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制备工艺Δ

2019-01-02 03:19龙凯花王春柳李晔张红刘洋孙婷婷宗时宇
中国药房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甘油酯穿心莲油相

龙凯花,王春柳,李晔#,张红,刘洋,孙婷婷,宗时宇

(1.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西安 710125;2.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 710003)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又名穿心莲乙素,为爵床 科 植 物 穿 心 莲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全草或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散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对病毒性痢疾及上呼吸道感染有特殊疗效[1-3],被誉为“天然抗生素”。但穿心莲内酯存在难溶于水、味极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易致呕吐等问题[4]。

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由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组成的均匀、澄清的液体系统。该系统在胃肠道内可通过胃肠道蠕动自发形成粒径小于100 nm的水包油(O/W)型乳剂,可作为生物利用度低、难吸收等药物的优良载体,通过增加药物的表面积和溶解度,使药物易于通过胃肠壁水化层传递到吸收部位[5-7]。为此,本研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制备工艺,旨在为开发其适用于临床的新剂型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仪器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包括G1311B四元泵、G1329B自动进样器、G1316A柱温箱、G4212B二极管阵列检测器、Open LAB色谱数据工作站(美国Agi-lent公司);BP211D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HJ-6型多头磁力加热搅拌器、SHA-C型恒温振荡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ZEN3600型激光粒度仪(英国Marloven公司);TGL-16G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FOEA26810D型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KQ-250D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穿心莲内酯原料药(西安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TYM140216,纯度:98.0%);穿心莲内酯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97-201108,纯度:98.7%);油酸乙酯(Ethyl oleate,上海飞祥化工厂,批号:20100908);单亚油酸甘油酯(Maisine 35-1,批号:141597)、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fil M 1944 CS,批号:146917)、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sol,批号:201006)、聚甘油脂肪酸酯(Plurol®Oleique CC 497,批号:127923)、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HP,批号:145177)均由法国嘉法狮公司提供;辛酸癸酸三甘油酯(Crodamol GTCC,批号:126715)、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RH 40,批号:145179)、聚乙二醇硬脂酸酯(Kolliphor®HS 15,批号:29749816K0)均由德国BASF公司提供;油酸(天津津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00604);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批号:F20100420)、1,2-丙二醇(批号:T20090119)、聚乙二醇(PEG 400,批号:20100729)均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聚山梨酯80(大连金州无机化工厂,批号:060307);泊洛沙姆188(Lutrol®F 68,北京凤礼精求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批号:WPEE587E);水为纯化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自微乳的制备

精密称取穿心莲内酯原料药、乳化剂及助乳化剂适量,置于锥形瓶中,于37℃水浴中溶解,振荡混匀;加入油相,于37℃水浴中振荡混匀,制得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另精密称取乳化剂及助乳化剂适量,置于锥形瓶中,于37℃水浴中溶解,振荡混匀;加入油相,于37℃水浴中振荡混匀,制得空白自微乳。

2.2 处方的筛选

2.2.1 基质种类的筛选 通过前期穿心莲内酯的不同乳化剂、助乳化剂及油相的溶解度试验[8],初步筛选出基质种类配伍组合,并按“2.1”项下方法制备穿心莲内酯自微乳,以外观、滴入水相中颜色为评价指标,进一步筛选基质结果,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处方3的基质种类配伍较为理想,即油相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乳化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助乳化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此时所得的自微乳外观澄清、透明,滴入水相中呈现出微泛淡蓝色乳光。

2.2.2 基质用量范围的筛选 将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按不同质量比(1∶2、2∶3、1∶1、3∶2、2∶1)振荡混匀后,与油相按不同质量比(1∶9、2∶8、3∶7、4∶6、5∶5、6∶4、7∶3、8∶2、9∶1)振荡混匀,滴入水相中。以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油相和水相分别为一条边,绘制伪三元相图,通过外观(是否澄清、透明)和体外乳化试验(加入水相中是否澄清、透明或是否微泛淡蓝色乳光),确定可形成的自微乳区界限,绘制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区域,详见图1(图中,Km为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A为自微乳区域)。

表1 不同基质种类筛选结果Tab 1 Type screening of different matrix

图1 乳化剂与助乳化剂不同质量比的伪三元相图Fig 1 Pseudo-ternary phase diagram of emulsifier and co-emulsifier with different weight ratio

由图1可知,Km无论取哪个比例,所得的自微乳均澄清、透明,且滴入水相中均呈现出微泛淡蓝色乳光,同时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区域可随Km的增加而增大,故确定Km范围为1∶2~2∶1。

2.3 响应面法的考察指标

2.3.1 粒径(Y1) 按“2.1”项下方法制备不同处方的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加水稀释50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Y1。Y1越小表示穿心莲内酯自微乳越稳定。

2.3.2 分散指数(Y2) 按“2.1”项下方法制备不同处方的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加水稀释50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Y2。Y2越小表示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分子量分布越均匀。

2.3.3 平衡溶解度(Y3) 将过量穿心莲内酯分别加入按“2.1”项下方法制备的不同处方的空白自微乳中,密封超声(功率:200 W,频率:40 kHz)处理30 min,置于37℃水浴中振荡24 h平衡;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加水稀释10倍,采用HPLC法测定Y3。Y3越大表示穿心莲内酯自微乳载药量越大。

2.3.4 综合评分(OD) OD=(Y1/Y1max)×20%+(Y2/Y2max)×20%+(Y3/Y3max)×60%[9]。

2.4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

2.4.1 试验设计与结果及建模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乳化剂质量分数(A)、助乳化剂质量分数(B)、油相质量分数(C)3个因素为响应因子,以Y1、Y2、Y3为考察指标,以OD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设计试验,每个水平平行试验3次求其平均值[10]。因素与水平见表2,试验方案与结果见表3。

表2 因素与水平Tab 2 Factors and levels

表3 试验方案与结果Tab 3 Trial plan and results

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表2的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回归。结果,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OD=0.67-0.12A+0.065B+0.003 893C+0.027AB-0.024AC+0.032BC(r=0.656 9),r值较小,表明各变量间线性相关性较差,模型拟合度不佳、预测性较差。二次多项式拟合回归模型为OD=0.59-0.12A+0.065B+0.003 893C+0.027AB-0.024AC+0.032BC+0.12A2+0.035B2-0.000 145 4C2(r=0.955 7),r>0.09,提示模型拟合度较好、预测性较好。对该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方差分析结果Tab 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由表4可知,所建模型经检验具有显著性(P=0.000 6),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模型失拟项检验不具有显著性(P=0.462 8),说明未知因素对模型拟合结果干扰小,模型误差较小。

2.4.2 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分别以乳化剂质量分数(A)、助乳化剂质量分数(B)、油相质量分数(C)为响应因子,以OD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和等高线图,详见图2。

图2 各因素对OD影响的响应面和等高线图Fig 2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map of the effects of each factor on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由图2可知,因素A与B、因素A与C、因素B与C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图2A、B提示,OD在因素A与B的交互作用下,随二者的增大而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图2C、D提示,OD在因素A与C的交互作用下,随二者的增大也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图2E、F提示,OD在因素B与C的交互作用下,随二者的增大而增大。

2.4.3 最优制备工艺的确定 基于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参数最优分析,得最优制备工艺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乳化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助乳化剂)、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油相)的质量比为40.53∶59.51∶10。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确定质量比为40∶59∶10。

2.4.4 验证试验 对上述最优制备工艺进行验证,平行制备穿心莲内酯自微乳3批,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见表5、图3、图4。由表5、图3、图4可知,按上述工艺制备的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粒径、分散指数、平衡溶解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的一致性良好,Zeta电位平均值为-27.15 mV,表明优化所得的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表5 最优制备工艺验证结果Tab 5 Verification results of optim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图3 粒径分布Fig 3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size

图4 Zeta电位分布Fig 4 Distribution of Zeta potential

3 讨论

本研究选择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为乳化剂,其亲水疏水平衡值为14~16,乳化能力强;同时,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能抑制P糖蛋白的“药物溢出泵”作用,可提高口服药物的吸收率[11]。以外观、滴入水相中颜色为指标,筛选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油相种类;在溶解度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油相组方绘制伪三元相图,该图仅能筛选各基质的用量范围,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用量值。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可进一步根据限定的用量范围,来确定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的具体用量。该法能避免人为取点的干扰,与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相比,该法可选择多种线性或非线性模型,以寻求最优工艺参数,使优化后的工艺更稳定[12]。

本研究优化后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助乳化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油相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三者质量比为40∶59∶10。按优化工艺制备所得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粒径为(38.15±1.56)nm,粒径小、易吸收。

综上所述,本研究优化所得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该制剂的制备。

猜你喜欢
甘油酯穿心莲油相
GC-FID 法和HPLC-ELSD 法分析爆珠溶剂辛癸酸甘油酯的主要化学成分
中链脂肪酸及其酯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丁酮-甲苯法在乳化炸药复合油相含油量检测中的应用
KDF2 滤棒成型机甘油酯自动供给防溢流装置的设计
改性铵油炸药油相加注装置的设计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穿心莲内酯滴丸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比较
一种对稀释、盐度和油相不敏感的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