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中的手机摄影

2018-12-25 01:36
新闻采编 2018年6期
关键词:摄影微信信息

◇ 梁 琛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智能化终端不断进入人们视野,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广泛使用。人们对依托智能化手机传播的大众新闻摄影参与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新闻摄影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拥有传输便捷、快速等优势的手机摄影在全媒体时代展现出勃勃生机……

一、手机在新闻摄影中的优势

手机是移动通信技术和嵌入式电子开发技术有机融合的产物。当前,手机不仅能实现传统意义上的文字无线网络传输、图片彩信一对多发送,还能实现基于手机客户端和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另外,随着我国机动通信网络建设,手机网络覆盖率大大提升,手机已经成为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根据中信部数据统计,到2017年上半年,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11亿,4G用户总数达8.88亿。由此,可以总结出以下优势。

1.手机摄影便利性极强

庞大的用户群以及日益增强的手机功能,为方便拍摄提供可行性。如遇到突发事件,现场的手机用户能及时抓拍到影像资料,并能将照片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成为掌握事件第一手信息的群体。

2.手机信息来源多渠道

新闻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和现场性,在一般性的新闻发生后,大部分情况是社会人士向新闻部门提供线索,新闻部门根据情报派出一线记者。而对于突发事件或随机事件,往往在记者到达现场后,新闻现场已经结束。基于手机的大众摄影摄像,可以为目击者提供新闻报道信息的实时捕捉,实现新闻材料的多来源化及信源多样化。在新闻节目中,我们也看到大量手机用户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作为新闻播报素材,如省城《太原晚报》热线栏目和太原电视台的《发现》栏目。

3.手机摄影传播多元化

Web2.0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用户贡献内容,微信、微博、视频分享网站、APP等,为手机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用户就可以生产信息,分享信息。

与手机相比,照相机明显受到了很大局限,如不能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尽管现在许多相机设有wifi功能,能够实现与手机或电脑连接,然后再传输到信息承载平台,但相比之下,手机的方便与快捷性更明显。

4.手机摄影价格较低

手机摄影的主体设备就是手机,当今市面上高端手机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而同等的价格如果购买摄影专业设备则只能买到最低配置,所以,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摄影,手机摄影价格方面更有优势。

二、手机摄影在新闻摄影中的特点分析

1.信息可用性具有局限性

手机的品牌不同,价格不同,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的效果就不同。作为大众化的手机,其功能主要是打电话,拍照功能是辅助功能,这导致手机的性能与专业照相机、摄像机性能的差异性,手机在拍摄照片的质量上具有一定劣势。例如,在夜晚光源较弱的情况下,手机拍摄的画面可能相对模糊,不能体现细节之处,即便是高端手机,也无法达到专业照相机、摄像机画质标准。

2.拍摄者专业技术受限

虽然手机的普及率较高,其中也不乏具有摄像摄影专业技术素养的人群。但新闻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随机性,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可以运用自己的自拍设备在现场灵活采集有价值的新闻影像材料。而大众化的手机用户,只能根据个人理解去进行信息采集。这导致有的画面因角度不对而不能用,有的视频信息因抖动过大而不能用。

3.新闻图片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威胁

每个手机用户都可能是新闻图片的生产者,所以,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信息在产生、发布与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失真,可能导致事件真实性受影响,甚至会误导信息接收者。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因此,我们在浏览一些自媒体平台的图片时,应养成去伪存真的习惯。

三、手机摄影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如地震、车祸、火灾、恐怖袭击等。在上述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的目击者可以快速知晓事件过程,并利用手中的智能化手机进行信息采集。手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可以最大化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提供帮助。

1.新闻摄影大众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不仅拥有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还有互联网、信息平台等时代意义上的媒体。为此,全媒体时代为大众提供了较广阔和便利的信息发布及信息获取手段。例如,通过微信,把自己的见解及多媒体信息发送到网络平台,好友及关注者将在浏览“微信内容”时获取相关消息。又如,通过电子邮件可以向特定机构进行信息传递,包括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信息平台等。非常典型的案例有2005年7月7日发生在伦敦的地铁和巴士连环爆炸案,仅仅在两天后,《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就刊登了民众拍摄并提供的现场影像。由此可知,虽然民众在新闻图片的获取技术及质量上具有明显不足和非专业化,但现场图片的价值是极宝贵和不可替代的。

2.新闻报道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思想得到有效解放,人们的参与热情较高。新闻部门为激发民众的手机采编积极性,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各类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的新闻采集意识得到提高。在遇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时,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进行现场信息采集。有的是为了发“微信朋友圈”,有的是无目的记录现场,有的是为了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民众的自觉参与下,新闻部门可以多渠道获取现场信息,不仅可以派出新闻记者,而且可以通过网络、新闻热线、现场面对面与目击者沟通等途径获取各类影像信息,从而提高新闻报道效率。

四、手机摄影在新闻摄影中的发展分析

手机摄影摄像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手机摄影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互联网+”的信息发布渠道为大众参与新闻摄影提供了便利。在十八大之后,我国提出了“互联网+”发展战略,即把互联网技术与各个行业相融合,用互联网技术革新相关行业运作模式。人们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电子邮箱、媒体发布平台等进行新闻信息的各类操作,互联网在新闻传播层面为人们浏览新闻、评论新闻和发布新闻提供了途径与便利。

总之,手机摄影对我们丰富生活、革新工作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鼓励和促进大众化手机摄影为新闻工作提供支持,这不仅扩大了新闻媒体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发挥大众的新闻采编优势,但同时也要时刻警醒,以避免发生因为手机拍摄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带来的信息失真等负作用。□

猜你喜欢
摄影微信信息
订阅信息
微信
微信
微信
展会信息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