少,此法是建立成纤维细胞系的主要方法[13]。成纤维样细胞是由真皮层细胞分裂增殖而来,源于中胚层。上皮样细胞源于外胚层的细胞,所以首先生长的是上皮样细胞。成纤维样细胞由于母细胞数量少生长较慢。由此可见,本试验培养的信阳水牛耳组织在培养第3天首先出现内皮细胞,随后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1周后进行传代,对比发现信阳水牛比南阳牛成纤维细胞生长整齐,内皮细胞较少。

根据消化细胞所使用消化液的情况,本试验采用2.5 mg/mL胰蛋白酶和0.2 mg/mL EDTA联合消化,所得细胞的24 h 贴壁率明显高于不添加0.2 mg/mL EDTA的消化液,并且消化细胞所需时间短。根据胰酶对细胞的消化时间和附着时间不同进行细胞纯化[14]。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在第3代时获得较纯的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状态很好。生长曲线呈“S”型,符合细胞的正常生长规律。细胞的冷冻保存为动物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有效的保存方法。影响细胞冻存的因素有冷冻温度、冷冻速度、冻融速度及冷冻保护剂类型。通过对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冻存前与复苏后的存活率测定,冻存前与复苏后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复苏后细胞生长旺盛,具有正常的细胞形态。

染色体检查是检测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有无异常的方法。在动物上主要用于检测染色体的数目是否保持正常的数目,以及核型是否完整,判断培养的细胞是否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体外培养的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进行9代及14代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第9代染色体数目为2N=60条,与沼泽型水牛染色体数目不一致,而为黄牛的染色体数,推测所采集的信阳水牛可能经过长期的选育形成的杂交品种。在第14代时染色体数目为41条,染色体数目明显的减少。通过流式细胞仪对二倍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信阳水牛XY3-P9、XY10-P9及XY3-P14二倍体倍型分别为97.85%、97.94%和76.35%。说明在10代之前细胞遗传性能比较稳定,然而随着体外培养传代代次的增加出现了变异。因此,在进行后续试验时,应根据试验的情况对细胞进行检测。

预防细胞污染是体外培养细胞的基本要求。细胞被细菌和病毒类污染容易发现,但是支原体污染却不易发现。本试验通过使用Hoechst 33342 荧光染料检测信阳水牛成纤维细胞,支原体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表面光滑,检测结果为阴性。在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达到63%,支原体污染细胞后,培养液可不发生混浊,易被忽视[15]。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后严重影响细胞的生长发育,因此对细胞支原体的检测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二倍体传代水牛
赛水牛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遗传性对其益生特性及货架期菌数的影响
塞尼卡病毒A在BHK-21细胞中培养条件探索
水牛喜欢水里钻
小水牛
染色体加倍对黄毛草莓叶片形态的影响
二倍体太子参丛生芽诱导研究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复苏传代保存流程分析
水牛救了我一命
“寒富”苹果与其同源四倍体耐盐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