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影响

2019-01-04 06:50刘政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富马酸达莫全血

刘政

(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潢川46515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主要特点为频发和发作时间较长,且伴有较为严重的胸痛,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2]。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富马酸比索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具有扩张血管和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但单独应用无法取得理想的疗效。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以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56.13±4.02)岁;病程5个月 ~5年,平均病程(2.07±1.14)年。观察组女17例,男2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7.49±3.93)岁;病程 6个月~5年,平均病程(2.15±1.0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纳入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经相关影像学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订知情承诺书者。

1.3 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患者;心肌梗死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严重心律失常者;精神类疾病或意识障碍者;有相关药物禁忌证者;对本研究相关药物成分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凝、吸氧、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

1.4.1 对照组 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国药准字H20083008)口服,5 mg/次,1次/d。持续治疗2周。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国药准字H52020031)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2)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发作持续时间。(3)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静息心电图基本复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T波变浅>50%或ST段恢复0.05~0.1mV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T波由直立转变为倒置加深或倒置,或ST段下降0.05mV,或静息心电图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发作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发作频次(次/周)治疗前 治疗后42 42 t P 10.03±0.86 10.21±0.74 1.028 0.307 5.04±0.95 7.48±0.79 12.798 0.000 10.08±2.57 9.81±2.85 0.456 0.650 4.69±1.23 7.02±1.05 9.337 0.000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全血高切黏度治疗前 治疗2周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血浆黏度治疗前 治疗2周后全血低切黏度治疗前 治疗2周后42 42 t P 2.81±0.26 2.78±0.24 0.550 0.584 1.80±0.21 2.44±0.20 14.302 0.000 12.47±3.11 12.85±3.62 0.516 0.607 9.05±2.14 11.34±2.07 4.985 0.000 5.15±0.91 5.09±0.84 0.314 0.754 4.21±0.40 4.70±0.35 5.975 0.000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出现大量黏附和聚集情况,还极易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呈现高凝和高黏状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从而造成血管腔发生明显的狭窄或闭塞现象[3]。因此,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目标为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度,以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

富马酸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还可使交感神经活性下降,从而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达到减轻心肌损伤的目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助于有效维持心肌电生理平衡[4]。但由于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单独应用疗效欠佳,需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本研究在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的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疗效更佳。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双嘧达莫、萜类(白果内酯、银杏苦内酯)和银杏黄酮苷等,具有抗凝血、扩张血管、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5~6]。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作用机制有以下两点:(1)萜类被认为是一种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协同双嘧达莫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还可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液黏度降低,有助于改善血液高凝和高黏状态,起到促进微循环和抗微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具有促纤溶作用;(2)银杏黄酮苷同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可降低红细胞脆性,增强其活性,同时可扩张动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循环,有效扩张冠脉血管,增加血流量,最终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7~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发作持续时间,还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综上所述,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猜你喜欢
富马酸达莫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荆防方加减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银杏达莫联合针灸通过Nrf2/HO-1通路促进大鼠创伤性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
不好好冬眠的蛇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