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

2018-12-25 14:03赵富海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二里头青铜器青铜

□赵富海

何尊为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青铜器,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它的价值不仅是历史久远,还在其内底有铭文,铭文12行,122字,大意为铸尊的缘由。公元前1038年,周成王祭祀武王,并在宗室训告中讲到何的先父追随周文王,文王受天之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告祭天下,并重赏何氏。其中有一句“余其宅兹中国”,这里的“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李伯谦认为,“中国”一词与古人认为嵩山地区为“天地之中”有关。我们常说嵩山是“天地之中”,这是很早就形成的观念,在商代晚期甚或可以追溯到夏代,此观念就已经形成了。因为武王伐纣以后,他想把都城往东迁,选的就是嵩山周围,所以称之为“天下之中”。虽然迄今在青铜器铭文上第一次出现“中国”的是西周的何尊,但是这个观念绝对不是那个时候产生的,应该在夏代就已经有了。夏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念?因为夏代的都城在登封王城岗,然后有偃师二里头,现在还知道有新密的新砦。所以,“中国”这个概念的形成、“天地之中”概念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代。

1935年,郭沫若将《西清古鉴》卷十三第12页所著录的西周时期的毛伯彝 (即班簋),收录在《两周金文辞大系》里。37年后,郭沫若撰写的《班簋的再生》,刊登在《文物》1972年第9期。1972年6月,北京市物资回收公司有色金属供应站在废铜中发现了这个古器的残余,残毁得相当厉害。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组织人员鉴定,确定为班簋。班簋为西周穆王时的毛班所做,其内底有铭文198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器物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毛公鼎内有铭文499个字,是西周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它不仅是镇馆之宝,而且其展示位置永不移动。毛公鼎的铭文结尾是惯用语“子子孙孙永宝用”。

李伯谦说,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血脉传承,在西周的青铜器上,都刻有保佑子孙的铭文。班簋铭文的结尾是“子子孙孙多世其永宝”,毛公鼎的“子子孙孙永宝用”,都证实了李伯谦的观点:中国人崇祖,重血脉传承,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关于二里头青铜器,从考古发掘资料看,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这里是最早出现铜的地方;第二,发现了铜片、铜渣;第三,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在遗址手工作坊中,发现了铜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手工艺制品。尤其是青铜爵、青铜斝,形制古朴、庄重。令人惊异的是,青铜礼器竟是用合范法铸造,足见其高超的铸造技术。这些青铜礼器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

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为300万年前至1万年前,以打制石器为标志,种类以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球状器为主。从1万年前起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除了磨制石器外,还出现了大量用于生活和生产的陶器。大约从4000年前开始,世界各地先后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中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是“生活小事”与“国家大事”并用。生活方面,三足圆鼎可烧汤、煮肉,小型的可当碗用。爵、觚是常用的酒杯。鼎代表权力,是国之重器、王者之尊的象征。1972年,在郑州市回族食品厂基建时,一坑挖出青铜器13件。1974年,郑州杜岭张砦街出土商代青铜鼎2件,其中一件高1米,重86.4公斤。

1939年在安阳出土的司母戊 (一名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纪念母亲而铸的。鼎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水平。

时代还要早一些的是在二里头遗址 (夏代中晚期都城)出土的青铜礼器,时代为公元前3800—前3600年。追寻青铜近4000年的文化内涵,它是生活文化、应用文化与庙堂文化、礼仪文化、权力象征物的混合体,这真是我们祖先的大创意、大智慧。

根据考古发现,第一块铜片是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早期遗址第29号房子居住面上发现的。经化验,含铜65%、锌25%,还有少量的锡、铅、硫、铁等,是一种黄铜。29号房子木椽的碳十四年代为4020±110BC,校正为4675±135BC。李伯谦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在公元前第五千年纪前期发明冶铜术是有可能的。

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一把青铜刀,是在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根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李伯谦认为,马家窑文化的年代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可见早在公元前第四千年纪初,我国西部的居民已开始铸造青铜器了。他说,我们还不能以此为当时已进入青铜时代的根据。严文明论定仰韶文化或仰韶文化晚期是中国的早期铜石并用时代,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李伯谦认为,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爵和斝为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文化的铜器几乎都是青铜制品,这表明,二里头文化是当时发展水平最高的一支青铜文化。

经过夏代二里头时期的初始阶段、早商时期的发展阶段、晚商至西周前段的鼎盛阶段,到战国初最终被早期铁器时代所代替,经过了一千五六百年。

在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谱系文化之间的影响、碰撞和融合等课题上,李伯谦对中国青铜文化形成鸟瞰式的梳理和升华。

探寻青铜文化,李伯谦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开始的,自1963年至1990年,时间长达近30年。1963年,李伯谦曾经带领学生在二里头遗址发掘整整一个学期,对二里头文化并不陌生。当时学术界对于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有不同认识。李伯谦的老师邹衡教授力主二里头文化一期至四期都属于夏文化。1981年,李伯谦发表《东下冯类型的初步分析》一文,对分布在晋南地区的东下冯类型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东下冯类型在年代上晚于二里头类型。东下冯类型的主要文化因素来源于二里头类型,同时继承了以陶寺上层为代表的晋南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随着夏族势力的扩张,夏文化跨越黄河,向北发展到山西南部。

1986年,李伯谦又对二里头文化的核心遗存——二里头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成《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这篇重要的论文,他从二里头类型中显著存在的山东龙山文化因素出发,结合文献记载,得出了二里头类型“既不是夏代晚期的文化,也不是整个夏代的文化,而很有可能是‘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以后的夏文化”这一创造性观点,并且提出,它是由王湾三期文化发展而来的。时至今日,上述观点和推论在夏文化探索研究中依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考古材料的支持。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伯谦先后发表了《先商文化的探索》《论造律台类型》和《夏文化与先商文化关系探讨》等文章,提出分布在豫北、冀南地区的下七垣文化是先商文化;分布在豫东和鲁西南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造律台类型不是先商文化,而可能是有虞氏文化;夏、商文化各有来源与去向。上述文章极大地推进了先商文化的研究,堪称经典之作。

这一时期,李伯谦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构建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连续多年大范围、大时空的考古发掘,使李伯谦意识到中原地区以外青铜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李伯谦在密切关注中原地区夏商周考古学文化的同时,开始系统研究周边地区青铜时代遗存,着力探讨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谱系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对中国青铜文化形成一个鸟瞰式的认识。

李伯谦对中国境内不同地区的重要青铜文化逐一进行研究。其中关于北方地区青铜文化的著作中,《论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张家园上层类型若干问题研究》两文,系统论述了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青铜文化的年代谱系;《从灵石旌介商墓的发现看晋陕高原青铜文化的归属》,论述黄河两岸晋陕高原地带青铜文化的属性;《内蒙古考古的新课题》一文,对内蒙古中南部青铜时代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北京房山董家林古城址的年代及相关问题》,则分析了周文化北上并与燕山地区土著青铜文化融合的问题。在关于中国南方地区青铜文化的重要论著中,《试论吴城文化》为赣江流域的青铜文化确立了年代标尺;《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是学术界第一次对中国南方地区青铜文化进行分区和分期研究;《湖熟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对长江下游宁镇地区湖熟文化的年代和属性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吴文化及其渊源初探》和《马桥文化的源流》两文,则分别对江浙地区吴、越文化的源流进行了详尽分析;《城固铜器群与早期蜀文化》和《对三星堆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着重研究了成都平原青铜文化的形成及其与中原青铜文化的交流。

在上述分区研究的基础上,1990年,李伯谦发表了 《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系统》,文章把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发展历程划分为四大阶段,即初始阶段(相当于历史上的夏代)、发展阶段(相当于历史上的商前期)、鼎盛阶段(相当于商后期与西周前期)、衰落阶段(相当于西周后期至春秋末年)。文章同时对上述各阶段中国境内不同区域内青铜文化的年代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学术界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结构体系。

1998年,李伯谦的《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一书出版,标志着这一研究体系的最终确立。李伯谦对“中国青铜文化的结构体系”课题情有独钟,他将自己围绕课题所写的31篇文章汇集成册,1998年,以《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为书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论文集,作者出书的目的是“着力探讨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谱系文化之间的影响、碰撞、融合等问题,使读者对中国青铜文化有一个鸟瞰式的全面、系统的认识”。

李伯谦在前言中表达了一个思想观点,这可视为他将此书命名为 《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的初衷。他说:“我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古代文化错综复杂,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家将中国青铜文化的研究重心放在中原地区的夏、商、周文化固然无可厚非,但随着中原以外各地大量青铜文化遗存的不断涌现,对之仍然不加重视,很可能就要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了。”

史学界和考古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青铜文化的源头在中原,其他地区的青铜文化是中原辐射而生的。李伯谦则认为,青铜文化是多源的,这是他多方考察、研究的结果。

李伯谦在《商周青铜器的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初探》一文中论述:青铜器是夏、商、周三代先民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艺术遗产,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斑斓多姿的艺术特色。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其特点,探求其意蕴,对于我们研究艺术的起源,揭示艺术之真谛都是十分有益的。

李伯谦从考古实证出发,在史料中梳理,细心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现象到本质,史论结合,自成一说。李伯谦在中华文明的探寻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是他的青铜情结。

猜你喜欢
二里头青铜器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二里头遗址为何定位为夏都
青铜之光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二里头: 寻找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诞生在这里
二里头遗址出土玉礼器纹饰特征探析
青铜古鼎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